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食品、化妝品的安全性問題越發成為人們消費過程中最為關心的重點,一些品牌化妝品當中添加的化學成分屢屢被曝出安全問題,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信心。隨著人們優質安全生活意識的提高,單純推崇高科技,以新化學成分作為賣點的大牌護膚化妝用品唱主角的熱潮已經悄然降溫,而回歸天然,採用中草藥成分的本土專業護膚美白產品則因其溫和、安全、健康、高效的效果而得到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和親睞。中草藥成分護膚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進口護膚品中有哪些害物質是個嚴肅的話題。
誰都不能免於衰老的事實,但不當地使用化妝品、保養品,無疑更加速皮膚的凋零。在廣告的催化之下,化妝品的使用年齡已下降到十五、六歲,而在二十歲左右就長出黑斑的年輕人,也有越來越多的趨勢。由此可見,化妝品的危害不容忽視。進口護膚品中有哪些害物質呢?這個問題就現實地擺在我們面前,就讓老資料網的小編和你一起去瞭解一下吧!
倩碧、歐萊雅等品牌產品檢測出含重金屬的新聞一出,國內一陣譁然。自2006年,日本SK-Ⅱ化妝品被查出含有鉻和釹兩種違禁物質後,倩碧、蘭蔻、迪奧、雅詩蘭黛等國際知名品牌也被相關鑒定中心查出粉餅含有鉻、釹等違禁物質,屢出問題的進口化妝品安全引起了國內消費者質疑。
在2006年,日本寶潔公司的SK-Ⅱ品牌多項化妝品中被查出含有禁用成分,國家質檢總局證實,SK-Ⅱ品牌系列化妝品中檢出禁用物質鉻和釹。之後,SK-II宣佈暫停其在中國的產品銷售,並從各都市商場中撤櫃,如今雖捲土重來,安全問題仍受消費者關注。
而據此前新華網報導,2011年溫州市工商局發佈夏令用品質量檢測公告中指出,有12個批次產品不合格,諸如蘭蔻、希思黎等國際品牌也未能過關,部分品牌產品甚至存在汞超標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從06年起,法國著名品牌蘭蔻就曾先後三次被檢出不合格。
老資料網的專家證實,重金屬可經由皮膚吸收,是引起健康問題的一大隱憂,並可能“致病”,輕則會導致頭痛、嘔吐、腹瀉、皮炎、脫髮、荷爾蒙失調、記憶力減退等;重則可能會導致肺損傷、神經和腎臟問題,甚至是癌症。
本是要給消費者帶來美麗肌膚的化妝品,竟然含有如此可怕的成分,而這些被曝光的進口品牌,都是些動則成百上千元錢所謂名牌產品,消費者花大價錢買回不安全不踏實,著實不划算。囙此,消費者在購物時,應該多注意產品成分標識,選擇合適自己的護膚品,不要走入“一味追求名牌,越貴越好”的誤區。
這就是老資料網小編為您提供的關於進口護膚品中有哪些害物質的解答,希望對您有幫助。想要瞭解更多關於化妝品安全小知識及護膚品有害物質對皮膚有什麼危害請多多關注老資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