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對齊國的改革都涉及了哪些方面呢?

管仲改革又稱管仲變法。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人,周穆王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後世譽為“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管仲在齊桓公支持下,於丞相任比特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由此足見管仲的思想和業績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管仲改革又稱管仲變法。管仲(約西元前723年或前716年-西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被稱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潁上人(今安徽省潁上縣),周穆王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經濟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後世譽為“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管仲在齊桓公支持下,於丞相任比特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重視商業。《戰國策》、《國語·齊語》、《史記·管晏列傳》、《管子》、《左傳》等都有記載他的生活傳記。

管仲改革背景

春秋時期,列國並峙,征戰不休。此時,邊境各族也發展起來。北方狄人南下,西方戎人東進,南方蠻人也想北上。各國開始火拼,爭強求富就成了新的時代主題。

當時齊國已出現嚴重的財政危機,國庫空虛;同時齊國面臨著複雜的外部形式嚴峻,各鄰國之間不斷發生戰亂,對齊國也是虎視眈眈。國家倒懸之際,非常需要站在歷史前沿的改革者出現。

管仲改革主要措施和影響

政治行政

在政治方面,管仲特別強調建立一套嚴格考核、任命和提拔各級官吏的辦法。古人雲:“聖人治吏而不治民。”管仲主張,在官吏的任命與管理上,要“以勞受祿”、“受祿不過其功”,“故明主之治也,明分職而課功勞”、“案其功而行賞,案其罪而行罰”。他還激烈地責備以下三種不良現象:“一曰德不當其比特,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他認為這三種現象都是國家的大患、動亂的根源。

用人人事

他提出的用人原則是:“德義未明於朝者,則不可加於尊比特;功力未見於國者,則不可授以重祿;臨事不信於民者,則不可使任大官。”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在任命一切官員時,都必須根據其實際的政績,特別是要有取信於民的真實政績,而不是虛假的、表面的政績。此外,他還總結出一套對於各級官員實行獎懲的具體辦法。

國中“慈孝”、“聰慧”、“拳勇”出眾者,由鄉長推薦試用,稱職的委任為吏,任用稱職的又可以晋昇,直至昇為上卿助理。選賢任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祿制,擴大了人才來源,這一制度成為日後科舉制度的雛形。

兵制改革

其原則是“作內政而寄軍令”,其措施是“參其國而伍其鄙”,其內容為:將全國分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工商之鄉不從事作戰,實際從事作戰的是士鄉十五。五鄉為一帥,有一萬一千人。由齊君率為中軍,兩個上卿各率五鄉為左右軍,是為三軍,就是“參其國”。一鄉有十連,一連有四裏,一裏有十軌,一軌有五家,五家為一軌,這就是“伍其鄙”。軌中的五家,因世代相居處在一起,因為利害禍福相同,所以,“守則同固,戰則同强”。(見《國語·齊語》)。這是一種社會與軍事相結合的戰鬥體制,亦為後來大規模的戰爭作了準備。

經濟政策

管仲把富民放在首位。他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

如何實現“富民”的目標呢?管子認為發展農業生產最重要。因為“五穀粟米,民之司命也”,“粟者,王者之本事,人主之大務也”。為了發展農業生產,就要“辟田疇、制壇宅、修樹藝、勸士民、勉稼穡、修牆屋,此謂厚其生”。

同時他十分重視工商業。他說:“無市,則民乏矣。”“無末利,則本業何出?”因而管子認為,農、工、商各業必須同時兼顧,“務本飭末則富”。

管仲相齊的經濟政策是“遂滋民,與無財”(《國語·齊語》),“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史記·齊太公世家》)。或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史記·平准書》),以至“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史記·管晏列傳》)。

管子反對向“樹木”、“六畜”和人口抽稅,而主張“唯官山海為可也”,“山海”就是鐵和鹽(《管子·海王》)。若此記載為可信,則於管仲時就已經實行了統治鹽鐵的經濟政策了。

法制改革

管仲以法治國,“事斷於法”。提出:“明主者,一度量,立儀錶,而堅守之;故令下而民從。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錶也。……明主者有法度之制,故群臣皆出於方正之治而不敢為奸。百姓知主之從事於法也,故吏所使者有法,則民從之;無法則止。民以法與吏相距,下以法與上從事。故詐偽之人不得欺其主,嫉妒之人不得用其賊心,讒諛之人不得施其巧,千里之外不敢擅為非。故明法曰: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詐偽。”

“正法直度,罪殺不赦,殺戮必信,民畏而懼。武威既明,令不再行。”就是:法律公正,制度明確;殺有罪,不寬赦;執行刑罰一定說到做到,群眾就會畏懼。權威明示於眾,法律就不必一再重申。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嚴格執法,公開執法。

