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章惇是個什麼樣的人?生平如何

章惇,字子厚,北宋歷史上有名的鐵血宰相,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章惇,字子厚,北宋時期建州浦城人,也就是如今的福建南平。章惇甚至再次公然詆毀當年的宣仁高太后幹政,又請求皇帝將保守大臣司馬光、呂公著的墳墓全部損毀,並叫人拿利斧劈開棺材曝曬。

章惇,字子厚,北宋歷史上有名的鐵血宰相,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書法大家,今人所易臨摹的當屬北宋四大家,即“蘇軾、黃庭堅、米芾、蔡京”這四比特大咖,可在當時“蘇、黃、米、蔡”雖受世人青睞,卻加起來也比不過一人在書法上的登峰造極,此人在文學、書法、兵法、韜略等等各方面都相當自負。

特別是在書法上,他曾說幾千年來,書法真正做到既飄逸美觀,又能將“墨禪筆意”融入其中者,只有東晉王羲之一人,千載之下除“王字”之外也只有他而已了。敢與“書聖”相比,這是何等的狂妄!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筆誤百出”,然而確實達到了“書法美”的最高境界,行楷合一無人能及,難怪唐太宗這樣的雄主連哄帶騙也要將“王字”帶到棺椁裏去。

而北宋這位狂人,不但書法精妙,他的一生也頗為傳奇,當世之人和後世之人對他的評估都是褒貶不一,莫衷一是,有人說他是殺伐果斷的能臣,有人說他是心存謀逆的奸徒,甚至後世將他列入了《宋史奸臣傳》中,比蔡京、秦檜還要靠前許多。

他一生恃才傲物,自負至極,除了“恩相”王安石之外,也只有薑子牙、張良、諸葛亮之類的古人才能入他的法眼,他也曾被宋人視作“判斷河山,承天一柱”,在當世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大文豪,也曾是他的“小迷弟”。

據說他和蘇東坡曾經酒後狂醉,一同去林中近身觀看老虎,結果蘇學士一見老虎嚇得就想拔腿而跑,可這位“仁兄”卻毫不懼怕,還說走都走到老虎身邊了,跑有用嗎?這不是自投虎口麼?而他卻是從容拿出鈍器來敲打地上的岩石,發出尖銳可怕的聲音,居然把老虎給驚走了,蘇東坡於是歎息道:“將來你必成大事,我不如君也!”

章惇,字子厚,北宋時期建州浦城人,也就是如今的福建南平。他的親爸爸章俞舉家遷居蘇州,最早做了職方郎中的小官,後來辭官致仕,等到章惇富貴的時候,大宋皇帝又將章俞官拜銀青光祿大夫,直到八十九歲高齡去世。

章惇年少時性情就非常豪邁,喜歡結交天下俊才,且博學善文。後來考中了進士,卻因為他的大侄子章衡金榜之上排名比他要前,這個章惇居然在羞憤之下,就連朝廷敕書都敢拒之不接,好不容易考取的進士功名也都不要了。

後來他又重新再考,直到名列天下第五才肯接受官職任命,於是就做了京師附近的商洛縣令。他和大詩人蘇東坡是好朋友,兩人還一同遊玩了南山,走到仙遊潭的時候,看到潭下是萬仞絕壁,而當下也只有一條橫著的枯木可以在潭上淩空通向絕壁。

章惇於是向蘇東坡作揖,並請他走過去在絕壁上題一首詩,蘇東坡嚇得連稱不敢。章惇則如平步青雲一般走上橫木,一邊挽著頭上的樹枝,一邊捏著長衫衣擺,行至壁前,以漆墨濡筆大書其上道:“眉山蘇軾、浦城章惇來此一遊!”寫完之後,他竟神采奕奕,從容而還。

