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的常見傳染病防治

壞死杆菌引起的一種鹿慢性傳染病,一般多由皮膚粘膜外傷感染,主要侵害蹄部,其次是口腔粘膜和皮膚,呈壞死性病變。如不治療,多數死亡。常在秋冬季節散發,仔鹿易感性强,公鹿因頂鬥蹄部損傷,哺乳期和分群仔鹿蹄被踏傷也是感染途徑。人鹿共患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以流產、皋丸炎、關節炎為主要症狀。

壞死杆菌病

壞死杆菌引起的一種鹿慢性傳染病,一般多由皮膚粘膜外傷感染,主要侵害蹄部,其次是口腔粘膜和皮膚,呈壞死性病變。有時在肝、肺形成轉移性病灶。如不治療,多數死亡。常在秋冬季節散發,仔鹿易感性强,公鹿因頂鬥蹄部損傷,哺乳期和分群仔鹿蹄被踏傷也是感染途徑。

症狀鹿精神沉鬱、减食、不願活動、消瘦,延誤治療多死亡。

防治用3%雙氧水或1%~3%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傷口撒布碘仿和硼酸等量混合粉末;或四環素粉、高錳酸鉀粉;或灌注龍膽紫液、塗硫黃軟膏等。敷以繃帶,其中以加10%魚石脂酒精(加熱到30℃)繃帶為最好。還可以用0.25%奴夫卡因20毫升、鏈黴素100萬組織,進行蹄部神經封閉,平息炎症,改善營養,促進癒合。

結核病

人畜共患傳染病,本病在鹿群中大批發生,影響鹿的發育和生產能力,損失較大。鹿與患結核病家畜混養,飼養員患結核病,鹿最容易受感染。

症狀初期病狀不明顯,不易被發現。主要表現為逐漸消瘦,弓背、咳嗽、不愛運動、减食、貧血、被毛粗亂、體表淋巴結腫大。在須部、鼠蹊部可見拳頭大腫塊,產茸力和繁殖力明顯低下。

防治本病預防工作十分重要,應加强鹿群飼養與衛生管理,不與家畜接觸,飼養員要進行身體檢查,患結核病者立即調離。對患鹿實行隔離和臨時消毒,防止繼續感染。

布氏桿菌病

人鹿共患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以流產、皋丸炎、關節炎為主要症狀。病鹿和帶菌動物是主要感染源,傳染途徑為消化道,其次是皮膚粘膜。

症狀本病呈慢性經過,初期症狀不明顯,日久可見食欲減退、消瘦、皮下淋巴結腫大,生長發育緩慢。母鹿發生流產,流產胎兒多為死胎,陰道流出物有惡臭。2%的公鹿單側或雙側辜丸腫大,不願運動,喜臥,站立時後肢張開;生長出畸形茸或病態茸。21%的病鹿膝關節腫大,少數關節腫大,有的腫大並破潰。大部分因增生引起關節畸形,畸型茸為發炎關節對應側。仔鹿出現後肢麻痹,行走困難。5%的成年鹿頭部枕後有半球形腫脹,切開後排出多量膿汁。

防治要定期檢疫,陽性鹿要隔離飼養,鹿舍要定期消毒,對產房及母鹿分泌物要注意消毒處理。對鹿群可接種羊布病5號疫苗,對病鹿要用拜有利、金黴素、土黴素、四環素、合黴素等治療,但療效不理想。

鉤端螺旋體病

以前稱血尿病,主要特徵為血尿、黃染、短期發熱,病原為鉤端螺旋體,家畜中羊、牛、猪等隱性帶菌者對鹿場威脅很大。

症狀臨床多見急性經過(1~3天),患鹿垂耳、離群、拒食、無神,可視粘膜和皮膜黃染,血樣尿液,貧血,血液稀薄、色淡。初期體溫高達41℃,不久降至常溫,多數死亡。亞急性型和慢性經過較少,良性經過者貧血狀態逐漸停止,血尿和黃染逐漸消失,恢復食欲而康復。

防治治療應儘早進行,在體溫40℃以上時治療效果較好,一旦體溫降至常溫,則治療效果不佳。首選藥物是拜有利,成鹿5毫升、幼鹿0.5毫升,每天肌肉注射2次,連注3天;青黴素,每次150~250萬組織肌肉注射。必要時可靜脈注射環丙沙星100毫升、青黴素80萬組織10支,同時要强心補液。0.1%稀鹽酸300~500毫升1次靜脈注射,也可收到滿意效果。鏈黴素、金黴素、土黴素每天2~3次,堅持3~5天為一療程。

巴氏杆菌病

本病見於各種畜禽,以出血性炎症和敗血症為主要特徵,鹿巴氏杆菌病呈急性經過,危害很大。

症狀潜伏期1~5天,患鹿多呈急性敗血型和大葉性肺炎型經過。急性敗血型病鹿體溫上升至41℃以上,精神高度沉鬱,呼吸急促,食欲廢絕,有的有血便,病程1~2天,有的來不及發現症狀便已死亡;肺炎型病鹿精神高度沉鬱,呼吸困難、咳嗽、鼻鏡乾燥,有的口吐泡沫或有鼻漏,病程4~5天。

防治加强鹿場的日常衛生管理,提高鹿群抗病能力,注意消毒。病鹿在開始時給予大劑量青黴素,1次160~320萬組織,每天2~3次,5天為一療程;磺胺藥療效較好,母鹿每次8~10克,公鹿10~15克,日服2次,連服3天;抗巴氏杆菌病新藥唆乙醇,每公斤體重1片,日服2次,連服2天;拜有利,成鹿5毫升、幼鹿0.5~1毫升,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注3天。根據病情,要給予强心、補液等對症治療。