社會政策

在社會政策方面,管仲特別重視調節貧富差距。他主張:治理國家,要“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等,貧富有度”。他認為,“夫民富則不可以祿使也,貧則不可以罰威也。法令之不行,萬民之不治,貧富之不齊也。”又說“甚富不可使,甚貧不知耻”,囙此,他認為統治者的首要任務就是及時地調節社會貧富:“散積聚,鈞羨不足,分並財利,而調民事也”。

管仲推行禮法並重,即推行道德教化,也可以稱為“德治”,形成了“霸業”和“禮治”相結合的思想體系,即禮、法統一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在治國的過程中,禮義教化與厲行法制是相輔相成的,“明智禮足以教之……鄉置師以導之;然後申之以憲令,勸之以慶賞,振之以刑罰,故百姓皆說為善,則暴亂之行無由致矣”(《權修》)。這一理論較之儒家的重禮教輕法制,較之秦晋法家的嚴刑峻法,較之道家的消極無為思想,無疑是一種更全面、更有價值的理論。

外交主張

管仲輔佐齊桓公以“尊王攘夷”的旂號,打敗侵燕的北戎,“存邢救衛”,制止了狄人的侵襲,又舉兵擊敗了兵力强盛的楚國。西元前651年在葵丘大會各國諸侯,周天子也派人前往,此次盟會齊桓公確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管仲的外交戰畧獲得了很大成功,後來孔子稱讚管仲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蠻人統治下的老百姓了”)。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管仲改革的歷史影響

管仲的一生,不僅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勳,還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以他名字命名的巨著——《管子》。書中記錄了他的治國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管仲是比特思想家,他主張法治。全國上下貴賤都要守法,賞罰功過都要以法辦事。他認為國家治理的好與壞,根本在於能否以法治國。管仲非常重視發展經濟,他認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也就是國家的安定與不安定,人民的守法與不守法,與經濟發展關係十分密切。管仲思想中有不少可貴的地方,如他主張尊重民意,他說“順民心為本”,“政之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對後代影響很大。

歷史上對管仲改革的評估

孔子曾稱讚管仲:“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篇》意思是:管仲輔助齊桓公做諸侯霸主,尊王攘夷,一匡天下。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野蠻人了。又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歷史上管仲相齊,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諸葛亮相蜀,使劉備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二人皆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而且居功至偉。

近代的維新派領袖、著名歷史學家梁啟超評估管仲是“國史上第一流人物”“中國最大之政治家,而亦學術思想界一钜子也”。“春秋時代很難找個政治家可以代表全部政治的,管仲似乎可以。”由此足見管仲的思想和業績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本文標題: 管仲對齊國的改革都涉及了哪些方面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2630198301778
相关資料
趙姬的身世是什麼?她最後的結局如何?
嫪毐這股新起的强大政治勢力引起朝野多方矚目,嫪毐得到帝太后的寵愛,在宮中驕奢淫逸,難免得意忘形。自稱秦王“假父”。太后和嫪毐的兩個兒子,均被一同囊載撲殺。趙姬最終得以安享晚年。這裡趙姬成了趙國大戶人家的女兒。
標籤: 趙姬 長信侯 歷史 呂不韋 秦始皇 秦王
漢順帝劉保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他的評估如何?
東漢第八位皇帝:漢順帝劉保,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順帝是由宦官扶持上臺的,朝政為宦官把持。他下令宦官可以養義子,並且可以世襲封爵。後來宦官與外戚相互勾結,政治更加腐敗。病死,時年30歲,葬於憲陵。下麵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
標籤: 劉保 宦官專權 歷史 劉懿 東漢 中國歷史
劉邦一度想要廢掉呂後,為何最後沒能做到呢?
歷史上面的劉邦和呂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呂雉在劉邦還是市井百姓的時候就嫁給了他,一路上共患難,最後終於劉邦奪得天下,自己也成為了皇后,但是由於呂雉的強勢,使得自己想要廢掉呂後,曾還想過殺死她,但是為什麼沒有實行了,是劉邦不願意動呂後,還是自己
標籤: 劉邦 呂雉 劉邦的老婆 歷史 漢朝 韓信
項羽真的只有虞姬一個女人嗎?真相是什麼?
說起楚霸王項羽,應該沒有人不知道的,他是一個英雄,而他和虞姬的愛情更是令人嚮往,但小編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項羽真的只有虞姬一個女人嗎?在漢朝時期,司馬遷對項羽是又推崇又惋惜,就單獨寫了本《項羽本紀》,司馬遷為了塑造項羽的形象,只提了
標籤: 項羽 虞姬 歷史 楚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