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FT元年“數位代幣”如何席捲文化領域?

很多人已經開始把2021年稱為“NFT元年”。幾天前,“NFT”正式成為了柯林斯詞典2021年的年度詞彙。柯林斯詞典將NFT定義為“在區塊鏈中注册的唯一數位憑證,用於記錄藝術品或收藏品等資產的所有權。”在NFT的世界,“萬物皆可代幣化”,並且這些代幣常能賣出令人瞠目結舌的高價。

很多人已經開始把2021年稱為“NFT元年”。

幾天前,“NFT”正式成為了柯林斯詞典2021年的年度詞彙。據柯林斯詞典統計,“NFT”在過去一年的使用量增長了11000%,由此擊敗了包括“接種兩劑疫苗”(double-vaxxed)、“混合辦公”(hybrid working)、“休克”(cheugy)、“元宇宙”(metaverse)在內的一系列候選詞,榮登榜首。

柯林斯詞典將NFT(Non-fungible Token的縮寫)定義為“在區塊鏈中注册的唯一數位憑證,用於記錄藝術品或收藏品等資產的所有權。”作為名詞,該術語描述“通過非同質化代幣記錄所有權的資產”。

在NFT的世界,“萬物皆可代幣化”,並且這些代幣常能賣出令人瞠目結舌的高價。一比特布魯克林的電影導演以85美元出售了自己放屁的音訊。而在今年3月,美國藝術家邁克·溫克爾曼(Mike Winkelmann)(“Beeple”)更是將自己的NFT賣出了6930萬美元的高價,遠超莫奈的《睡蓮》。NFT的這把火,也從國外燒到了國內。據虎嗅APP統計,自今年6月起,國內陸續有7家互聯網巨頭進軍NFT,一個新的行業生態正在悄然形成。

看著NFT的價格一步步升高,很多人都幻想著通過買賣NFT,在一夜間實現財富自由。國內不少文章已經解釋了NFT背後的資本炒作可能帶來的風險。本期“讀刊”換一種視角,結合國內外的相關討論,看看NFT的誕生為藝術品和藝術創作帶來了怎樣的改變?NFT的爆火還有哪些可以期待的前景或值得警惕的隱憂。

Beeple”以約合人民幣4.51億元的高價售出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NFT(jpg),21069 x 21069點數,2021年2月16日作,獨一無二。此作是耗費5000多天創作而成的巨型拼貼作品。圖源:佳士得官網。

NFT是什麼?

一個極簡科普

自NFT變得炙手可熱以來,已經有相當多的專業或業餘人士試圖對其進行解釋。幾乎在所有的解釋中都會出現兩個關鍵字:一個是NFT的全稱(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另一個則是NFT所依託的區塊鏈科技。然而,絕大多數人對這兩個概念並不熟悉,也並不理解二者之間的關係。

我們不妨從“區塊鏈”開始。以一種常見而通俗的管道理解,區塊鏈就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大帳簿”。以企業為例,在人們耳熟能詳的企業運行模式中,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財會部門。每一筆交易都會在這裡被記錄在案。這就是一種“中心化”的記帳模式,財會部門充當一切交易所必須經過的“中心”。而“區塊鏈”則意味著通過科技手段實現這樣的效果:首先,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帳簿,這一帳簿對其他人可見。在進行交易時,每一筆交易的資訊——經費的使用時間、使用人員、使用金額等都會被記錄下來,並生成特定的序列編號作為標記。而當交易達到一定數量,交易資訊就會被打包形成“區塊”廣播給每個人,在人們核對無誤後儲存,進入各自的帳簿。由此,區塊鏈可以充分保證數據的不可篡改,進而提供了一種去中心化的,可靠且低成本的合作機制。

價值59萬美元的NFT作品Nyan Cat(原作者:Chris Torres)。

基於區塊鏈,人們可以使用虛擬貨幣——也就是廣為人知的“比特幣”“乙太幣”等進行交易。這些虛擬貨幣都是“同質化代幣”:換言之,比特幣之間可以互換,不存在質的差別。除了同質化代幣,區塊鏈也可以支持“非同質化代幣”的交易。非同質化代幣與虛擬貨幣的區別在於,前者之間無法互換。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基於區塊鏈進行非同質化代幣的交易:當這樣的交易發生時,交易資訊同樣會被打包為“區塊”並出現在區塊鏈上,形成對所有使用者“可見”的標記。