在懸崖邊等著他的蘇東坡撫著他的背脊說道:“君之孤膽,他日必敢殺天下人也!”章惇笑問道:“為何這麼說呢?”蘇東坡答道:“膽大而自判其命者,必能殺人也!”章惇大笑。

宋神宗熙寧初年,江西撫州臨川大才子王安石秉政做了宰相,非常欣賞章惇的才華,於是將他任命為編修三司條例官,並兼集賢校理、中書檢正,以此輔佐他實行變法。

後來南方有兵亂,朝廷又派章惇出任湖南、湖北察訪使,專門對付長江南北作亂的蠻族。當時的提點刑獄趙鼎上書說,峽州的蠻族部眾被首領所盤剝壓迫,他們要想向朝廷歸順,辰州百姓張翹也說這些蠻族要歸附朝廷,所以大宋皇帝才會將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章惇。

章惇馬上招募流民李資、張竑等人前往宣撫,哪知李、張二人卻垂涎於蠻族婦女的美色,被當地首領所殺,章惇大怒,馬上發兵攻打蠻族,一時間兩江之地大為震動。

宋神宗得到戰報,認為是章惇處置不當,導致紛亂,而宰相王安石也寫信給他,叫他不要急躁輕動,可章惇不管這麼多,直接命令三路兵馬將懿、洽、鼎三州的群蠻全部掃平。蠻族部眾只好跑到潭州梅山一帶據險而守,章惇於是揮軍乘勢南下。

當時轉運副使蔡燁對皇帝說章惇這樣激進,是不可能平定蠻族叛亂的,宋神宗也深以為然,於是將招討重任專門交給了蔡燁,可王安石卻力主還是讓章惇為帥,一貫相知的君臣二人為此爭執不休。

後來蔡燁攻下了蠻地,王安石卻恨他排擠章惇,畢竟沒有章惇一開始的猛打猛攻,哪來後面能收全功?囙此,王安石沒有給蔡燁應有的賞賜,而將章惇召回京師修起居注,後來蠻地再度造反,兵事久不能决,蔡燁也沒有這個能力再去平叛,這使得神宗皇帝極為尷尬。

章惇回到汴梁以後,不久被他的“恩相”王安石提拔為知制誥、直學士院、判軍器監等官職。有一天,三司府著火,宋神宗在禦樓見狀,急得趕緊叫人救火,哪知章惇早派兵前往滅火,神宗得知之後,大為歎息,第二天就晋昇章惇為三司使大人。

後來王安石的得力臂膀,也是章惇的福建南安老鄉呂惠卿在王安石辭官後,也被罷出了相位,大臣鄧綰就向皇帝進言說章惇和呂惠卿一樣是惡徒奸臣,皇帝只好將章惇貶為湖州知州,後來又調任為杭州知州。不久,又召回京師做翰林學士。

宋神宗元豐三年,章惇又被任命為參知政事,相當於副宰相了。當時朱服是禦史大人,章惇居然秘密派人與朱服示好,卻被朱服傳揚了出去。後來章惇的父親章俞侵占村民沈立的田地,沈立跑來向朝廷控訴章惇,章惇於是親自跑到開封府去說明情况。

朝廷最後以私通言官、父占民田二項罪名,將他罷去相位,貶到蔡州去做知州,後來又調任陳、定二州做知州。元豐五年,皇帝再次召他回京做門下侍郎。大臣豐稷上奏朝廷言道:“為什麼每次任命和晋昇新官,都有章惇的份呢?這是大不符合古禮的,請皇帝陛下你解釋一下!”神宗聽了很惱火,馬上將豐稷貶謫出朝。諫官趙彥若也上書說章惇的不是,神宗皇帝竟拒不答覆。

後來神宗駕崩,哲宗皇帝趙煦即位,章惇被任命為知樞密院事,相當於主掌全國的軍事調度。當時哲宗皇帝的奶奶英宗宣仁太后高氏垂簾聽政,章惇和老鄉福建泉州蔡確(蔡京同宗)爭奪擁立新皇之功。後來蔡確被罷黜,章惇也很不安,於是上書抨擊保守派宰相司馬光的執政之法,想要以此來試探朝廷的意圖,一次性就寫了數千言。

