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要哭郭嘉?是因為沒有人提醒他要防備火攻嗎?

那麼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曹操在赤壁之戰後,為何要哭郭嘉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囙此在戰役結束時,曹操脫險後,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那麼,曹操為何要哭郭嘉,難道是因為沒有人提醒他要防備火攻嗎?囙此,自己才沒有做防範火攻的準備。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晋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麵老資料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曹操在赤壁之戰後,為何要哭郭嘉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周瑜率領的孫劉聯軍打得大敗。這一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在《三國演義》中,對這一戰役進行了精彩的描寫。為了實現這個戰役,以周瑜、諸葛亮為首的孫劉聯軍,使盡了全身解數。他們又是使用反間計,讓蔣幹盜書,使得曹操殺死善於水戰的蔡瑁張允。又是草船借箭,奪取曹操的箭支。最後使出了連環計,把曹操的戰船鎖成一體。在創造好一切條件後,周瑜命令黃蓋詐降,火燒曹操戰船,終於完成了這一以少勝多的壯舉。

曹操在戰役過程中,敗走烏林,歷盡了坎坷。在華容道被諸葛亮安排的各路人馬追殺,狼狽不堪。要不是關羽顧及舊日的情分,放了曹操等人一馬,曹操就可能命喪在這一戰役之中了。囙此在戰役結束時,曹操脫險後,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在眾人勸說時,書中寫道,曹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那麼,曹操為何要哭郭嘉,難道是因為沒有人提醒他要防備火攻嗎?

一、在戰役中,有人看出了孫劉聯軍火攻的迹象。

其實,在整個戰役期間,雖然周瑜、諸葛亮的行動十分隱秘,但是他們的意圖還是被一些人有所察覺。首先第一個就是徐庶。在龐統到曹營獻連環計的時候,徐庶就看出孫劉聯軍要用火攻。為了全殲曹軍的水師,龐統才讓曹操將船隻都鎖在一起。在火起的時候,船隻無法躲避,會燒得乾乾淨淨。

囙此,在龐統完成使命,回江東的時候,徐庶才會出言點破,嚇得龐統魂不附體。幸虧徐庶抱定了在曹營中一言不發的信念,才使得龐統的計謀沒有敗露。龐統在為徐庶想出脫身之計後,雙方互相告辭。徐庶也依計行事,在孫劉聯軍火攻之前離開了曹營,逃脫一劫。

那麼,除了徐庶以外,曹營中就再沒有人看出孫劉聯軍可能會使用火攻嗎?不,至少還有兩個人。這兩個人,一個是程昱,另一個則是曹操。在曹操按照龐統的建議,將船隻連鎖之後,程昱就向曹操提出,船隻連鎖後雖然十分平穩,但是如果對方使用火攻,船隻難以回避,應該預先做好防備。

程昱看出火攻的危害,曹操怎麼會看不出來?當時曹操就回答程昱,說要使用火攻就必須借助風力。當時是隆冬時節,只有西北風,沒有東南風。如果孫劉聯軍放火,自己居於上風,敵人只能自己燒自己。囙此,自己才沒有做防範火攻的準備。曹操還說,如果是十月小春的時節,自己早就會做出防備了。

我們可以從曹操的回答看出,曹操和程昱一樣,都看出了孫劉聯軍可能發動火攻的可能。但是,曹操自己否定了自己的判斷。這是因為曹操先入為主,認為冬天只有西北風,自己位居上風頭,所以不會遭受火攻的危害。這樣,曹操就自己否决了自己的判斷,也否决了程昱的建議,並且還得意洋洋地用自己的判斷,來嘲笑程昱的見識有不到之處。

但是,出乎曹操意料之外的是,當地在冬天卻刮起了東南大風。黃蓋以詐降為藉口,乘風火燒了曹營。雖然當時程昱又多次提醒曹操,曹操先是不以為意,後是防備已晚,終究釀成了大禍。至於說這場東南風從何而來,書中說是諸葛亮作法借的東風,而曹操的解釋還比較可靠一些。那就是冬至一陽生,會有可能產生東南風。

不管怎麼說,曹操在赤壁敗在了孫劉聯軍的火攻之下。但是,在整個戰役中,程昱曾經多次提醒他注意火攻,曹操就是因為自己的先入為主的見解,不予採納。所以,他是沒有理由為此責怪謀士們的。可是,他又為什麼要哭郭嘉,而且在言語間還隱含著對謀士們的指責呢?

