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母為何會對木石情緣的態度發生轉變?

“木石姻緣”第一次出現在第三十六回,以上問題老資料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我們都知道,《紅樓夢》裏賈母最為疼愛的子孫就是寶玉和黛玉了。這就要從林黛玉的一些行為表現開始說起了。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可以看出,由於賈母對林黛玉和賈寶玉這段感情的支持,連王熙鳳也是很看好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感情。

“木石姻緣”第一次出現在第三十六回,以上問題老資料網小編將在下文為大家一一揭曉。

我們都知道,《紅樓夢》裏賈母最為疼愛的子孫就是寶玉和黛玉了。一直以來,賈母都有把黛玉許配給寶玉的意思,可為什麼後來賈母會厭惡林黛玉,且從此不再支持她嫁給寶玉呢?這就要從林黛玉的一些行為表現開始說起了。

打從黛玉初次進賈府,賈母就表達出了對黛玉的極大喜愛,她見黛玉帶來的丫環不够用,馬上就把自己的一個丫環分配給黛玉,以方便黛玉在賈府的生活起居。賈府那麼大,丫環肯定是不少的,而賈母卻偏偏把自己的隨身丫環分配給黛玉,可見,賈母待黛玉與旁人是不同的,少不了偏心寵愛。

我們也可以從旁人對林黛玉的態度,側面看出賈母對黛玉的重視,王熙鳳就曾經當著林黛玉的面,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也可以看出,由於賈母對林黛玉和賈寶玉這段感情的支持,連王熙鳳也是很看好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感情。

但就是這樣一段大家都看好的感情,為什麼最後賈母竟然不再支持黛玉了?小編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林黛玉的性格不符合賈家媳婦的標準。要知道賈府是大戶人家,賈寶玉又是賈母的心頭肉,他的媳婦必須是一個通曉人情世故,懂得顧全大局的人。

林黛玉雖然年輕貌美,賈府沒有幾個人能够與她的容顏匹配,但是她的生性高傲,和賈府的很多人都合不來,平日也只跟賈寶玉玩,和寶玉的母親,也就是王夫人的關係也不是十分融洽。如果一個人和自己未來的婆婆相處不好,未來肯定少不了產生許多婆媳關係,並不利於家庭的和睦發展。

黛玉不僅對旁人這樣,對寶玉更是如此,常常動不動就生寶玉的氣,只是寶玉疼惜黛玉,所以次次都是寶玉去主動討好。倆人年紀尚小,玩玩也就罷了。一旦寶玉長大成人,繼承家業,事務繁忙,需要的是一個能幫他照顧好家庭內務的賢妻,而不是一個需要人們伺候的小姐。所以長遠來看,黛玉並不適合成為寶玉的妻子。賈母也正是看出了這個問題,才漸漸不再支持黛玉嫁給寶玉的。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黛玉的身體一直都不好。古代的女子主要的任務就是操持好家庭內務,還有養育子女。賈府這種大家庭對女子的生養能力更是十分看重的,而黛玉說白了就是一個藥罐子,客觀來講根本擔不住這樣的擔子的。

所以處於重重考慮,賈母還是沒有選擇將黛玉許配給寶玉,因為不可否認的是,賈母就算再怎麼疼愛黛玉,但心底最疼愛的其實還是寶玉一人。出於對寶玉的未來著想,賈母也就漸漸反對了這門“親事”。

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在古代社會中,光靠兩人的兩情相悅是不够的,更多的還是要得到雙方家庭的支持,才能實現有情人終成眷屬的願望。寶玉雖然心裡最愛的是黛玉,最後還是娶了最合適他的薛寶釵,令人無奈且惋惜。

本文標題: 紅樓夢中賈母為何會對木石情緣的態度發生轉變?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5739367115685
相关資料
太平廣記·,卷七十三·,道術·,程逸人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翻譯?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禦覽》同時編纂
標籤: 太平廣記 道術 讀書
太平廣記·,卷七十三·,道術·,鄭君如何翻譯?原文是什麼內容?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禦覽》同時編纂
標籤: 太平廣記 道術 歷史
太平廣記·,卷七十三·,道術·,葉虛中具體內容是什麼?如何理解?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禦覽》同時編纂
標籤: 太平廣記 道術
太平廣記·,卷七十三·,道術·,王常如何翻譯?原文是什麼內容?
《太平廣記》是中國古代文言紀實小說的第一部總集,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紀實故事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作者是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鉉、趙鄰幾、王克貞、宋白、呂文仲等14人,因成書於宋太平興國年間,和《太平禦覽》同時編纂
標籤: 王常 太平廣記 道術 歷史 讀書 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