鹿狂犬病

症狀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興奮型。突然發病,離群尖叫不安,啃咬自己或其他鹿,頂撞圍牆或其他鹿,嚴重者可將頭部毛撞掉,皮內滲血,對人有攻擊行為。有的鹿鼻鏡乾燥,流涎,結膜潮紅。體溫初期升高1℃~2.5℃,後期下降。偶見前肢刨地、舔肛門及乳房。便秘、下痢交替,裡急後重,走路蹣跚,進而後軀呈不完全麻痹,伫立時四肢叉開,最後倒地,頭頸後背。病程3~5天。二是沉鬱型。患鹿精神不振,呆立,拒食,頭震顫,磨牙空嚼,耳下垂,後軀無力。下痢,回視腹部,行走蹣跚,流涎,臥地不起,5~7天死亡。三是麻痹型。患鹿减食或拒食,後軀無力,走路搖晃,或呈母畜排尿或站立姿勢。强行驅趕時,則見後肢拖地行走,死期較長。

防治治療上尚無有效辦法,預防可肌肉注射狂犬病疫苗,注射後2周產生免疫力,可預防本病。若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2次,間隔1周;梅花鹿成年公鹿用量為25~30毫升,母鹿20~25毫升,育成鹿20毫升;馬鹿成年公鹿40~50毫升,母鹿30~40毫升,育成鹿20~30毫升。也可注射鹿用狂犬病凍幹苗,每只鹿注射5毫升,注射1次即可。

破傷風病

症狀潜伏期1~2周,病初見鹿咀嚼緩慢,運動稍强直,對刺激敏感。隨後出現全身性骨骼肌强直痙攣,患鹿張口困難,采食咀嚼障礙、流涎,耳豎立,瞬膜外突,鼻孔開張,四肢强直,步履困難,反射機能亢進,稍行刺激就驚恐不安,出汗,病程1周左右。

防治首先應防止發生外傷,對鋸茸、刻耳、外科手術等必須嚴格消毒。其次要搞好病鹿護理,可單圈飼養,保持安靜、暗光,圈內鋪以厚墊草。對傷口部位進行常規外科處理,藥物治療時可試注射破傷風類毒素10萬國際組織,然後可對症治療,靜脈注射25%硫酸鎂50~100毫升,5%葡萄糖500毫升,20%烏洛托品50毫升,也可注射5%靜松靈5~10毫昇,或肌肉注射拜有利,成鹿每次5毫升,每天1次,連用3天。早期治療1周後可見好轉。

鹿腸毒血症

由梭狀芽胞杆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胃腸出血為特徵,與快疫有相似的臨床症狀,病程短、死亡快,經濟損失大。本病多散發,一年四季均可發生,飼料酸敗、冰凍、突然變更及陰雨天為本病誘因,營養好的鹿多發。

症狀患鹿食欲減退或拒食,精神沉鬱,離群獨臥。回視腹部,腹痛不安,口鼻流出泡沫樣液體,腹圍增大,腹瀉便血。初期體溫升高到40.5℃~41℃,後期下降。瀕死前呈現角弓反張,最後昏迷死亡,病程1~2天,有的看不出症狀就已死亡。

防治可採用解毒强心法,靜脈注射10%葡萄糖液100毫升,25%尼可刹米10毫升。肌肉注射拜有利,成鹿每次5毫升,每天1次,連注3~5天;或用鏈黴素、慶大黴素150萬組織,氯黴素30萬組織,維他命B、維他命C各10毫升;也可混飼磺胺眯,每只鹿每天10克,連喂7天。預防最好注射羊腸毒血症、快疫、碎疽三聯疫苗,用量6~10毫升。

本文標題: 鹿的常見傳染病防治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5188333357648
相关資料
飼料中添加藥物的注意事項
飼料中添加藥物應根據所飼養畜禽的品種、年齡、生長階段有針對性地投藥。幼齡、老齡和體質較弱的畜禽及母畜應選擇敏感性較小、毒性較低、用量少的藥物。配合飼料中添加的藥物應選擇易被胃腸吸收的抗菌、驅蟲藥,易被消化液破壞的青黴素等藥物不宜加入。如果使
標籤: 藥品
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技巧
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不僅能預防畜禽疾病,而且能改善畜禽的新陳代謝、促進畜禽生長、提高成活率和飼料轉化率。但長期大量持續使用會產生耐藥性,並在畜禽產品中殘留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已遭到無抗品的抵制。囙此,現時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更應講究添加的數量、管
標籤: 抗生素 飼料 畜牧業 農資 土黴素
如何使用中草藥驅畜禽絛蟲
鉤吻具有殺蟲、健胃、殺孳止癢、拔毒生肌和止喘之功用。建議用量為:牛50-100克、猪25-50克,注意猪牛內服量不宜過大。可以驅除家畜腸道中的絛蟲,也能驅除猪體內的蛔蟲。用新鮮南瓜籽,在早上沒有餵食之前先行喂服。雷丸所含的蛋白酶是驅除禽絛蟲
標籤: 絛蟲 中草藥 健康
羊場免疫接種事項的正確管道
免疫前應對羊只進行健康檢查,掌握羊只健康狀況。凡是有病、體質瘦弱、幼小、年老、懷孕後期、接種前七天用過抗生素的羊只都應暫緩接種。但對於疫病威脅區,為確保羊群健康,應緊急接種疫苗。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