瀋陽生態所在溫帶森林土壤一氧化氮排放上取得進展

森林土壤是大氣NO的重要排放源,但全球森林土壤NO排放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影響了全球森林NO排放的估算,其中網站分佈不均和缺乏高頻線上監測是重要原因。現時,在全球森林開展土壤NO排放研究的網站有59個,而連續自動監測研究則只有13個,在中國溫帶森林還沒有NO連續自動監測的報導(圖1)。

一氧化氮(NO)化學活性强,影響著大氣環境化學,極易被對流層臭氧和氫氧自由基氧化,同時也是大氣細顆粒物中硝酸鹽形成的前體物質。森林土壤是大氣NO的重要排放源,但全球森林土壤NO排放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這影響了全球森林NO排放的估算,其中網站分佈不均和缺乏高頻線上監測是重要原因。現時,在全球森林開展土壤NO排放研究的網站有59個,而連續自動監測研究則只有13個,在中國溫帶森林還沒有NO連續自動監測的報導(圖1)。

基於此,中科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穩定同位素生態學團隊在遼寧清原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一典型溫帶針闊混交林建立了高頻連續土壤NO排放速率的自動採樣和測定系統(系統由15個土壤呼吸室、自動控制系統和NO-NO2-NOx分析儀組成),對該網站森林土壤NO的排放通量進行了連續兩年的觀測(圖2)。

研究發現該網站森林土壤NO年排放量為0.42±0.04 kg N ha?1,低於全球森林土壤平均排放水准1.34±0.28 kg N ha-1yr-1,其中生長季NO排放貢獻占全年NO通量的92%。土壤溫度是NO排放的主要調控因數,解釋了NO季節變化的90–92%。NO通量的錶觀溫度敏感性(Q10)為3.67(圖3)。此外,研究還發現生長季NO排放受土壤濕度的影響,最適土壤濕度為37% WFPS。通過土壤NO通量的高頻量測,有助於我們更好的理解土壤溫濕度對土壤NO排放調控機制,為開發更精確的生物地球化學模型和提高全球森林土壤NO排放估算的準確性提供科學基礎。

該成果以“A strong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soil nitric oxide emission from a temperate forest in Northeast China”為題在2022年6月7日發表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期刊。瀋陽生態所博士生黃凱和特別研究助理宿晨霞為共同第一作者,方運霆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科院儀器研製項目、遼寧省“興遼人才”計畫、中科院盧嘉錫國際團隊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項目的支持。

圖1.全球森林土壤NO排放研究的分佈(n = 59)

圖2.清原大氣和土壤溫度(a)、土壤濕度和日降水(b)、土壤NO排放(c)和土壤有效態氮含量(d)的季節動態

圖中陰影部分代表生長季(4月中旬-10月中旬)

圖3.土壤NO排放與土壤礦質層(5cm)溫度的相關性

圖a,b分別代表2019和2020年土壤NO排放與溫度的相關性;圖c代表取0.5℃的間隔後NO排放與溫度的相關性

本文標題: 瀋陽生態所在溫帶森林土壤一氧化氮排放上取得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5996389073418
相关資料
上海交大環境學院土壤地下水團隊在自然科學綜合性期刊SCIENCE,BULLETIN撰文解譯土壤-地下水系統中重金屬遷移潜勢與風險
團隊領銜與國內有關專家合作,開創性地提出了智慧6S路線圖,並基於此破譯了我國代表性區域都市工業污染場地土壤和地下水系統中重金屬遷移擴散潜勢與風險。研究成果豐富了土壤-地下水系統中重金屬遷移擴散與預測理論體系,為我國都市“棕地”綜合治理與安全
標籤: 重金屬 土壤重金屬污染 自然科學 環境污染
水生所發現去泛素化酶OTUD3在分別調控抗RNA病毒和抗DNA病毒先天免疫訊號通路中發揮完全相反的作用
闡明魚類抗病毒先天免疫的遺傳機制,對培育抗病毒魚類新品種具有重要指導意義。該研究揭示了同一個基因在分別調控抗RNA病毒和抗DNA病毒先天免疫訊號通路中的相反作用。
標籤: dna 斑馬魚 科普 調控 信使rna
第二次青藏科考最新成果系統闡述亞洲水塔失衡問題
以青藏高原為覈心的第三極,固態水儲量僅次於南北極。作為地球上近20億人賴以生存的十多條大江大河和數以千計的大小湖泊的源頭,它也被稱為“亞洲水塔”(圖1)。第二次青藏科考在《自然綜述:地球與環境》發表最新研究成果,系統闡述亞洲水塔失衡問題。這
標籤:
清華資料學院研究團隊報導高熵顯著提升電介質儲能密度
但是,隨著儲能器件小型化、集成化的發展,介電電容器相對較低的能量密度已成為現時亟待解决的主要問題,也是當今材料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該資料是一類具有超低介電損耗和較高介電常數的線性介質資料,有益於獲得高儲能特性。
標籤: 大學 儲能 納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