二、曹操為何要哭郭嘉。

我們可以看到,曹操哭郭嘉的原因,是他認為郭嘉如果還活著,就不會讓自己遭受赤壁之戰的慘敗。那麼,有程昱對他的提醒,曹操依然遭受了火攻。曹操哭郭嘉的原因,肯定不是因為遭受火攻的原因,而是另有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曹操想起昔日郭嘉為自己出的計謀。尤其是郭嘉臨去世前,為自己出的最後一計。在官渡之戰後,曹操率領軍隊討伐河北,想要將袁氏的勢力掃除乾淨。在取得初期的勝利後,郭嘉向曹操提出建議,讓曹操暫時停止對袁譚、袁尚兄弟的攻擊。

郭嘉的理由是說袁譚、袁尚兄弟兩人實力相當,各樹黨羽。如果對他們進攻得太急,就會使得他們聯合起來,一起對抗自己。如果放緩對他們的進攻,他們就會互相火拼。那麼,曹操不如暫時停止進攻,做出南下攻打劉錶的姿態。等到袁氏兄弟發生爭鬥後,再進攻他們,可以一舉成功。

曹操採納了郭嘉的建議,並且在袁譚和袁尚兄弟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出兵平定了河北。為了掃滅袁氏的殘餘勢力,曹操還遠征塞外,打敗了袁氏與匈奴的聯軍。袁熙和袁尚兄弟只得投奔遼東的公孫康。這個時候郭嘉已經病死,但是他給曹操留下一封遺書,在裡面寫了如何平定遼東的計策。

曹操按照郭嘉的計策,按兵不動。不久之後,公孫康斬了袁熙、袁尚的首級,送給曹操投降。這是因為郭嘉在遺書中預料,如果袁熙、袁尚兄弟去投靠公孫康,公孫康對他們十分畏懼。如果曹操對遼東動武,公孫康就會和袁熙、袁尚兄弟一起聯合對抗曹操。如果曹操不對遼東動武,公孫康肯定會和袁熙、袁尚互相圖謀。所以,郭嘉勸曹操不要進軍遼東,靜觀其變,果然公孫康殺了袁氏兄弟投降了。

我們可以看到,郭嘉在曹操平定河北的時候,連續運用了這個計謀。那就是對方內部有著紛爭的可能,有勢力相當,就放緩對敵人的進攻。在等到對方內方發生紛爭,產生內亂後,再加以攻擊,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但是,等到了赤壁之戰前,曹操卻忘記了郭嘉的這個行之有效的計謀。他率領軍隊南下,輕易的就奪取了荊州,收編了大批的荊州人馬。並且,曹操還在當陽長阪給自己的勁敵劉備以沉重打擊。在一片大好形勢下,志得意滿的曹操失去了理智,做出了錯誤的决定。

曹操不但沒有休整軍隊,直接將兵力轉向東方,指向劉備。他還給孫權寫信,用言語恫嚇孫權,想要迫使孫權主動投降。誰知道事與願違,這樣反而促使了孫劉兩家的聯盟。在赤壁之戰中,孫劉聯軍共同作戰,打敗了表面强大,實際上困難重重的曹軍。

曹操在失敗之餘,想起了郭嘉的計謀,自然是悲從中來。他在言語中指責那些謀士,也是事出有因。這是因為受曹操的影響,這些謀士也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們在曹操寫信對孫權勸降後,居然討論的是,孫權是否會向曹操投降,並且主動率領東吳的軍隊討伐劉備,來以此向曹操效忠。

