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恨爸爸脾氣暴躁,但我也動不動發怒”:變成父母是一種宿命嗎?

在我讀書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的同學H。甚至可以說是極其不幸。他拿著酒杯對我們發誓,他此生也不要像他母親那樣。不得不承認,我們出生後,最早接觸到的就是父母。模仿父母,是一種生存本能。本質上,她不是變成了自己痛恨的父母,而是她身上本來就有這樣的特質。

作者:扶荑

來源:老資料網心理

ID:yidianling0

在我讀書期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我的同學H。

同學H是個溫良恭謙的公子哥,但我們都知道,他的家庭並不像本人那樣一團和氣。

甚至可以說是極其不幸。

一次聚會中,他借著酒意和我們說,就在他出國期間,他爸爸因為一些事情不得不拋下家庭。

一下子,整個家就散了,只剩下海外的他和國內的母親。

但這還不是最致命的,他還得知他的母親,在父親出事以前,早已有如交際花般遊走於名利場,或是另尋出路,或是寂寞使然。

這讓他有如當頭一棒。

他拿著酒杯對我們發誓,他此生也不要像他母親那樣。

他决不要做一個始亂終棄,遊走花叢中的人,他要做一個一心一意,真心到底的人。

他說著,朝他的女朋友K笑了笑,K也回了他一個又驚又喜的笑容。

然而一年以後,我們從K那裡得知,H回國的時候出軌了,甚至不光如此,他和K交往的時候就早已劈腿。

在和K在一起的時候,他甚至和女生在Instagram上你儂我儂。

H最終變成變成了他最痛恨的母親的樣子——一個遊走於花叢中的浪蕩公子。

01

父母,

是我們唯一的參攷對象

不得不承認,我們出生後,最早接觸到的就是父母。父母可以說是我們最原始的參攷坐標系。

吃,喝,說話,玩耍。

這種種,我們都是從父母身上通過模仿習得的。

有時候,甚至在我們意識到之前,就已經從父母身上學會了他們的為人處事之道。

就比如,父母如果是斤斤計較的人,在我們變得討厭他們的小家子氣之前,他們的行為模式就已根植於我們心中。

在這樣的家庭中很難成長為一個無私奉獻的人。

模仿父母,是一種生存本能。

它能幫助我們快速適應環境,克服重重阻礙。它無關是非,不分好壞,而僅僅作為一種動物天性存在著。

早在1960年代,心理學家班杜拉就發現,孩子會模仿成人的行為和態度。

在他著名的波波玩偶實驗中,他把一群四歲左右的男孩女孩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

其中,實驗組的孩子觀察了成人對波波玩偶做出了一系列攻擊舉動,包括推,拉,摔等等。而對照組的孩子並沒有觀察到這些攻擊舉動。

隨後,孩子們被帶入房間,驚人的是,實驗組的孩子也同樣對波波玩偶做出了攻擊舉動,而對照組的孩子則沒有。

這說明了,孩子早已在潜移默化中,以模仿的管道習得了父母身上的行為和態度。

同樣,另一項於2015年發表的的研究發現,四歲孩子就會模仿成人的行動準則。

孩子如果觀察到成人以重量管道歸類一堆物品,輪到他們自己時,他們也傾向於以同樣的管道去歸類(即按重量)。

更驚人的是,這些孩子甚至在不需要演示的情况下,以同樣管道去分類一組全新的事物。

這表明他們已經完全習得了規則,並且能把它泛化運用在別的場景裏。

這些心理學實驗都表明,即便我們對父母有憤懣不滿,但他們的影子不知不覺,早已深入我們的骨髓。

因為,我們是在他們搭建的脚手架下長大的,如果不是從他們身上學習,我們甚至無法成長。

况且,很多生課題,我們沒有太多別的參攷對象,只有父母。

02

即便抵制,

也終究趨同

初讀杜斯托也夫斯基的《卡拉馬佐夫兄弟》,絕大多數人都會被書中激烈的父子衝突所吸引。

老卡拉馬佐夫是個惡貫滿盈的人——勾引良家婦女,婚後又弃之不顧。

靠著卑鄙下流的手段積累了不少財富,卻統統揮霍在和不三不四的女子尋歡作樂上。

他的四個兒子中,德米特裡和老卡拉馬佐夫的衝突最為激烈,因為德米特裡骨子裡就有嫉惡如仇,正直不阿的一面,他不能忍受父親的做派。

然而,德米特裡卻又是最像老卡拉馬佐夫的人,父子兩人同樣地自我放縱,為了愛與欲望,世間萬物皆可拋。

他倆瘋得如出一撤——都是感性徹頭徹尾的奴隸。

這究竟是為何呢?心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叫“代際傳承”(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代際傳承的意思是說,一代的特點和行為,會通過家庭動力機制,傳承下一代。