大臣呂公著對司馬光的支持者高太后說道:“章惇所說的固然有可取之處,然而他卻是出於自己求勝爭強之心,要激起黨爭,竟不顧朝廷大體!”後來司馬光當政,章惇居然敢沖到太后的簾前异常暴躁和激憤地與女主爭辯,其言語十分狂悖,甚至沒有把太后這一介女流之輩放在眼裡。

高太后勃然震怒,當朝大臣劉摯、蘇轍、王覿、朱光庭、王岩叟、孫昇紛紛上書攻擊和譴責章惇,皇帝無奈只能將他貶到汝州去做知州。就在此後的七八年間,朝堂要彈劾他的人數不勝數,他卻毫無懼色。

後來哲宗皇帝親政,一心要恢復親爸爸神宗皇帝和王安石老丞相的變法之道,於是强行將章惇首先提到京師,任命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基本上就是當朝國相大人了,又以“紹述”先帝之策為既定國是,凡是當年王安石變法的政策全部恢復。

章惇又將蔡卞、林希、黃履、來之邵、張商英、周秩、翟思、上官均這些變法人士全部安插到朝廷要職,並且控制了蘭臺禦史的言官之論,對之前攻擊過他的人百般報復,一時間朝中的大小臣僚基本無一倖免,全都受到了猛烈的衝擊,被誅殺的罪臣禍及家人妻兒的無計其數。

章惇甚至再次公然詆毀當年的宣仁高太后幹政,又請求皇帝將保守大臣司馬光、呂公著的墳墓全部損毀,並叫人拿利斧劈開棺材曝曬。哲宗皇帝陛下卻不肯做這樣沒有人道的事情,囙此駁回了他的請求,章惇囙此很不高興,於是又請求將英宗、神宗兩朝的大臣奏疏全部拿出來,進行甄別忠奸,反對王安石,附和司馬光的一律列為奸黨,這樣整個大宋朝廷的禍患就無窮無盡了。

不久之後,大臣劉安世、範祖禹由於曾經進諫不允許宮中給年幼皇子雇傭乳娘而獲罪,章惇又讓蔡渭誣告大臣劉摯、梁燾謀逆,同文館的文官基本上都下獄受審,他又命蔡京、安惇、蹇序辰窮治司馬光一黨,甚至想要將這些大臣的家人全部誅滅。

章惇又請求派出呂惠卿的弟弟呂昇卿、董必這兩個親信到嶺南去察訪,欲圖殺盡司馬光所有的追隨者。哲宗皇帝則說道:“寡人要遵太祖太宗遺制,不可以殺戮文臣,開釋這些人不要再治罪了!”然後還是有一千多人被流放,天下之人都大喊冤枉。

章惇又起用邢恕為禦史中丞,邢恕則說北齊婁太后也曾垂簾聽政,廢掉了自己的孫子而立自己的兒子常山王高演,這話就是在影射高太后。他又拿司馬光曾經對範祖禹說過“如今皇帝年幼,主少國疑,就需要老太後訓事!”這話來懲治保守派大臣。

邢恕又引誘高太后的外戚親族高士京上書說,其父高遵裕臨終前曾私下摒退左右,對他說道:“神宗皇帝彌留之際,大臣王珪曾遣你兄弟高士充來問說,不知神宗老媽高太后想立誰為嗣君呢?而我馬上將高士充趕出了家門,不聽他胡言亂語!”這話都是想一舉扳倒高太后,哲宗聽了之後,則認為奶奶高太后起初原來並沒有想馬上讓他登基為帝,於是大為不快。

章惇則更加肆意胡為,直接追貶德高望重的司馬光、王珪,又追贈高遵裕為奉國軍留後大人,以示公正。他還和中宮太監郝隨勾結,想要將宣仁高太后廢黜,神宗向太后、太妃等人力爭不可,哲宗經不起母后、姨娘的哭鬧,最後有所感悟,竟將章惇的奏書焚毀,郝隨看見後,又偷偷派人告訴章惇、蔡卞。

第二天上朝,章惇、蔡卞當場質問哲宗,哲宗皇帝大怒道:“卿等要我廢殺奶奶,到時候寡人駕崩了,還怎麼進得了太廟去見爺爺英宗皇帝?”這話才把章惇、蔡卞嚇得不敢再提。

可不久之後,章惇又提醒皇帝說皇后孟氏是高太后所立,太監郝隨也在哲宗面前吹風,導致哲宗又對孟皇后心生惡念,於是在宮中興起“掖庭秘獄”,說孟皇后以旁門左道擾亂皇室,並下詔廢居瑤華宮。可事過之後,哲宗皇帝又非常後悔,歎息道:“章惇壞了寡人的名節!”