“Vista看天下”曾在一篇文章中(《“1000萬美元買一個微信頭像”,NFT到底是什麼?》)以一種通俗的管道將“非同質化代幣”解釋為陽澄湖大閘蟹的“蟹扣”。每一枚“蟹扣”都有自己獨特的編號,標記著這只大閘蟹“源自陽澄湖”的“正宗”身份。每個蟹扣都是“非同質化”的,因其具有獨特編號,彼此之間不能互換。而區塊鏈的作用則在於,當你買下一隻帶有蟹扣的螃蟹時,這筆交易的資訊會被詳細記錄,並進入所有用戶的“帳簿”。如此一來,所有人都會知道,帶有這枚蟹扣的大閘蟹被你買下了。

需要說明的是,NFT並不是藝術品或實物本身,就好像“蟹扣”並不是大閘蟹本身。NFT只是一組“metadata”,用於對藝術品或實物進行所有權標記。正因如此,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被NFT標定,由此也有了NFT市場上千奇百怪的商品: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把自己在推特上的第一則推文“鑄造”為NFT,隨後以291萬美元的價格賣出,甚至有人用NFT“標記”了自己的一滴血。透過這種“數位標記”,一些在過去看來完全不可能商品化的事物,都可以變為商品,進入市場待價而沽。

社交平臺Twitter聯合創始人傑克·多西(Jack Dorsey)拍賣了他在該社交平臺上發表的第一篇推文,最終成交價超過291萬美元。這條消息的內容是:我剛設定了我的Twitter。多西宣佈拍賣所得將捐給慈善機構。

NFT的吸引力:

非同質化代幣如何席捲文化領域?

然而,以上說明或許會加深人們的困惑。即便NFT確立了購買者的所有權,但這種“確權”的意義究竟何在?在購買大閘蟹時,人們至少可以享用大閘蟹的美味,但購買一幅“梗圖”,並不能排除其他人複製和使用的可能。同時,許多藝術品不僅僅被鑄造為“一枚”NFT代幣,換言之,它可以有多個買主。在這種情況下,NFT為何仍能席捲文化藝術等領域?

在《紐約時報》的一則評論中,作者傑森·法拉戈(Jason Farago)指出,NFT為數字藝術領域提供了它所一直缺乏的東西:限量性。早在《機械複制時代的藝術》中,本雅明就指出,藝術作品正在失去“真迹”和“複製品”的區別,我們可以在談論梵古作品時區分“真迹”和“摹本”,卻無法談論院線電影和下載在網盤中的電影何者更“真”。然而,NFT的出現正在讓事情變得複雜。它為原本可以同質化傳播的數字藝術打上了“真”之印記,由此,數字藝術也可以成為收藏、投資乃至投機的對象。

在NFT平臺發售的“可口可樂”紀念品。圖源:《衛報》。

相比於動輒數十萬美元的交易,在NFT市場上,最常出現的仍是數百、數千美元的“小額”交易。通過這種交易,購買者試圖獲取某種“獨一無二”的專屬物品,並以此滿足自己的“收藏情結”。《衛報》的生活欄目指出,NFT的領域空前廣大——影像、視頻、音樂、文字、動畫、推文,乃至於體育團隊和商業品牌等推出的紀念品。相比隨處可以買到的,機械複製式生產的物品,NFT被打上了象徵“本原性”和“獨特性”的烙印,並囙此變得不同,有人將其比作作者簽名的書籍,或是官方發售的限量版紀念物。

正是為了順應這種趨勢,今年9月,大英博物館也和平臺LaCollection合作,將超過200件的葛飾北齋作品鑄造為允許線上購買的NFT代幣。在大英博物館看來,藝術收藏在過去常被視為少數人的“精英遊戲”,而此舉有助於令其更“接地氣”,發掘更多潜在的藝術收藏者。LaCollection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讓-塞巴斯蒂安·博坎普斯(Jean-Sébastien Beaucamps)表示:“和大英博物館合作是一種榮幸,我們希望LaCollection能够吸引新的觀眾群體,讓那些從未參觀過大英博物館或接觸過其龐大藏品的人領略博物館藝術的魅力;並為人們提供機會,以全新的、令人興奮的管道欣賞其藏品。”

葛飾北齋的作品將要被鑄造為NFT。圖源:《衛報》。

而對文化作品的生產者而言,NFT同樣令人激動。一方面,經由NFT,他們更有可能從自己的創作中獲利。例如,模因圖“災難女孩”的“主角”佐伊·羅斯就表示,模因的流通和擴散已經對她的生活造成了影響,並且遠遠超出了她的掌控。而NFT雖然不會封锁作品的進一步流通,但在其看來也是一種難得的“補救”,意味著她獲得了收入,也囙此獲得了對這張meme的,某種程度的“掌控感”。