德國2011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認知和非認知的特點都會從一代傳承至下一代。

倘若我們有一個出軌的母親,即便她讓我們的家庭支離破碎,即便我們對她早已深惡痛絕,我們也有可能出於對愛情婚姻的不信任,做出類似的背叛的選擇。

再比如,在父親一手遮天的家庭中,我們看到母親卑微討好,或許心中憤懣。

但當我們自己選擇伴侶時,卻可能同樣變得像母親那樣卑微,因為我們並不瞭解正確的相處管道。

這聽起來很可悲,但最終,我們在家庭氛圍的影響之下,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埃萊娜·費蘭特筆下的尼諾同樣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第一部中,尼諾近乎是以男神形象出現的。

他清高脫俗,有想法,煢煢獨立於這個落後,世俗以及封建的義大利小城。

而尼諾的父親,老薩拉托雷,是個四處留情的混帳父親。

他已有婚姻在身,還有一雙子女,看到隔壁家寡婦梅莉娜還有幾分姿色,便自告奮勇去照顧。

最後,兩個女人為他鬧得不可開交,他拍拍屁股,瀟灑走人。走後還不忘給寡婦寄自己的詩,非要把人家逼出相思瘋不可。

尼諾和父親斷絕了關係,很少回家中住。

家人團聚場合,他也鮮少參與。他看不慣父親,總是三言兩語就摔門而去。

然而,他自己卻勾搭上了老師家的女兒雅迪娜,讓她在老師面前為他美言幾句,幫自己進入上流社會。

看到莉拉才華橫溢,他又忍不住前去示好;看到萊農寫書飛黃騰達,他又開始和她直抒愛意。

當萊農拋家弃子和他在一起,卻發現他在廁所裏和家裡年過半百的女傭趁機偷情。

他最終變成和父親一樣的人,甚至有過之而不及——輕浮隨意,貪慕虛榮,附庸風雅,逃避責任。

他痛恨父親拈花惹草,卻也變成玩弄女性靠女性上位渣男。

03

還有可能,

你痛恨的其實是你自己

我永遠記得友人A和我說,她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他父母對老師點頭哈腰的樣子。

她每提及,先是憤怒,漸漸變得委屈,隨後變成無止境的沉默。

她說,那個老師對她不好,甚至當眾羞辱她。

她真的好恨他。

但她頓了頓又說,自己更恨自己的父母,恨他們的軟弱無能,恨他們的刻意討好。

為什麼當初不為自己出一口惡氣呢?

她歎氣,又輕輕說道——“但我感覺自己越來越像父母了。我討厭現在的自己。”

友人A向來都是一個委屈求全的人,她是最好的朋友,屢屢讓渡自己的利益,甚至帶些討好的意味。

但她對自己太不好了。

我們多少是憐惜她的,但又恨她的軟弱。

這在心理學上,是”投射“在起作用。

投射是說,當自己的行為特質無法接受,我們便把它歸結於別人,比如說父母。

像友人A就一直不能接受自己的討好和軟弱,她痛恨自己無法成為獨立女性,屢屢成為退堂鼓藝術家的表率。

她將這種自我厭惡投射到了父母身上,說自己討厭他們的懦弱。

說到底,友人A未必是真的在恨父母,她反而是在恨自己——她想扼殺那個在世事波折中手足無措的弱小的自己。

本質上,她不是變成了自己痛恨的父母,而是她身上本來就有這樣的特質。

同樣地,嚴歌苓的作品《陸犯焉識》中就描述了這樣一個情節。

陸焉識作為海歸知識份子,被打成“反革命”在西部大荒上接受改造。

但當他好不容易改造回到上海,卻被兒子馮子燁趕出家門。

馮子燁對焉識出言不遜,謾駡無邊,甚至不讓老兩口團圓。

他恨焉識入骨,恨他懦弱無能,作為一個老右派不去抗爭,還連累自己的家人。

但本質上馮子燁是在恨自己無法挽留摯愛時的軟弱無能。

馮子燁曾和幹部子女蘇咪咪兩情相悅,然而,蘇家因為他是政治犯子女拒絕了他。

他只好答應和蘇咪咪分手,悻悻離去,無所作為,最終選擇了做懦夫。

但這無處宣發的恨意,一股腦兒都砸給了陸焉識。

通過投射,他把對自己的恨意,通通轉變為了對父母的恨意。

04

如何擺脫,

宿命論式的結局

你可能會想,那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擺脫這一種宿命呢?

1、和解而不是對抗

面對父母那些我們厭惡的舉動,我們第一反應往往是對抗。

但其實和父母和解,反而是更優的選擇。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父母是人,人性的善惡,他們也都有。

如果我們一直痛恨父母,將他們的缺點,行為視為我們的敵人,那我們終生都會在惶惶不可終日和無法自洽的恨意中跌打滾爬。

但如果我們僅僅把父母的行為當成一種客觀事實,而不是帶有情緒化的判斷。

我們也能從這種迴圈中得到解脫。

我們可以通過做一些正念練習,認識到自己和父母之間不可協調的部分,試著不帶批判地去接受它們。

比如說,想到自己厭惡的父母討好的樣子時,去試著接受他們當時的做法,理解他們的行為。

你可以每天在正念練習中回顧這樣的一個瞬間,他們的一個舉止,試試與之和解。

要知道,接納是改變的第一步,恰如人本主義流派所說,當我們接納了以前那些不能忍受的,改變的契機也隨之而來。

2、意識到自己隨時有選擇的自由,而不是命運的傀儡

看到這裡,自然而然,你或許會有一種消極的想法——我們終將變成自己最討厭的。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我們隨時有選擇的自由。

