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次蒲類津》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二庭歸望斷,萬裏客心愁。山路猶南屬,河源自北流。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烟上戍樓。龍庭但苦戰,燕頷會封侯。莫作蘭山下,空令漢國羞。不要作蘭山下投降的李陵,平白地讓大漢帝國蒙受羞辱。這首詩大約作於薛仁貴兵敗大非川以後,詩人隨軍征戰到蒲類津,夜晚就地宿營時有感而發,將眼前景、心中情訴諸筆端,寫下這首詩。

夕次蒲類津

駱賓王〔唐代〕

二庭歸望斷,萬裏客心愁。山路猶南屬,河源自北流。

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灶火通軍壁,烽烟上戍樓。

龍庭但苦戰,燕頷會封侯。莫作蘭山下,空令漢國羞。

譯文

在邊庭上望不見歸處,客居萬裏心中充滿憂愁。

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斷續綿延,黃河之源從北面流來。

晚風中夾雜著寒氣,彎月照耀著邊塞的秋景。

火灶通向軍營的牆壁,報警的烽火飄上嘹望樓。

在邊疆只要奮力作戰,就會像班超一樣得到封侯。

不要作蘭山下投降的李陵,平白地讓大漢帝國蒙受羞辱。

賞析

詩歌以低沉的慨歎開頭:“二庭歸望斷,萬裏客心愁”,說明此次戰爭進展的不順利,未能旗開得勝,不能凱旋;歸期遙遙,不能不令人哀愁。這裡的“愁”不僅僅是個人的思親念友戀鄉,更主要是戰爭的發展形勢無法令人樂觀。敏感而富有俠氣的詩人,不能不為國家和民族而擔憂哀愁。“山路猶南屬,河源自北流”,這兩句並不完全是狀物寫景,而兼有比興之意,內涵極其豐富複雜。自南來的山路還條條連著中原土地,通往京城。而離家萬裏的征人,眼望著歸路不能歸,卻還要像北去的流水一樣不斷向前開拔;另一方面黃河源頭的水流千里,據說還潜行地下,但終歸流向了中國的腹地。征人們的心也如同這流水一般,不論奔赴哪裡,始終繫念著祖國家園,這是天性使然。詩人浮想聯翩,構思奇特,措詞樸實自然。“晚風連朔氣,新月照邊秋”,抒寫的是征人眼中的景色,渲染出一種邊塞戰場特有的悲淒、肅殺氣氛。“灶火通軍壁,烽烟上戍樓”,這裡利用細節描寫給人身臨其境之感。行軍的路上,灶火連成一片,營壘相接,聲勢浩大。這裡沒有直接寫人的活動,但千軍萬馬已躍然紙上。傳遞戰報的烽烟直逼戍樓,一個“上”字,戰火之緊急不言而喻。這兩句詩照應題目,描繪出蒲類津宿營的真實狀況。“龍庭但苦戰,燕頷會封侯”,寫交戰前夜詩人的情感。漢班超曾在蒲類津打過仗,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勳。詩人渴望能出現班超式的英勇人物,克敵制勝,贏得功名利祿。結尾“莫作蘭山下,空令漢國羞”是借漢李陵戰敗投敵之事表示寧死不屈的氣概。按《舊唐書·薛仁貴傳》記載,將軍郭待封嘗為鄯城鎮守,但為耻居薛仁貴之下,不聽從薛仁貴指揮,以致貽誤戰機,一敗塗地。這首詩也有影射此事之意。

詩人產生的愁苦情懷,不僅是思歸念家的情愫,更是對國家邊塞境况的憂慮以及由此而激發的奮起迎敵、苦戰到底的决心,不無針砭現實的意義。這首五言詩,以其積極的思想內容和完美的藝術形式,歷來被詩論家所稱道。其次詩人善於用典,恰如其分地表達了詩人崇尚勇武、渴望建功、不耻降低職務等複雜而豐富的思想感情。全詩情感强烈,筆勢波瀾起伏,大筆勾勒與工筆刻畫相得益彰。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作於薛仁貴兵敗大非川以後,詩人隨軍征戰到蒲類津,夜晚就地宿營時有感而發,將眼前景、心中情訴諸筆端,寫下這首詩。

資料標籤: 文化 讀書 詩歌
本文標題: 《夕次蒲類津》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2630254327318
相关資料
《效古贈崔二》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鑒賞呢?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比特。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君負縱橫才,如何尚憔悴?長歌增鬱怏,對酒不能醉。我們今天為了什麼?最後八句,回應“贈崔二”的題意,傾訴胸中的不平。再以
標籤: 文化
《滿江紅·為問封姨》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為問封姨,何事卻、排空卷地。又不是、江南春好,妒花天氣。葉盡歸鴉棲未得,帶垂驚燕飄還起。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想問風神你為何掀起如此狂暴的颶風,畢竟這不是江南的春天,有似錦的繁花,讓你心生妒忌。故詞首對封姨的“為問”,實錶露出詞人的怨
標籤: 文化
《古塞下曲》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行人朝走馬,直指薊城傍。薊城通漠北,萬裏別吾鄉。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戰場。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塞下曲”,唐代樂府題,多寫邊塞之事。此篇乃仿古之作,故稱“古塞下曲”。通觀全篇,格調蒼涼,既有一點悲,又有一點壯,誠為
標籤: 塞下曲 春色 漠北
《雁門胡人歌》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獵秋田。雁門郡東接古代燕國,郡內高山峻嶺遍佈,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邊境附近。這首邊塞詩反映的是邊塞胡人的生活。這首詩獨具匠心,別開生面,生動形象地描摹了胡人的生活狀態,有聲有色地寫出了邊
標籤: 雁門胡人歌 胡人 文化 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