國內部分音樂人正在推出NFT唱片。

另一方面,NFT也在促進文化生產領域的“去中心化”趨勢。NFT對文學寫作的主要吸引力在於其去中心化特徵。(詳見納爾遜·曼德拉的孫子將以NFT形式拍賣小說,文學正在“去中心化”?)通過NFT,作者可以在任何時候發佈他們的作品,並與買家和讀者建立直接關係,且無需任何中間環節的介入。運用NFT,作家可能有意外收穫,如布萊克·巴特勒的小說《十年(Decade)》一直找不到出版商,但在他將作品鑄造為NFT後,有網友直接用5個乙太幣的價格購買了這部小說。

囙此,NFT的火爆並非全無來由。相反,其背後的邏輯十分簡單:一方面,它能讓普通人以一種低門檻、低成本的管道接觸“收藏”領域;另一方面,它能給文化領域的生產者帶來更多生產獲利的可能。正如“紐約客”引用一比特藝術家的話所表達的:“如果通過NFT交易,我的朋友們能够付得起房租,養活自己和家人,並獲得一些基本的醫療保障,那麼我完全支持NFT。”

“梗圖”:災難女孩。在網絡交往中,許多人都喜歡使用“梗圖”(meme,模因),這些圖片只要配上文字,就可以傳神地表達使用者的所思所想。然而,隨著2021年以來NFT的大熱,不少meme被鑄造為NFT(非同質化代幣)——這意味著它們可以被佔有。這就類似於,每個人都可以使用《蒙娜麗莎》的圖片,但若有人購買了《蒙娜麗莎》,他就擁有了獨一無二的“原本”,而其他使用的則是“摹本”或“複製品”。對meme而言,本不存在“原本”和“摹本”的分別,但隨著NFT的引入,其購買者可以聲稱自己擁有對“原本”的所有權。據《衛報》報導,今年6月,NFT拍賣網站Zora以280萬英鎊的價格售出了“Doge”,而另一張著名梗圖“災難女孩”,也被照片中的主角佐伊·羅斯(ZoëRoth)“鑄造”成了NFT,並以341萬英鎊的價格出售。此後,雖然其他人仍能使用這些模因圖,但NFT的購買者則真正“擁有”了它們。

NFT的未來:

搖擺在“藝術”和“資產”之間

虛擬貨幣的愛好者傾向於將NFT視為實現藝術“去中心化”的解放性力量。區塊鏈的世界裏沒有“看門人”,藝術作品不再被少數精英所壟斷。但事實上,NFT面對的可能前景遠比這種樂觀主義的設想更加複雜。縱然NFT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流行有其內在理由,但它也迫使我們嚴肅地對待這樣一個問題:

“我們是否可以對資產和藝術品做出有效區分?”

已經有評論者指出,在投機邏輯的驅使下,NFT市場似乎正在複刻現實世界中藝術品市場上的“等級”和“門檻”:許多藝術家都在生產數位代幣,但成功者只是少數,絕大多數作品鮮有人問津。這些成功者會擁有更大的名氣,而這使得他們的作品具有被持續“炒熱”的價值。囙此,“贏者通吃”的邏輯依然適用。如果說NFT打破了藝術鑒賞中的精英主義和“科層制”,那麼它也很可能以金融和投機的邏輯取而代之。事實上,即便是在NFT交易中獲利的“Beeple”也坦承,自己將買家視為“投資者而不是收藏家”。囙此,投資的邏輯必將重新在“去中心化”的NFT市場上建立起“區隔”,使之成為文化資本和經濟資本相互轉換的新場域。

在NFT市場上,文化產品的藝術内容和資本價值彼此纏繞,無法以簡單的方式得到澄清。更重要的是,無論將NFT視為資產還是藝術品,其未來發展也面臨一系列隱憂。

NFT在Open Sea平臺上出售。圖源:《衛報》。

作為資產,NFT面臨的挑戰在於,其在現有條件下能否充分保障創作者和買家的權益。根據《衛報》報導,今年9月,一名收藏家以244000英鎊的價格購買了一個假的NFT,這一事件表明NFT交易尚有漏洞。許多藝術家表示,自己的作品在他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製成NFT代幣並出售;這是因為在一些平臺上,人們可以輕鬆地將並非本人創作的文化產品“標記”為自己的作品。

