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博物館加入NFT熱潮,「博物館+NFT」或是又一新趨勢!

相比之下,傳統市場最近售出的一幅梵古的畫作只達到了Beeple這幅畫價格的一半,以358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而對於博物館來說,每個博物館都有其特有的館藏內容,這也為博物館推出NFT創造了獨特優勢。去年5月,世界著名繪畫藝術博物館義大利烏菲齊美術館成為了首批加入NFT熱潮並推出NFT的博物館。

一些案例


去年3月,佳士得拍賣行以693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了藝術家Beeple的數位拼貼畫《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這使得Beeple成為最有價值的在世藝術家之一。

相比之下,傳統市場最近售出的一幅梵古的畫作只達到了Beeple這幅畫價格的一半,以3580萬美元的價格售出。

在Beeple一夜成名並獲得巨額收入之後,越來越多藝術家開始創作NFT藝術作品,與此同時,藝術博物館也開始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而對於博物館來說,每個博物館都有其特有的館藏內容,這也為博物館推出NFT創造了獨特優勢。

去年5月,世界著名繪畫藝術博物館義大利烏菲齊美術館成為了首批加入NFT熱潮並推出NFT的博物館。

為了彌補全球疫情給博物館造成的經濟損失,烏菲茲美術館推出了其館內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作品《神聖家族》(Doni Tondo)的NFT,該NFT最終以170000美元的價格售出。

在烏菲茲美術館推出NFT幾個月後,去年9月,東宮博物館,俄羅斯國家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的“六宮殿建築群”之一,宣佈將其館內包括達·芬奇、康定斯基、莫奈等藝術家的多幅世界名畫鑄造成NFT並進行拍賣,甚至還舉行了NFT展。最終拍賣所獲收益博物館將用來對其大量藏品進行早就應該進行的修復工作。

在東宮推出NFT後沒多久,另一世界著名博物館大英博物館也加入了NFT熱潮,並持續活躍。

去年,大英博物館與NFT平臺LaCollection合作,將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的名作鑄造成了NFT並進行拍賣,包括「富岳三十六景」系列的《神奈川沖浪裏》與《凱風快晴》等等。

《神奈川沖浪裏》

今年年初,大英博物館再次聯合LaCollection,從前佳士得高層Robert Wylie Lloyd(1868-1958)贈予館方的50幅泰納水彩畫作中,選取20幅鑄造成NFT並出售。

放眼國內,博物館與NFT平臺合作的身影也隨處可見。

無論是支付寶鯨探、騰訊幻核還是唯一藝術這類頭部NFT平臺,還是像StarArk、博物鏈這類中小NFT平臺,都曾與博物館合作過推出系列NFT藏品。尤其是支付寶鯨探,現時還在持續不斷與各博物館(院)合作,推出文物類數位藏品。

就在前兩天,鯨探就聯合南京博物館推出了“阿育王塔”和“蕭何月下”數位藏品。七寶阿育王塔,是現時中國境內出土體積最大、工藝最複雜、製作最精美的鎏金阿育王塔,是中國藝術寶庫中極為珍貴的藝術品,現藏於南京市博物總館。

北宋·七寶阿育王塔

隨著越來越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加入NFT熱潮,博物館推出系列NFT似乎已成“家常便飯”。

為什麼入圈?



為什麼博物館要加入這股熱潮呢?

最直接的影響當然是經濟收益。疫情背景下,線下業務受阻,許多行業都推出了NFT以減輕財政負擔,博物館同樣如此。

儘管對於大多博物館來說,政府的財政撥款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博物館並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想要發展也必須開拓其他資金來源通路,或者通過擴展業務等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而推出NFT可能是當前獲得收益最快、最簡單的方式之一。對於博物館來說,所獲收益可以用來支持未來博物館的活動,或者如上文所提的支持館藏文物的修復工作等等,同時這樣一種與科技創新融合的管道也是一種新業務拓展。

“創新融合”一直是許多傳統行業遵循的發展之道,尤其是科技發達的今天,利用科技進行創新探索是必經之路,對於博物館來說也不例外,而疫情則加速了這一發展。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博物館該如何發展,如何應對當前以及未來將面臨的多重挑戰,及時調整自身功能和定位很重要,這就需要博物館進行新方向、新模式的探索。