心理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和理查德·韋斯特劃分了人類認知的兩個系統——1號系統和2號系統

1號系統是快速的,原始的,自動化的。而2號系統卻是刻意的,分析的,和有覺知的。

思考過程中,我們是可以切換認知系統的——只需要一些有意識的覺察,我們就可以從1號系統切至2號系統,從而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

下次碰到類似的情况,你可以有意識地讓思緒停留一下。

你可以停下來,把自己的衝動和想法通通記錄下來。

或者倒數十個數位,讓自己的思緒平復一下。

這可以讓你的2號系統發揮作用,而不是讓1號系統支配你的行為。

當你停頓下來思考的時候,或許改變在那一刻就發生了。

3.嘗試自我探索,挖掘深層次理由

如果你是因為痛恨自己的某些特質而痛恨父母的行為的話。

你可以嘗試一定程度的自我探索。

比如,當你想要做一些討好行為的時候,你不妨思考一下自己為什麼想要討好,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以及,是否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在支持著你這麼做。

你可以試著把她們記錄下來。試試看是否能對這些理念進行一定程度的反駁。

譬如,或許你討好是因為有一個嚴苛的母親,她對你事事挑剔,而你不得不以討好的管道與之相處。

然而,你可以試試這樣想,現時你相處的對象,真的需要你以討好的管道相處嗎?或許,他只是想平等的和你溝通呢?

同時你也可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嘗試不一樣的做法。像是不再順從別人的意思,而是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信通過這樣的練習,最終,你一定可以收穫一個全新的自己。

參攷摘要: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5.00562/full

https://books.google.com.hk/books?hl=zh-CN&lr=&id=es8cTc2AUEkC&oi=fnd&pg=PA16&dq=child+imitation+psychology&ots=fWI7dqtAaj&sig=ALs4Me3SXJumoEXLYW7h-oexgpc&redir_esc=y&hl=zh-CN&sourceid=cndr#v=onepage&q=child%20imitation%20psychology&f=false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syg.2017.01454/full

https://psychcentral.com/blog/imperfect/2018/07/why-do-we-repeat-the-same-dysfunctional-relationship-patterns

https://www.goodtherapy.org/blog/why-do-i-repeat-my-parents-hurtful-behavior-with-others-1017164

https://psychcentral.com/blog/imperfect/2018/07/why-do-we-repeat-the-same-dysfunctional-relationship-patterns#Why-do-we-repeat-destructive-patterns?

https://conference.iza.org/conference_files/TAM2012/anger_s975.pdf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最恨爸爸脾氣暴躁,但我也動不動發怒”:變成父母是一種宿命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3412548666138
相关資料
“多毛怪,大猩猩,野蠻人”,女孩們的“腋毛羞耻”時刻……
時間仿佛在衛生間停止流動,逼仄的空間靜得出奇,只聽見緩緩的水流聲。對於多數女性而言,打開夏天的管道,第一步就是脫毛。不少女性朋友分享了自己的「體毛羞耻」時刻。體毛稍微旺盛的女生就被起「多毛怪」「大猩猩」等帶侮辱性的外號,女性的體毛象徵著不潔
標籤: 腋毛 體毛 女性體毛多
什麼時候,可以結束一段親密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坎貝爾認為戀愛關係發展有5個階段:熱戀期、磨合期、穩定期、承諾期,以及共同創造期。於是雙方很容易產生爭吵。在這個時期經常出現控制和被控制的主題,所以也被稱為權力爭奪期。很多人都卡在了這個階段,反復因為類似的原因吵架,就像一
標籤: 親密關係 依戀模式 兩性 心理學
職業規劃師的十年|拿著offer邁著人生的舞步,做自己的主人
2011年廣東深圳舉辦的夏季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讓一名資深電腦網路技術和人力資源管理雙專業畢業的劉翠媚在自己的人生舞臺“火”了,作為做過教務管理和人事招聘培訓到至今8年工作經驗的她,在十年前的那一天榮獲了深圳大運會賽會傑出志願者,跟各國大學生
標籤: 職業規劃 人生規劃 職業發展
“過年寧願獨自冷清,也不想回家熱鬧”:切割情緒的人是什麼樣?
奉勸各位下飯劇不要選的太嚴肅。傑克和他媽也是,他多年來鮮少和媽媽見面,只有例行公事的電話。心理學上稱這種關係模式為“情緒切割”。情緒切割是一個分離、孤立、撤退、逃離的過程。傑克和母親分隔兩地,他突然收到了她的死訊。鮑溫提出,家庭是一個情緒組
標籤: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