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30塊的衣服讓空氣變髒了”,“富癖”閨蜜眼中的我是垃圾?

我和她的相處日常,能拍成一部現實主義版“小時代”。因為閨蜜每天都在角色扮演“女王”顧裏。她這種不知所謂的優越感,其實是一種“精神富癖”。一半是潔淨的、散發高貴氣息的世界,另一半是“發爛發臭”的廉價世界。在這種兩歧思維中,閨蜜認為富貴和乾淨是完全的好,那是被她徹底認可的世界;

作者:馬莉蘇

來源:老資料網心理

ID:yidianling0

“你猜我這件衣服多少錢?”

——“500?”

“30。”

——“離我遠一點!你的衣服讓空氣變髒了!”

這段讓人血壓飆升的對話,發生在我和閨蜜之間。

我和她的相處日常,能拍成一部現實主義版“小時代”。

因為閨蜜每天都在角色扮演“女王”顧裏。

我毫不懷疑,她隨時會“顧裏附體”般掏出高腳杯,下巴微抬,睥睨一切,血紅雙唇微啟,用氣若遊絲的聲音,語氣輕蔑地說道:

“我一出內環就過敏,浦東永遠就是一股水泥味兒。”

每次遇見快遞員或外賣員,這類靠出賣體力為生的勞動者,閨蜜都會一臉嫌弃地避之不及,仿佛周圍的空氣被他們身上的汗水和塵土污染了。

因為她從來不會覺得她的富人朋友很髒,只會覺得窮人髒。

她這種不知所謂的優越感,其實是一種“精神富癖”。

01

離不開

錢的存在管道

1、躲藏在“分裂”的世界裏

閨蜜的內心其實很純粹,複雜的世界被她簡單地劈成兩個對立世界。

一半是潔淨的、散發高貴氣息的世界,另一半是“發爛發臭”的廉價世界。

這背後其實和分裂(splitting)的心理防禦機制有關,個體會選擇性關注消極内容或積極内容。

簡單地把某一對象分類為好或壞,而無法將正負面内容綜合在同一個對象上。

簡言之,就是非好即壞。

在這種兩歧思維中,閨蜜認為富貴和乾淨是完全的好,那是被她徹底認可的世界;

貧窮和骯髒則是完全的壞,那是被她徹底否定的世界。

她必須完好地躲藏在那個被她認可的世界,不能觸碰被她否定的世界。

雖然這種程度的分裂不算病態,但這種思維扭曲了對於事實的認知與判斷,限制個體情感和思想的邊界,影響個體維繫人際關係的能力。

正如閨蜜所選擇性忽視一些事實:

只能靠出賣體力為生、外表邋遢的窮人,也有著善良和誠實的美好品質;

而享受乾淨權力的富人,可能正幹著無法見光的勾當。

世界上純粹好或純粹壞的事物並不多,充斥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帶,也充滿無法定義為完全好或完全壞的中間地帶,各種反轉快得令人措手不及。

2、將“優越感”視為氧氣的自戀者

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生活,閨蜜處處散發著優越感。

在朋友聚會上,她必須是萬眾矚目的焦點,必須是全場的掌控者,她與女王只差一頂王冠。

一旦存在感被削弱,輕則當場冷臉,重則事後暴怒,簡單的“對不起”起不到作用。

這種看似無堅不摧的强大,其實是虛張聲勢的自大,看似合群的女王,實則內心傲慢且缺乏共情能力。

雖然閨蜜各方面優秀得無可挑剔,但她會有意或無意誇大自己的成就。

我和閨蜜曾一起旅遊,與同行者閒聊時,被詢問工作情况。閨蜜沒多做猶豫便稱,自己在一家世界500强企業工作。

我對此深感震驚,因為我和她都心知肚明,她不過是和該企業有過合作項目,儘管她的確把項目做得非常成功。

另外,她購買各種奢侈品傍身,就算超出購買能力,就算毫無實用價值,就算自己並不喜歡,只因為它們是“牌子貨”。

這其實和自戀狂人格特質有關。

她認為自己和自己的世界毫無瑕疵,並極度需要維護“自我”,通過自利性認知偏差的防禦機制,誇大吹噓自己的成就,貶低他人,維持自己的優越感

與此同時,她通過貶低他人的管道,來體現自己的優越性。

使用價格低廉或低端產品的人,比如我。

她也貶低自己所不認同的產品。她曾向我吐露:

