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梅》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久久滯留在遠離家鄉的地方,依依不捨地嚮往著春天的景物。寒梅最讓人遺恨的是早占春意卻又早早凋謝,常常被當作去年開的花。李商隱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應柳仲郢之辟,來到梓州的。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只知道是其作幕梓州後期之作,此詩寫在百花爭豔的春天,在作詩之時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憶梅

李商隱〔唐代〕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譯文

久久滯留在遠離家鄉的地方,依依不捨地嚮往著春天的景物。

寒梅最讓人遺恨的是早占春意卻又早早凋謝,常常被當作去年開的花。

鑒賞

這是李商隱作幕梓州後期之作,為咏梅而寓意之詩。寫在百花爭豔的春天,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一開始詩人的思緒並不在梅花上面,則是為留滯異鄉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臺)離長安一千八百餘裏,以唐代疆域之遼闊而竟稱“天涯”,與其說是地理上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李商隱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應柳仲郢之辟,來到梓州的。獨居異鄉,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悶,想不到竟一住數年,意緒之無聊鬱悶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這個痛苦靈魂的心聲。定定,猶“死死地”、“牢牢地”,詩人感到自己竟像是永遠地被釘死在這異鄉的土地上了。這裡,有强烈的苦悶,有難以名狀的厭煩,也有無可奈何的悲哀。屈複說:“‘定定’字俚語入詩卻雅。”這個“雅”,似乎可以理解為富於藝術表現力。

為思鄉之情、留滯之悲所苦的詩人,精神上不能不尋找慰藉,於是轉出第二句:“依依向物華。”物華,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對美好春色時親切留連的意緒。詩人在百花爭豔的春色面前似乎暫時得到了安慰,從內心深處升起一種對美好事物無限依戀的柔情。一、二兩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實際上“依依向物華”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兩種相反的感情卻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三、四兩句,詩境又出現更大的轉折。面對姹紫嫣紅的“物華”,詩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開,到百花盛開時,卻早花凋香盡,詩人遺憾之餘,便不免對它怨恨起來了。由“向物華”而憶梅,這是一層曲折;由憶梅而恨梅,這又是一層曲折。“恨”正是“憶”的發展與深化,正像深切期待的失望會轉化為怨恨一樣。

但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對於李商隱來說,卻有更內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開、望春而凋的特點,使詩人很自然地聯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緊接著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擊,到入川以後,已經是“克意事佛,方願打鐘掃地,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緒頗為頹唐了。這早秀先凋,不能與百花共亯春天溫暖的“寒梅”,正是詩人自己的寫照。詩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風界風梅花》詩中,也曾發出同樣的感歎:“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時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長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詩人不幸身世的象徵。正因為看到或想到它,就會觸動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詩人自然不免要發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詩寫到這裡,黯然而收,透出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調。

五言絕句,貴天然渾成,一意貫串,忌刻意雕鏤,枝蔓曲折。這首《憶梅》,“意極曲折”(紀昀評語),卻並不給人以散漫破碎、雕琢傷真之感,關鍵在於層層轉折都離不開詩人沉淪羈泊的身世。這樣,才能潜氣內轉,在曲折中見渾成,在繁多中見統一,達到有神無跡的境界。

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只知道是其作幕梓州後期之作,此詩寫在百花爭豔的春天,在作詩之時寒梅早已開過,所以題為“憶梅”。

資料標籤: 憶梅 讀書 李商隱 詩歌
本文標題: 《憶梅》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3491644292496
相关資料
《暗香·舊時月色》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鑒賞呢?
辛亥之冬,餘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之,音節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他在石湖住了一個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使人神觀飛越耳目一新,又深
標籤: 暗香 暗香·舊時月色 疏影 梅花 薑夔
《感遇十二首·其七》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江南有丹橘,經冬猶綠林。可以薦嘉客,奈何阻重深。運命惟所遇,迴圈不可尋。江南丹桔葉茂枝繁,經冬不凋四季常青。這兩句是對朝廷聽信讒言、邪正不辨、嚴厲斥責,也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就是指這類《感遇詩》。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張九齡由尚書丞相貶為荊州長
標籤: 感遇十二首 讀書 詩歌 張九齡
《詩經·,小雅·,鶴鳴》想要表達的深層次的意義是什麼?
《詩經·小雅·鶴鳴》想要表達的深層次的意義是什麼?此詩從表面看是讚頌園林池沼的美麗,而深層次的意義則是勸告統治者任用在野的賢人,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賞析。鶴鳴於九皋①,聲聞於野。而另一種解讀則認為這首詩有著明顯的諷喻義。
標籤: 文化
《詩經·,魏風·,碩鼠》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
表達了怎麼樣的思想感情?此詩以老鼠比喻貪得無厭的奴隸主,表達對奴隸主剝削和壓迫的强烈憤恨和反抗,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賞析。碩鼠碩鼠①,無食我黍②!三歲貫女,莫我肯德⑥。這首詩純用比體,特點是以物擬人。
標籤: 詩經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