章惇後來又結交宮中太監劉友端,在皇帝耳邊吹風,說要為劉婕妤請封賢妃,並讓她作為皇后的繼任入主中宮。起初,宋神宗皇帝重用王安石之計,將地處西夏的熙州、河州全部收復,後來又想要進取靈州、夏州,出兵十幾年都沒有停止征伐。

後來在永樂城宋軍被西夏軍殲滅三十萬之多,神宗皇帝聞訊當朝大哭,也正因為如此才導致後來神宗鬱鬱成疾,一病而終。可後來司馬光做宰相,就認為王安石變法一派只會挑起邊釁,仁君聖主本就應該專務懷柔以對外邦,不宜動不動就兵戎相見。

西夏國狼主於是向哲宗皇帝請還故地,哲宗在保守派大臣的慫恿下,將非要害之地全都還給了西夏。章惇則認為這是喪國弃地,他主政之後,又加大了對邊關將帥的懲治,並以“淺攻撓耕”之地授予邊帥,讓他們好好對付西夏,也就是一到農忙春耕的季節就派小股精銳部隊,對西夏進行無情地襲擾,致使其農業發展不起來,軍民餓肚子就沒法立國與大宋交戰了。

除此之外,他還决定不再給予西夏歲賜之銀,自仁宗皇帝時起大宋每年都要送給西夏絹十三萬匹、白銀五萬兩,茶葉二萬斤來平息戰事。現在章惇對西夏極端强硬,還要在邊境築起更多堅固的堡壘,來圍困西夏。

陝西諸道就有五十餘座城堡,可後來宋軍還是被西夏所敗,名將折損了許多員,青唐之地得而復失,宋兵死傷不可勝數。章惇這才知道自己比起“恩相”王安石實在是差遠了,難怪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大臣即便與王安石在政見上勢如水火,卻從來沒有人敢說他是個庸碌無能,品行卑劣之人。

章惇知道天下之人都深怨他一人,於是又想堵塞天下的非議,便請皇帝下詔糾察中外軍民妄語論政者以刑律懲處,他又興起告密之風,一時間使得四海之內告狀攻訐之風盛行。甚至有醉漢胡言亂語說人謀反,朝廷查明之後本要赦免受誣人之罪,可章惇卻强行要處死受誣者,他對天下動用刑法也越來越嚴峻,卻依舊止不住眾人的咒駡。

不久之後,哲宗皇帝駕崩,皇太后向氏召集大臣商議嗣君人選,章驚在太后面前厲聲叫道:“按照禮制和國法,應該立大行皇帝的同母胞弟簡王。”向太后就不高興了,她說道:“老身無子,諸王皆是神宗先帝的庶子,立簡王置我於何地?”

章惇於是又說道:“那以長幼之序,該立申王為帝了!”向太后又說道:“申王生病了,身體不太好,不可立之!”章惇還想頂撞太后,知樞密院事曾布大人看不下去了,對著他叱責道:“阿惇匹夫!聽太后處分便是!”最後向太后决意立神宗第十一子端王趙佶。

章惇卻冷笑道:“端王平時行止輕佻,怎可君臨天下!”這個端王趙佶就是後來的宋徽宗皇帝,平生最喜歡四件大事:園藝盆栽、踢毽子、打馬球、畫畫兒,所以章惇才不願意立這樣的主子。可保守派大臣一個勁地和向太后說端王仁孝好說話,最後趙佶還是坐上了龍椅,一開始章惇也沒有受到衝擊,依舊被宋徽宗禮遇,還授予了“特進”大臣的頭銜,封為了申國公。