不會和用安卓手機的人成為朋友。

似乎她是在和不同的手機打交道,而非與不同的個體。

這種“優越感”仿佛氧氣,佔據她的生活,成為她無法割捨的部分,也讓很多人在無形中,被排擠出她容不下一絲瑕疵的世界。

3、用個人價值觀綁架他人

在閨蜜的個人價值觀裏,絕對無法接受貧窮。

那些被她認定為骯髒或貧窮的人,她幾乎不會給什麼好臉色,直接被排斥出她的世界。

遮罩骯髒和廉價的她,始終龜縮在自己安全的小世界。她就像一隻獨自織網的蜘蛛,一絲不苟地構建這個看似“完美無瑕”的世界。

這種在精神層面上所帶有的強制性排斥,其實是一種精神潔癖。

不僅如此,她還會用個人價值觀綁架他人。

她對自己的生活需要有百分百精准的控制力,所以這張網只容得下她認為配得上自己地位的人。

閨蜜交往過一任男友。

在交往初期,閨蜜瘋狂給對方買奢侈品,很多東西甚至是强塞給對方的,因為她認為只有對方擁有了這些東西,才配得上她的世界。

不過當這種精神潔癖與貧富掛鉤,算是“精神富癖”吧。

很多時候並未將他人當成獨立的個體,因為她下意識地認為這些能够存在於自己世界的人,是她的“延伸體”。

02

一隻

渴望被擁抱的刺猬

我始終信奉“存在即合理”。

即便理性刻薄如顧裏、自大虛榮如閨蜜。

在這些用金錢和理性打造的層層堅硬外殼下,也一定藏匿著無人知曉的痛苦、脆弱和崩潰。

就算他們渾身帶刺,他們也渴望被擁抱。

1、不堪一擊的內在世界

閨蜜的“精神富癖”其實源於內心安全感的缺乏。

雖然從小家境優渥,但閨蜜的童年並不幸福。由於父親早逝,一部分本屬於她的父母之愛,過早地從她生命中剝奪了。

閨蜜的母親為了賺錢,每天非常忙碌,和她很少有情感上的交流。

她的成長環境並沒有提供充分的安全感,也缺乏足够的自我表達空間,囙此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保護意識。

通過把世界簡單地一分為二,把自己“束縛”在那個她認定是完全的好的世界貶低自己不認同的人,理想化自己的價值觀。

這一系列心理防禦機制,看似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這不過是她為了獲取難得的安全感罷了。

自戀的人格面具之下,或許是一個躲起來的傷痕累累的小孩

2、維持內心的秩序感

當閨蜜心情非常糟糕,比如和我激烈爭吵後,會瘋狂洗澡或洗手。

看似是在嫌弃我,其實是因為她內心失去了秩序感,在內心可能對自己形成負面評估,但她必須保證自己無懈可擊。

她在通過這種管道,把我暫時“分裂”出她的世界

這種簡單粗暴的防禦心理機制,其實是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

“分裂”使得認知世界的管道被簡化、被模式化。

由此可以淡化由於失去掌控感,或由於無法辨析事態的細微差异和複雜性而產生的焦慮,從而讓我們能够更加容易思考。

這背後和自卑情結不無關係。自卑感常常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壓力,囙此人們總是產生一種優越感來彌補心理上的落差。

心理學家阿德勒稱,自卑感來源於童年時期的匱乏感,即使家境富裕的孩子也會出現匱乏感。

其中有一種管道是“自我包裝”,指個體通過華麗的外表來掩飾內心自卑的管道。一旦個體選擇通過這種管道來獲得補償,往往容易變得愛慕虛榮。

華麗的外殼之下,或許是一個需要被小心翼翼保護的小孩。

3、尋找與世界的連接感

閨蜜買名牌買各種奢侈品,通過各種價值符號彰顯自己的社會地位,本質上是為了獲取集體歸屬感和認同感。

這其實被是社會文化塑造的結果。

社會學家鮑德里亞曾指出:

“有意義的消費是一種系統化的符號操縱行為。”

不同的符號表現出不同的含義,影響並規定著人們的行為和群體認同。

我們通過消費,用不同的價值符號定義自己,試圖通過這種管道建構自我,實現自我的自主性;

試圖在消費商品中尋求差异,想要以此來界定自我、獲得身份認同,獲得一種安全感。

然而,我們並沒有注意到,其實我們正在背道而馳。我們往往迷失在物質主義叢林中,遺失最本真的自我。

寫在最後:

一隻站在樹上的鳥,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窮≠惡,富≠善。

安全≠安全感,錢包的厚度≠安全感。

真正的安全感來自於相信最真實的自我。

參考資料:

[1] Goodies and Baddies: Why We See the World in Black and White

[2]陳海燕,馬波濤.LOGO攻陷的“小時代”——論《小時代》對奢侈品的利用、隱喻及指向[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6(05):50-58.

[3]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剛,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72.

老資料網心理(yidianling0),專注心理成長,溫暖而有力地愛著你

資料標籤: 優越感
本文標題: “你穿30塊的衣服讓空氣變髒了”,“富癖”閨蜜眼中的我是垃圾?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3412565154471
相关資料
中高考前需要複習的幾個知識點
重要考試前,總是有更多的來訪者,情緒普遍比較緊張,討論的問題也有一定共性,而且年年都很相似。總結一下分享出來,願廣大考生及其家庭能有所啟發。考試看的是總體水准,不是一時一題。
標籤: 高考 升學考試
一本小書,解釋現代人不能愛的三個原因
最近一直在做婚戀方面的諮詢和分享,聽到很普遍的歎息“不敢愛不能愛”。意外讀到一本韓國哲學家寫的小書《愛欲之死》,豁然開朗。不外乎以下三點:。困惑一,沒有TA,我一個人生活很好啊!商業社會講究貨比三家,一切可以量化。象在大商場裏,又是款式,又
標籤:
“對伴侶百依百順,還是被分手”:過度付出換不來親密關係?
過度付出者的付出,並不來自於“慷慨”,而是來自隱藏的需求。“過度付出者”本質上是在違背自己、踐踏自己的尊嚴。一旦對方沒有達到自己的需求,就會引發過度付出者劇烈且持久的失望,甚至是恨意,將身邊的人都推開,破壞人際關係。在一段親密關係中,過度付
標籤: 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