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糖尿病患者擔憂的是糖尿病併發症,持續性高血糖毒性作用,可損害全身各個組織器官、骨骼和神經等。尤其是骨骼,無論是糖尿病本身,還是所服用的藥物以及治療手段等都會新增患骨折風險。
為什麼糖尿病患者易骨折?
1、本身因素
跟健康人群相比,一型糖尿病者骨密度比較低,骨折風險也隨之升高。其原因分為2種,第一,高血糖毒性作用,再加上滲透性利尿,可加快骨骼中鈣質流失,炎症反應以及自身免疫性因素等都會降低骨骼强度。不少糖尿病患者皮質骨微結構已受到嚴重損害,囙此易出現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第二,直立性低血壓或低血糖,視力减弱,頻繁起夜,反應遲鈍,平衡能力减退等都會造成跌倒,從而導致骨折。
2、降糖藥物因素
服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後可新增骨折風險;服用磺脲類藥物易導致低血糖,從而造成跌倒,特別是跟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合用時,骨折風險大幅度提高;注射胰島素同樣也是骨折的高風險因素,由於糖尿病病程長,再加上合併多種併發症,注射胰島素後易發生低血糖,從而造成跌倒和骨折。
3、代謝手術
代謝手術後會使得體重急劇下降,再加上攝入的食物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差,從而影響骨骼健康。研究表明,代謝手術後患骨折的風險高達好幾倍,所以手術前應做好評估,手術後積極干預。
糖尿病患者如何降低骨折風險?
1、控制或穩定血糖
不管是一型糖尿病,還是二型糖尿病,血糖波動幅度太大可新增骨折幾率,所以糖尿病患者需平穩降血糖,防止出現低血糖,積極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2、規範服用降糖藥
若糖尿病患者發生骨折的風險高,那麼應選擇不會影響骨代謝或保護骨骼的降糖藥,二甲雙胍是不錯的選擇。骨折風險較高者不能服用噻唑烷二酮類藥,特別是不能跟磺脲類聯合用。患有腎臟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者,服用SGLT2抑制劑,應評估骨折風險。
溫馨提示
總的來說,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嚴格按照醫囑用藥。採取低鹽、低油和低糖飲食,少喝濃咖啡以及濃茶,拒絕吸烟喝酒,適當的補充維生素D和鈣。選擇緩和的運動,如游泳、散步或騎自行車等能改善骨强度。值得提醒的是,新增活動量時應調整飲食和胰島素用量,防止出現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