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極限登山的路線選擇很重要

有關登山路線選擇問題的文章不多,登山者大多是依靠一些經驗,曾任西藏登山隊隊長、高級教練成天亮從事登山運動多年,他在多年的登山活動中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系統的分析了各種登山路線,希望]這些經驗有助於登山者能够選擇安全的登山路線。回顧登山運動史,由於登山路線選擇不當而導致登項失敗的先例很多。

回顧登山運動史,由於登山路線選擇不當而導致登項失敗的先例很多。在我國登山運動中,由於路線不選擇不當,以致錯過登項機會的例子,莫過於1975年第四次行軍時,突擊組從8600米最後一個營地出發後,由於路線偏離了原計畫的東北山脊的山脊路線,而採用了一條過低的路線,以致喪失了應有的高度,不能按計畫到達“第二臺階”,錯過了難得的一等天氣週期,丟掉了登項的時機,使整個登山活動延后了週期。


有關登山路線選擇問題的文章不多,登山者大多是依靠一些經驗,曾任西藏登山隊隊長、高級教練成天亮從事登山運動多年,他在多年的登山活動中積累了一些寶貴經驗,系統的分析了各種登山路線,希望]這些經驗有助於登山者能够選擇安全的登山路線。

如何選擇登山路線及應注意的問題

經常碰到年輕的登山愛好者們詢問登山的路線怎麼選擇,過河要解决工具問題,登山則必須解决路線問題。他們對登山路線的瞭解也僅僅限於“低緯度,走小路;陡冰川,走側磧;緩冰川,上冰面;躲冰塔,上山脊”等順口溜,在保證登山成功的因素中,登山路線選擇正確與否有著重要意義,而且對安全來說也很重要。

回顧登山運動史,由於登山路線選擇不當而導致登項失敗的先例很多。在我國登山運動中,由於路線不選擇不當,以致錯過登項機會的例子,莫過於1975年第四次行軍時,突擊組從8600米最後一個營地出發後,由於路線偏離了原計畫的東北山脊的山脊路線,而採用了一條過低的路線,以致喪失了應有的高度,不能按計畫到達“第二臺階”,錯過了難得的一等天氣週期,丟掉了登項的時機,使整個登山活動延后了週期。

選擇登山路線的原則第一條是安全原則。何謂安全的路線?在由大本營到項峰的整個路線上,雖然佈滿了困難的地形和存在各種山間危險,在採取各種科技措施和隊員發揮應有的科技水准後,能够保證人身安全的,稱為安全路線或成功路線。例如珠穆朗瑪峰東北山脊路線,雖然有“北坳”、“第二臺階”等極困難的地形,有極度缺氧、冰雪崩、明暗裂縫、滑墜、暴風雪等山間危險,但採用得當的戰術、相應的措施通過困難和危險的地形也可稱為安全路線。

至於在這些路線上犧牲的幾個衕誌,如鄔宗嶽(失去聯繫)、汪磯(生理原因)、邵子慶(生理原因)、馬高樹(違犯紀律)、石明紀(生理原因),基本原因並非路線選擇的本身,而王洪寶、尼瑪紮西和羅朗三人的死亡則完全是路線選擇不當造成的。

避難求易,舍遠求近同是選擇登山路線的第二條原則。攀登一座8000米以上高峰,一般登山路線都在20公里以上,珠峰東北山脊路線更長達35公里。路線長,必須在物資上運輸、體力保存、營地設定、好天氣的運用、搶救傷病人員、組織指揮、通訊聯絡等方面新增一系列的工作量。這就應該力求在安全的前提下選擇較短的路線,以減輕不必要的工作量,節省隊員體力。

根據山峰地形選擇路線是第三條原則。登山運動是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中人的體驗活動,要克服自然界帶來的各種困難,必須要瞭解活動的環境特點。