同時,將購買NFT視為“投資”自然也就意味著面臨投資風險:《南風窗》報導:“8月31日NFT概念席捲美股,最高峰時NFT成交量達到了3.97億美元,僅僅過了10天NFT成交額下跌至9757萬美元,成交額下跌75%。”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人購買的NFT頭像無法出手,最終血本無歸。

而作為藝術品,有相當一部分評論者認為,NFT交易中的投機行為並不符合藝術創作自身的邏輯。當然,在做出這種判定時,他們並沒有將投機的根本原因歸罪於NFT,而是指出,藝術投機在現實中由來已久。《紐約時報》的評論人傑森·法拉戈就認為:“幾十年來,藝術品價格一直是投機性的。而NFT市場上出現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價只不過是現實在數字世界的延續。”

但真正的問題在於,NFT似乎與文化工業形成了一種“合謀”關係。早在20世紀,法蘭克福學派學者西奧多·阿多諾就認為,文化工業擅長以流水線的管道生產帶有“偽個性化”特徵的文化產品,這些產品看似各具特色,能滿足人們不同的個性,但實則都是媚俗的、以工業化的管道批量生產的文化商品。而NFT能够為這些商品打上“獨一無二”的標籤,這使得文化工業的“偽個性化”變得更加“逼真”,對“買家”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文化工業”是法蘭克福學派學者西奧多·阿多諾及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下大眾文化的商品化及標準化。首次出現於《啟蒙辯證法》一書中。

最後,NFT的出現也可能改變數字世界的價值觀體系和倫理準則。在互聯網剛剛問世時,許多學者將“分享”與“連結”看作是互聯網帶來的“倫理新風”:在互聯網發展之初,例如在“部落格時代”的互聯網生態下,人們自發、無償地貢獻自己產出的優質內容,並與他人分享。如蒂齊亞納·特拉諾瓦就認為,互聯網用戶願意進行無償、自願的網絡行為,提供“免費勞動”。但NFT將原本無法商品化的事物,或者人們並未想過將其商品化的事物納入商品結構之中。經由NFT,商品結構實現了自身的擴散與再生產,這誠然是“所有權”的一次勝利,但對互聯網倫理的長遠影響猶未可知。

Tiziana Terranova,Network Culture: Politics for the Information Age,Pluto Press,2004.

在當下,NFT留給人們的除了震撼,還有一系列有待思考的問題。不妨以《衛報》對這些問題的總結作為結束語:

“或許NFT留下的最重要的遺產就是,它迫使我們追問藝術的本質,並思考我們想從藝術中得到什麼:我們應該如何交易和看待藝術品?誰有賦予藝術品以價值的資格?……最大的問題是:是否可以在藝術品和資產之間劃分出有意義的區別?答案或許並不總是肯定的——但如果我們希望藝術不僅僅是美化金融和推銷商品的工具,那麼這或許是一個值得堅持去嘗試的理想。”

資料標籤: 藝術品 衛報
本文標題: 在NFT元年“數位代幣”如何席捲文化領域?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5914569899876
相关資料
NFT火出圈,騰訊阿裡相繼入局
2021年,幣圈再也不是比特幣獨領風騷的一年,各類替代幣層出不窮。除了充滿戲謔性的狗狗幣,NFT無疑是“火出圈”的時代產物。NFT即“非同質化代幣”,它將現實世界中所有權概念引入數字世界,為数位資產提供版權認證,應用領域包括数位藝術創作、遊
標籤:
從NFT到元宇宙,談數位商品的構建之路
在NFT和元宇宙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擁有創新內驅力的Flow也將繼續為行業帶來新奇玩法,逐步成長成為引領行業趨勢的前沿開拓者。引入區塊鏈機制是Flow構建數位商品消費級市場的首要舉措之一。
標籤: flow 區塊鏈 數字經濟
名人效應下NFT泡沫橫生
2022年開局之初,市場上逐漸出現了一些關於NFT不被看好的聲音,但事實卻是,OpenSea的交易量只增不减,市場表現證明,2021年的NFT熱潮仍在持續。據DuneAnalytics資料顯示,截至1月10日,OpenSea市場NFT本月交
標籤: 名人效應 周傑倫 林俊傑 陳冠希
NFT到底是什麼?著名NFT作品一覽
今年被稱為NFT的“元年”,但是NFT到底是什麼?碰上NFT,一張圖、一段視頻、一幅畫、一首歌,甚至一個表情包,身價就能呈指數型爆炸式增長。包括今年元宇宙概念的持續熱炒,也讓市場看到了NFT的商業機會。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元宇宙為NFT提供
標籤: 藝術品 拍賣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