後來宋徽宗讓章惇做了給他哥哥哲宗皇帝送殯的山陵使,在出葬那天,哲宗靈車在路上陷入了沼澤當中,章惇居然讓大隊人馬過了一晚上才把它拽起來再啟程。這樣的行為,馬上遭到言官的彈劾,說他對大行皇帝極不恭敬,宋徽宗順理成章就把他貶到越州去做知州了。

不久之後,賜禦酒毒死宋江、盧俊義的宋徽宗皇帝又加大了報復力度,將章惇再貶一級為武昌軍節度副使,並把他放到潭州安置。這時右正言大臣任伯雨又提起章惇當年想要廢黜宣仁太皇太后的事來,宋徽宗大怒,再次將章惇貶為雷州司戶參軍。

當初蘇東坡的弟弟蘇轍被貶到雷州,就沒有佔用官舍,而是住在民屋當中,可章惇卻認為蘇轍太做作,有官舍不住,非要强占民宅,於是命州中有司追究此事,後來發現蘇轍與百姓有租憑契约,沒有糾紛和壓迫,於是就不了了之。後來章惇自己也想住民宅,可百姓們說道:“昔日蘇公來我們這裡住,卻差點被章丞相以法懲處,如今不敢再出租給官家了!”這把章惇氣得大小便失控,後來他又被遷往睦州安置,最後病逝在那裡,享年七十一歲。

章惇其人非常機敏有見識,比常人要聰明許多,可他也做了許多兇惡之事,在他做宰相的時候,對家人親友前來求官,他從來不肯徇私,他的四個兒子都在科舉考試中高中進士,第四子還做了皇帝身邊的校書郎,其他三人都分派到州縣做地方官,但沒有一人靠他的關係顯赫於朝堂。

章惇的妻子張氏夫人非常賢慧,阿惇將來入朝為相的時候,張夫人卻快要病死了,她臨終囑咐他說道:“你終於可以坐到恩相的位子上了,但記住不要報復之前有恩怨的人!”後來章惇非常傷心,對好友陳瓘說道:“我太傷心了,你說該怎麼辦?”陳瓘答道:“與其悲傷無益,不如多想想尊夫人臨終前說的話!”章惇頓時無言以對。

到了宋徽宗政和年間,章惇的福建莆田好老鄉蔡京得勢,又讓皇帝追贈阿惇為觀文殿大學士,到了南宋高宗皇帝趙構紹興五年,宋高宗看到了當年任伯雨彈劾章惇的奏疏,於是親下手詔言道:“章惇詆毀宣仁高太后,並想讓哲宗先帝將太后追廢為庶人,幸好哲宗不從其請,如果聽了他的話,還怎麼能葬入永泰陵去見列祖列宗?如今寡人再次追貶阿惇為昭化軍節度副使,他的子孫不可以再入朝廷為官!”此詔一下,天下之人無不稱快,只有章家人還拿出當年他們老爺子章丞相打壓過的,保守派大臣邵伯溫寫的《辨誣論》來為章惇辯解,見者無不冷笑。

在章惇這一生當中,也並非完全是個冷酷無情的獨夫,他和蘇東坡是四十多年的老朋友,雖然後來蘇東坡支持司馬光一派,反對過王安石變法,後來甚至因為“烏台詩案”被說成是寫反詩謀逆,差點死於詔獄當中,後來流放到嶺南,章惇卻並沒有落井下石,當時大臣王珪反復對皇帝說蘇東坡詩句中的“歲寒唯有蟄龍知”這麼一句,是把自己比作“真龍天子”。

章惇冷笑道,諸葛亮自己稱臥龍,那也是要反劉備嗎?這話說得喜愛三國故事的皇帝都笑出聲來,囙此才沒有對蘇東坡下殺心,而王珪氣得目瞪口呆,卻還不服氣,又說:“這是舒亶教我說的!”章惇再度反譏他道:“舒亶垂涎亦可飲乎?”也就是說另一個大臣舒亶的口水也能吃嗎?說得王珪恨不能找個地縫鑽了進去,皇帝為了捧腹。