高山地區的地形,從垂直方面來講,具有明顯的分帶特點,3500米以下為森林帶,3500米-5000米為草原草甸帶,5000-5500米為冰川冰磧帶,5500米-8000米以上為高原冰川寒漠帶,並常以冰雪岩混合地形為其特徵。冰川主要表現為冰雪補給區,即粒雪盆圍壁和山脊山坡上的零星冰雪,這個地帶的岩石以冰凍風化的破碎岩石為主。

在選擇登山路線時,必須要考慮如何通過以上各種地形。森林裏行軍時,應儘量利用當地牧民、獵人走過的大道小路,並注意在新選路線上以明顯路標訓示方向,而高山草原草甸帶,視野開闊,路線較易選擇,但要注意避開泥濘的沼澤地區。

在冰川冰磧地帶選擇路線時,要注意兩個方面:冰川區的路線選擇如果沿冰川方向行軍,山谷冰川上路線應在冰川側磧和冰川之間的排水溝中選擇,進入冰川表面平緩的高度時,應由排水溝轉到冰川表面;要儘量避免在冰川消融區,如冰塔林區裡行動。

橫穿冰川時,對於低緯度地區的山谷冰川,路線應選擇在粒雪盆與冰舌交界處的上方,即冰塔上限,也就是雪線,這裡冰川較窄,冰面坡度較為平緩,是萬年積雪與消融區的分界線和粒雪盆的出口,冰雪在這裡受到地形的限制,大量冰裂縫在這以下開始產生,比較安全。例如珠峰東絨布冰川的6300米處,中絨布冰川的5800米處。對於高緯度地區的短小冰川,例如柏格達峰北坡的冰川,橫穿冰川時,則應選在光滑平坦的冰舌部分,而不宜在陡峭多裂縫的粒雪盆地區通過。高緯度地區的山谷冰川,冰舌部分仍然消融强烈,冰崖陡坎佈滿冰面,冰舌部分不容易橫穿,適用低緯度地區在粒雪盆出口處橫穿的原則,例如天山托木爾的冰川,就是這種類型。

冰磧地形中的路線選擇,要注意到冰磧的分佈規律。冰川錶磧,冰磧石一般為20-40公分厚,其下為冰體,起伏較大,不易行走。終磧是冰川退縮時留下的錶磧、中磧形成的,為古老冰磧物,其中已無冰體,上面甚至覆蓋了少量植被,發育了土壤,比較堅實安全,冰川中磧呈弧形條帶分佈在冰川的舌部下方,較易選擇路線。

對於冰川的側磧,如果不選擇冰川的排水溝,則應在側磧臺階上選擇路線,一般的講,比較新的側磧,即靠近冰川最低的一級臺階,保存了比較好,而古老的側磧,則由於風化、滾石、泥石流的作用,切割的比較嚴重,破壞較大,不便行走。

中磧堤是兩條冰川側磧在冰川運動中組合形成的,是沿冰川選取路線較為理想的地形,中磧堤一般可由冰舌末端伸展到冰川的粒雪盆附近,由於它在兩條冰川之間,在上面選擇路線不容易,也容易受到山坡上冰雪崩和滾石的襲擊。例如珠峰東絨布冰川5700米-6300米路線就是在東絨布冰川與北峰冰川的中磧堤上選取的。

對於冰川粒雪盆地區,主要防止冰裂縫,由於低緯度冰川粒雪盆較為寬廣,視線開闊,路線選擇不是太困難,而對於粒雪盆的圍壁,或高緯度冰川的粒雪盆本身,路線選擇則是困難地區。一般來說,登山路線到這裡後,即由山谷地形進入山脊地帶,往往在這一交接地區,出現極為複雜的冰雪地形,珠峰的北坳和北壁,康雄冰川源頭至南坳、希峰6300米-6500米、6900米-7100米處都屬於這一交接地帶。這一地區的特點是坡度大、冰雪崩發生頻繁、明暗裂縫縱橫交錯、冰雪陡坡發育,成為典型的冰瀑區,路線選擇極為複雜,往往出現視線被阻的情况。在此類地區選擇路線,應該在能觀全貌的適當地點全面觀察、分析後,取1-2條路線進行實地偵察,然後確立一條較為安全又較短的路線。在實地偵察時,採取設立瞭望哨通過報話機與隊伍隨時聯系進行偵察的辦法是可行的,例如1977年偵察托木爾峰5600米至6300米地形時的辦法。個別地段進行修路、安裝固定安全保護措施也是必要的。