線上下業務受阻的情况下,博物館不能囙此“停滯不前”,需要不斷尋找與公眾的結合點,創造更多價值,推出NFT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一方面,NFT作為當下最火爆的新科技,具有十足的話題性和關注度,不僅受到各大品牌、企業和名人的追捧,同時也成為越來越多當代互聯網人的興趣點,博物館文物與NFT的融合實際上也是與公眾產生聯系的途徑

另一方面,對於公眾來說,博物館推出NFT讓公眾有了親切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博物館似乎有著天生的“距離感”和“威嚴感”,讓人們不自覺“望而卻步”。

而基於博物館內的文物推出系列NFT,可以帶給人們本無法獲得的專屬所有權,對於許多傳統文化愛好者來說,購買了NFT後,就等於擁有了不可複製、永久保存和隨時鑒賞分享的收藏品。

同時,疫情背景下,推出NFT能够彌補人們無法前往線下參觀的遺憾,大大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

另外,對於許多歷史博物館來說,推出NFT實際上也是在以一種創新的管道啟動歷史文化,讓歷史“活起來”。而NFT的火爆也是在為文化歷史開闢新的傳播之路,讓更多人認識並瞭解這些內容。

當前存在的“道德”爭議



博物館入局NFT就像新聞入局NFT一樣,在人群中存在著一些爭議和挑戰,其中最突出的爭議就與環境有關。

大英博物館自第一次推出NFT後,便一直活躍在NFT領域,當前大英博物館已在OpenSea上發佈了數千個NFT,而這也使其遭到了一些責備,認為大英博物館的NFT項目導致的碳足迹過量。

大英博物館此前表示,其每鑄造一個NFT,就會種植一棵樹,但這種速度無法抵消產生的碳足迹。

當前,環境和能源問題所引起的爭議不斷,不過也有越來越多平臺致力於打造碳中和NFT鑄造平臺,以盡可能减少對環境的傷害。

當然,不論是對博物館還是其他入圈NFT的任何一方來說,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其中充滿挑戰,或許在不斷的發展與實踐中,會尋找到一條讓多方滿意的路。


就在近日,由上海大學教授段勇、安來順、潘守永、李明斌等學者籌備發起,來自全國50家博物館、高校的60名館長及學者聯名發佈了《關於博物館積極參與建構元宇宙的倡議》。

更早前,全國人大代表、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李群還發表了一篇文章:《辦人民滿意的博物館》,李群在文章中指出,要大力推進博物館藏品數位化,完善藏品資料庫,加大基礎資訊開放力度。

無論如何,從長遠看,“博物館+NFT”的創新融合之路還將是一個長期趨勢,尤其在國內,博物館與區塊鏈科技融合還將成為越來越多博物館的選擇。

本文標題: 多家博物館加入NFT熱潮,「博物館+NFT」或是又一新趨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5912885652277
相关資料
今年至少6家數位藏品平臺獲融資,行業“吸金”内容不斷顯現
區塊鏈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包括唯一藝術在內,今年已有元宇宙藏品館、數盒科技、神秘綠洲、數藏中國、藝火難求等6個平臺獲融資。4月11日,創立不足一年的數字藝術電商平臺唯一藝術宣佈獲得A輪數千萬元人民幣融資,融資主體資訊暫未披露。
標籤: 融資
NFT行業週報,360推出元宇宙社交產品N世界
4月10日消息,據NFTGo.io資料顯示,NFT市場總交易額已突破500億美元,截止目前為501.2億美元,當前NFT市場總市值約為198.3億美元。4月11日消息,據NFTGo資料顯示,基於LayerZero的全鏈NFT系列tinydi
標籤: 融資公司 社交產品 社交平臺
頭像類NFT的藍籌共性,品牌敘事,社區賦能
BAYC由YugaLabs公司創建,2021年4月發行了1萬個具有不同特徵和内容的卡通猿影像NFT,這些猿猴的配飾各异,慵懶的眼神凸顯出統一的無聊神態,這1萬個猿猴以ERC-721格式構建在乙太坊上,並存儲托管在去中心化內容存儲協定IPFS
標籤: 頭像製作
NFT市場持續升溫,三大金融協會倡議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
昨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就NFT的相關金融風險發出警告,指出要堅決遏制NFT金融化證券化傾向。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三協會聯合發佈的倡議,並非法律要求或是司法解釋。我國尚未對NFT交易製定明確的規定和監管體系。
標籤: 金融 區塊鏈 數字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