章惇則又說道:“王大人為什麼要這樣?想夷滅蘇氏一族嗎?”皇帝見章惇的性情一向是得理不饒人,他也不想把事情搞大,平時也深知蘇東坡就像李白一樣,一介輕狂文人,哪來造反之意,於是就下旨僅將蘇東坡流放去嶺南啃荔枝去了,所以後來章惇被貶嶺南雷州,蘇東坡也寫信給他要他注意在濕熱之地的各種保養事項,可見二人情義之深。

當時也有人問蘇東坡為何不恨章惇,畢竟新舊兩黨之爭,章惇也間接導致了蘇東坡受難,東坡學士則說自己對老章恨不起來,對章家的子弟依舊看待得像自己的子侄一樣。

章惇做宰相的時候,也曾表現出像唐朝名臣魏征那樣的風骨,曾經有一次宋神宗生氣之下,要斬殺一個無辜的文官,章惇於是列舉各種殺不得的理由,包括太祖說過有宋一朝絕對不可斬殺士大夫。

神宗便說流放此人,章惇卻又說還不如殺掉吧!氣得神宗跳起來問為什麼?章惇居然說道:“聖人雲,士可殺,不可辱也!”神宗幾近崩潰地說道:“寡人身為九五之尊,難道一件快意的事都做不得嗎?”章惇從容答道:“這樣快意之事,還是不做為好!”神宗連連搖頭,趕緊退朝,不久便將文官赦罪給放了,章惇敢諫善諫的威名也囙此響徹朝野。

章惇的“恩師”王安石也曾對神宗皇帝說過他“頗有機略,子厚之才極高!”可實際上章惇才能尚不及王安石,卻急躁有餘,說他奸險卻還不比不過後來他的“得意弟子”蔡京蔡太師呢!

不過歷史從來都是很讓人費解的,章惇應該算是一代“名臣”吧?後世《宋史奸臣傳》當中卻把他排到了與他當年科考一樣夢寐以求的名次第五名,這是不是太可笑,又太可歎了?看官們,對於章惇其人,你們認為他是個怎樣的人呢?

本文標題: 歷史上真實的章惇是個什麼樣的人?生平如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2630178299820
相关資料
三國時期呂蒙要殺關羽的原因是什麼?
關羽被殺是曹操集團和孫權集團的聯合絞殺,加上荊州內部叛變,諸因素一共同作用的結果。呂蒙這麼做的緣由到底是什麼呢?失去了荊州之後的劉備,實力大大被削弱了,此時的蜀漢對於東吳而言構不上威脅,而這便是東吳集團不畏懼劉備的原因,也是呂蒙敢於殺了關羽
標籤: 關羽 三國時期 劉備 三國人物 孫權 蜀國
歷史上諸葛亮與妻子黃月英之間有何故事?
諸葛亮於西元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諸葛家族是琅琊一帶的有名望的大家族。說起中國歷史上有著名的謀士,大多數人第一個想到的都是三國時期的著名謀臣,諸葛亮,自有史料記載以來,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所謂知天命者,並且還發明了木牛流馬等神奇的
標籤: 黃月英 諸葛亮 三國
成吉思汗組建的怯薛軍的人數有多少?
時間長河不停的流淌,歷史在不停的發展,讓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看看成吉思汗組建的怯薛軍的故事。成吉思汗即蒙古大汗比特後,便著手進行改組整頓御林軍的工作。成吉思汗給怯薛以很高的地位,宣佈在外千戶若與大汗怯薛爭鬥,千戶
標籤: 成吉思汗 怯薛軍 歷史 薛軍
成吉思汗組建的怯薛軍的名稱是怎麼來的?
怯薛並非單純的戰士,他們是成吉思汗欽點的禁衛軍,最早是由百人的貼身護衛發展為一萬人的勇猛軍隊,包括1千名宿衛,1千名弓箭手,8千名散班。成吉思汗所建怯薛共一萬四千人。怯薛在軍事上的作用,已只是輪番宿直禁廷,而極少直接使用於征戰。囙此,人元以
標籤: 成吉思汗 怯薛軍 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