山脊上的路線,避開了冰雪崩的威脅(只能發生在山脊下),冰裂縫的可能也很小,但隨之而來的高空風、暴風雪、滑墜等又成為主要危險,例如珠峰北坳至7500米的地形。

對於極高的寒漠帶,地形的主要特徵是冰岩混合地形。在這個地帶中,宏觀地形已比較清楚,按理說比較容易選擇路線,但由於局部地形的阻擋,有時也阻礙登山者的視線,這就要求必須善於統觀整個地形,掌握路線的大方向,不可被局部地形所迷惑。遠看一個石頭,近看一個小山包的錯覺在登山中經常出現,在這裡登山者必須力求全域和局部的統一,不要喪失已取得的高度,維持路線的大方向是成敗的關鍵。

登山路線的選擇,力求在整個路線上都能看到主峰,這點對於組織指揮,通訊聯系有重要意義。可是,全線看到主峰的是比較少的,慕士塔格、柏格達、公格爾九別等高緯度山峰的個別路線比較理想,在不能全線看到主峰時,也應力求從前進營地以上路線能看到主峰。

登山路線的選擇方法和手段較多。進山前,應盡力收集有關山峰的文字、照片、電影、錄影、地圖、航測圖和航空照片等,儘量利用最新的大比例尺地形圖,最好是1:50000的地形圖,能找到1:25000的更好。從地形圖上大體能瞭解到該山峰的進山方向,初步確定幾條路線方案,大體可以瞭解各段路線的坡度情况,這些進山前的資料分析工作是不可少的。

進山后的路線偵察,應利用各種手段觀察整個路線,一般的方法應是登臨與所計畫選擇路線相對的山坡或山頭,對整個路線進行分析和觀測、記錄、對比,然後進行小隊伍的實地偵察,偵察高度和程度應視所選擇路線在安全原則下可以登項為限。

偵察不是登項。登頂的具體路線還在於運動員正式登山時依據上述原則實地進行,隨時修改計畫中的路線是允許的,也是使主觀願望與客觀實際情況更加統一的過程。

總的來說,登山路線選擇的原則應該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舍長取短,避難求易,越冰川上山脊,實地進行修正,不失高度,不失方向,到達頂峰。

資料標籤: 爬山 戶外運動
本文標題: 挑戰極限登山的路線選擇很重要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3302330384924
相关資料
老年人登山要做哪些準備?
老年人登山需要注意什麼事項?佰佰小編和大家共同分享。生活在21世紀的中老年人是非常幸運的,人類的平均壽命在逐漸延長,這一切不僅取決於醫學的進步和生活條件的改善,而且還取決於他們思想上的轉變--注重身體的養生。1登山前應先查體。身體不適,則不
標籤: 爬山 養生 健康 戶外運動
登泰山前,我們該如何穿戴?
氣候:泰安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7月份氣溫最高,1月份最低。最佳旅遊時間:泰山最佳旅遊時間是夏季,登山觀日出的黃金季節是每年的5月。建議遊客登山前選擇適合自己的輕型登山鞋。
標籤: 戶外運動 登泰山 登山鞋 爬山
登山杖的作用有哪些?
走在有灌木叢的山路上時可能會有蛇,這時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驚蛇的作用。當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進的時候,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體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絆絆的發生。過河的時候,登山杖等於你的身體又新增了支點了,有利於在湍急、濕滑的
標籤: 登山杖 戶外運動
登山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秋日登高,由於氣候的獨特,氣象要素的變化對人體生理機能還有著特殊的益處。因為隨著高度在一定範圍內的上升,大氣中的氫離子和被稱做“空氣維他命”的負氧離子含量越來越多,加之氣壓降低,能促進人的生理功能發生一系列變化,並能降低血糖,新增貧血患者的
標籤: 爬山 健康 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