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納米中心魏志祥課題組在降低有機太陽能電池能量損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系統與多級次製造重點實驗室魏志祥研究員、呂琨研究員、朱淩雲研究員和山東大學郝曉濤教授合作,設計合成了兼具低能量損失和高能量轉換效率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體資料。這是迄今為止文獻報導的效率超過17%的二元有機光伏體系中最小的能量損失。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納米系統與多級次製造重點實驗室魏志祥研究員、呂琨研究員、朱淩雲研究員和山東大學郝曉濤教授合作,設計合成了兼具低能量損失和高能量轉換效率的非富勒烯小分子受體資料。結果表明,通過降低受體在光電轉換過程中的重組能,可以有效降低非輻射複合和驅動激子解離引起的能量損失,在開路電壓(VOC)高於0.93 V的情况下,效率仍可高達18.2%,能量損失低至0.48 eV。這是迄今為止文獻報導的效率超過17%的二元有機光伏體系中最小的能量損失。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Commun.,2022,13,3256上。

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因其重量輕、可溶液加工、半透明以及柔性等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隨著資料設計的不斷深入和器件工藝的不斷優化,基於Y-體系的非富勒烯受體的OSCs的效率在二元器件中已達到18%以上,在三元器件中已達到19%以上。然而,與無機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比,OSCs的能量損失(電壓損失)相對較大,成為限制OSCs光伏效能的瓶頸因素。現時,大多數高性能OSCs的開路電壓仍被限制在0.8~0.9 V,能量損失普遍大於0.5?eV。囙此,為了進一步提高OSCs的效率,有必要深入瞭解能量損失的來源,並通過合理的分子設計進一步降低能量損失。

OSCs的能量損失主要來自兩個方面:激子解離需要的驅動力和非輻射複合。非輻射複合與電子-振動耦合有關(即重組能λ,它描述了電子轉移過程中分子幾何形狀的變化,反映了電子與分子內振動之間的相互作用)。重組能在OSCs的整個光電轉換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的重組能不僅有助於抑制非輻射符合,還可以减小激子解離所需的驅動力。最近,該課題組以Y型非富勒烯受體為分子骨架,將苯並噻唑(BT)五元環核替換為喹喔啉(Qx)六元環核,設計合成了非富勒烯小分子受體Qx-1和Qx-2。通過理論計算與薄膜形貌、激子和電荷動力學結果表明,這兩種受體在光電轉換過程中的重組能比Y6顯著降低,從而有利於提高激子壽命和擴散長度,促進電荷傳輸,抑制電荷複合帶來的能量損失。以聚合物PM6為給體,Qx-1和Qx-2為受體的二元有機光伏體系的能量損失分別降低到0.508 eV和0.482 eV,且兩種體系的VOC均達到0.9 V以上,同時能量轉換效率達到18%以上。該工作揭示了减小重組能對於降低OSCs能量損失的重要性,從而為進一步提高OSCs的效率提供了一種新策略。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博士研究生史雅囡和常藝琳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呂琨研究員、山東大學郝曉濤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朱淩雲研究員和魏志祥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同時感謝西安交通大學馬偉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薄志山教授、徐新軍教授對上述工作的幫助。該成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CAS-CSIRO聯合項目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0927-y

a)Y6、Qx-1和Qx-2受體的化學結構;b)光電轉換過程中,不同電子態之間相互躍遷的重組能變化示意圖;c)理論計算的三個受體中不同電子態之間相互躍遷的重組能;d)效率統計分佈圖;e)不同體系能量損失與效率統計圖。

本文標題: 國家納米中心魏志祥課題組在降低有機太陽能電池能量損失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5995920140431
相关資料
南開大學蘇循成課題組,Angew.,Chem.,Int.,Ed.|,溫和條件下小分子介導的高效蛋白質偶聯
開發生理條件下高效的蛋白質-蛋白質偶聯方法以保持蛋白質的三維結構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受到這些研究的啟發,作者開發了一個使用5-氟-4吡咯醛介導的蛋白質偶聯方法。在FPPA中,苯磺醯和醛的吸電子作用提高了氟與游離硫醇的取代反應活性,使其明顯高
標籤: 取代反應 蛋白質結構 蛋白質合成 巰基
成都生物所發現視聽綜合幫助樹蛙識別不完整鳴叫
長期的進化和適應,使人和許多動物具有一定的補全殘缺訊號的能力。這種感知修復形式,被稱為聽覺誘導或非模態補整。非模態補整已經在幾種動物中被證明,包括一些靈長類和鳴禽。現時,關於無尾兩栖類聽覺誘導的研究十分有限,尚無研究證明無尾兩栖類的鳴聲通訊
標籤: 科學 動物 聽力 科普
上海光機所在用於光計算的寬帶超快非線性啟動器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期,上海光機所微納光電子功能資料實驗室與復旦大學合作,在碳化鈦納米片的非線性光學響應和超快載流子動力學特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製備了基於Ti3C2TxMXene寬帶超快非線性啟動器,並對其進行了原理性驗證,揭示了Ti3C2Tx在光計算應用方
標籤: 非線性光學資料 非線性 線性系統 科學 光學 科普
空間中心科研人員利用機器學習開展太陽爆發預報研究取得進展
耀斑爆發會導致地球紫外輻射增强,使得大氣層溫度密度升高,導致空間飛行器的軌道改變;同時,耀斑的X射線和EUV輻射會導致電離層突然騷擾發生會無線電系統產生干擾;大耀斑發生通常也會伴隨著日冕物質拋射的爆發。近年來,隨著機器學習方法廣泛應用於各行
標籤: 太陽 科學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