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這些謀士的見識,比起郭嘉確實相差甚遠。假如郭嘉在世,他肯定不會讓曹操如此倉促的對劉備和孫權用兵。他會勸說曹操暫緩攻勢,用以休整軍隊,消化荊州的降兵,鞏固佔領區的統治。這樣,孫權和劉備如果發生內亂,曹操就可以趁勢攻擊。如果孫權和劉備聯合起來對抗自己,以曹操此時的實力,加上位居長江上游的形勢,會比較容易地擊敗他們。

可惜,曹操和他的謀士們沒有郭嘉的思慮,過於急於求成。在過早發動的赤壁之戰中遭受了慘敗,錯失了機會。這也是曹操痛哭郭嘉的根本原因。

結語:

在赤壁之戰中,曹操由於先入為主的意見,認為冬天不會有東南風,囙此放鬆了對火攻的防備。誰知道,最終曹操還是敗在了突起的東南風之下。孫劉聯軍用火攻打敗了曹操,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曹操在事後痛哭郭嘉,後悔忘記了昔日郭嘉的計謀。如果按照郭嘉的“急之則相持,緩之而後爭心生”的策略,曹操是不會遭受赤壁慘敗的。

曹操囙此汲取了教訓,他將主力撤回北方,對南方採取守勢,靜觀其變。在遭受了多次挫折後,在建安二十四年,曹操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劉備和孫權的衝突徹底爆發,孫權向曹操投降,襲取了荊州,擒殺了關羽。曹操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來了。

只是可惜的是,曹操在這個時候已經傷病纏身,時日無多了。他在關羽戰死不久便離開了人世。他的兒子曹丕沒有他的謀略,在夷陵之戰中無所事事,浪費了曹操創造的機會。不過,即便如此,由於蜀吳自相殘殺,曹魏統一天下的格局已經確定下來了。

本文標題: 曹操為何要哭郭嘉?是因為沒有人提醒他要防備火攻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5739208962093
相关資料
夷陵之戰結束之後,為何曹魏對勝利者東吳發動了進攻?
但是,在這場戰役中,表現最為詭異的國家是旁觀的魏國。而在戰役結束後,曹魏並沒有和戰勝方東吳聯手,一起對蜀漢發動攻勢。相反,曹魏反而對勝利者東吳發動了進攻。他只得將作戰的目標轉向了夷陵之戰的勝利者東吳。
標籤: 夷陵之戰 劉備 陸遜 曹魏 三國 歷史
三氣周瑜是演義裏的情節,但在現實中卻是什麼情况?
在《三國演義》中的“三氣周瑜”中,有一個情節,那就是周瑜想要用“假道伐虢”之計,奪取荊州。周瑜從魯肅那裡得知情况後,對魯肅指出這是劉備、諸葛亮的緩兵之計。這段三氣周瑜故事裡面的情節,也是來自現實,不過,現實中的情况卻是完全兩樣。
標籤: 三氣周瑜 周瑜 劉備 諸葛亮 孫權 西川
劉封這樣一比特被寄予重望的將領,為何卻被劉備賜死了?
在劉備陣營中,有一位能征善戰的年輕將領,名叫劉封。劉封長大後,在劉備的培養下十分英勇善戰。劉封為劉備奪取西川和漢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也被封為副軍中郎將。可是,就是這樣一比特被劉備寄予重望的將領,卻被劉備賜死。劉備任命劉封為副軍將軍,坐鎮上庸
標籤: 諸葛亮 孟達 關羽 荊州 劉封 三國
華佗這位救人無數的良醫,是怎麼死在曹操手中的?
華佗是三國時期的著名醫生,因為醫術高超,被當時的人們譽為神醫。但是,這位救人無數的良醫卻不得善終,他死在了曹操的手中。華佗給曹操醫治,可以減輕曹操的病症。如果華佗的妻子沒病,就將華佗逮捕下獄。於是便將華佗抓捕下獄,經過拷問,華佗承認了欺騙曹
標籤: 華佗 曹操 三國 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