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後搭乘飛機,患潜水病的風險將大為提高,潜水後至少需間隔二十四小時再搭乘飛機。那麼潜水後要坐飛機怎麼辦呢?下麵老資料網就來介紹一下。
我想去沙巴美人魚島體驗潜水,潜水完第二天下午2點的飛機回香港。聽說潜水完24小時內不能坐飛機和登山,是不是這樣啊?那麼,潜水後要坐飛機怎麼辦你清楚嗎?現在和老資料網一起看看這方面的極限運動安全小知識吧。
一些醫生經多年之治療經驗及病歷統計,建議如下:
一、潜水人員若潜水深度小於70英尺(21米)且遵循減壓錶上升,則其搭乘飛機前,應至少有12小時的水面間歇休閒時間後再搭乘飛機。
二、潜水人員若潜水深度小於70英尺(21米),但未遵循減壓錶上升,則其搭乘飛機前,應至少有24小時的水面間歇休息時間後再搭乘飛機。
三、潜水人員若潜水深度界於水下70至130英尺(21至40米)且遵循減壓錶上升,則其搭乘飛機前,應至少有24小時的水面間歇時間後,再搭乘飛機。
四、潜水人員若潜水深度界於70至130英尺(21至40米),但未遵循減壓錶上升則其搭乘飛機前,應至少有36小時的水面間歇休息時間後再搭乘飛機。
五、潜水人員若潜水深度界於130至170英尺(40至52米)或以上,且遵循減壓錶上升,則搭乘飛機前,應至少有36小時的水面間歇休息時間後,再搭乘飛機。
六、潜水人員潜水深度界水下130至170英尺(40至52米)或以上,但未遵循減壓錶上升,則搭乘飛機前,應至少有48小時的水面間歇休息時間後再搭乘飛機。
七、以上之建議,並非為一準則,不管水面間歇休息時間多長,對於以上之建議並不能保證可預防減壓病的發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一、潜水後勿立即從事水面上拖曳傘的活動,避免因人體經拖曳傘帶動升高後,因大氣壓力减少,造成體內殘餘氣泡的生成,致減壓病或空間栓塞症發生。
二、潜水後勿立即從事高空彈跳活動,避免因人體經高空彈跳後,因過份激烈的震盪及大氣壓力瞬間的變化,造成體內殘餘氣泡的生成,致減壓病或空氣栓塞症發生。
所以,如果去到水上運動項目豐富的度假勝地,先從事拖曳傘或高空彈跳後,再從事水下的潜水是較為安全的。
潜水後至少需停留二十四小時再搭乘飛機,而若是潜水深度大於一百三十英尺,就必須停留三十六小時以上,較為安全。潜水愛好者要掌握我們在潜水時該注意什麼的知識,家人最好陪伴身邊,注意出行安全,保護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