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詩二十三首·其五》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平沙萬裏,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什麼時候才能給它戴上金絡頭,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勳呢?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前兩句寫景,寫適於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後兩句抒情,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李賀〔唐代〕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譯文

平沙萬裏,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

什麼時候才能給它戴上金絡頭,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勳呢?

注釋

大漠:廣大的沙漠。

燕山:在河北省。一說為燕然山,即今之杭愛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

鉤:古代兵器。

何當:何時。

金絡腦:即金絡頭,用黃金裝潢的馬籠頭。

踏:走,跑。此處有“賓士”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賞析

這首詩看起來是寫馬,其實是借馬來抒情,抒發詩人懷才不遇,不被統治者賞識,但又熱切期望自己的抱負得以施展,可以為國建立功業。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平沙萬裏,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

一、二句展現出一片富於特色的邊疆戰場景色。這幅戰場景色,一般人也許只覺得悲凉肅殺,但對於志在報國之士卻有著異乎尋常的吸引力。“鉤”是一種彎刀,一種武器。從明晃晃的月牙聯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思戰鬥的意思。作者所處的貞元、元和之際,正是藩鎮極為跋扈的年代,而“燕山”暗示的幽州荊門一帶又是藩鎮肆虐為時最久,為禍最烈的地帶,所以詩意是頗有現實感慨的。思戰之意也有針對性。平沙如雪的疆場寒氣凜凜,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這兩句乍看是應用賦法,實則啟動後兩句抒情,又具有興義。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小詩的後兩句是說,何時才能受到皇帝的賞識,給我這匹駿馬佩戴上黃金打造的轡頭,讓我在秋天的戰場上馳騁,立下功勞呢?三、四句借馬以抒情。“金絡腦”是貴重的馬具,象徵馬受重用。顯然這是作者熱望建功立業而又不被賞識所發出的嘶鳴。

這首詩是寫投筆從戎、削平藩鎮、為國建功的熱切願望。這首詩屬於寓言體或比體,婉曲耐味。而詩的一、二句中,以雪比喻沙,以鉤比喻月,也是比;從一個富有特徵性的景色寫起以引出抒情,又是興。短短二十字中,比中有興,行中有比,大大豐富了詩的表現力。從句法上看,後二句一氣呵成,以“何當”領起做設問,强烈傳出無限企盼意,且有唱歎味;而“踏清秋”三字,詞語搭配新奇,“清秋”草黃馬肥,正好馳驅,冠以“快走”二字,形象暗示出駿馬輕捷矯健的風姿。字句的鍛煉,也是這首詩藝術表現上不可忽略的成功因素。

簡析

李賀的《馬詩》共有23首,名為詠馬,實際上是借物抒懷,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慨和建功立業的抱負。這裡所選的是第五首。

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這邊塞爭戰之處,正是良馬和英雄大顯身手之地;然而,何時戰馬才能配上金制轡腦,飛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詩語言明快,風格健爽。前兩句寫景,寫適於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後兩句抒情,自比為良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資料標籤: 文化 詩歌
本文標題: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2285831046792
相关資料
《夜上受降城聞笛》原文譯文以及鑒賞?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回樂烽前的沙地潔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在西受降城附近。因而被譜入弦管,天下傳唱,成為中唐絕句中出色的名篇之一。
標籤: 夜上受降城聞笛 讀書 文化 詩歌
《從軍行·其二》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鑒賞呢?
身經沙場百戰鐵甲早已支離破碎,城池南面被敵人重重包圍。突進營壘,射殺敵軍大將,獨自率領殘兵殺開重圍千騎而歸。首句“百戰沙場碎鐵衣”,詩人用平直敘起的筆法寫出了征戰環境之“苦”。
標籤: 從軍行
《咏柳》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嫩綠的新葉,輕垂的柳條像千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
標籤: 詠柳 詩歌
《梅花》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牆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亦是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那些像詩人一樣,處於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人。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淩霜
標籤: 梅花 暗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