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郃沒死,司馬懿敢不敢發動政變呢?

對於此事,《魏略》中則出現了另一種說法,那就是諸葛亮退兵之後,張郃本不想追擊,但是司馬懿去强行命令他前往,最終導致他的陣亡。對於這種說法,很多人深信不疑,並認為司馬懿是故意想要除掉張郃,為自己架空魏室做鋪墊。今天我們不討論此事的真假,單來分析一下,就算張郃不死,他真的能够封锁司馬懿篡權嗎?

西元231年,諸葛亮發動第四次北伐,當他退守木門的時候,曹魏名將張郃率兵追擊,被一箭射中右膝,不幸身亡。對於此事,《魏略》中則出現了另一種說法,那就是諸葛亮退兵之後,張郃本不想追擊,但是司馬懿去强行命令他前往,最終導致他的陣亡。《三國志》注引《魏略》曰:“亮軍退,司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軍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宣王不聽。郃不得已,遂進。蜀軍乘高布伏,弓弩亂髮,矢中郃髀。”對於這種說法,很多人深信不疑,並認為司馬懿是故意想要除掉張郃,為自己架空魏室做鋪墊。今天我們不討論此事的真假,單來分析一下,就算張郃不死,他真的能够封锁司馬懿篡權嗎?

張郃,字儁(jùn)乂(yì),冀州河間人氏,他原本是韓馥的屬下,後來袁紹拿下冀州,他則開始為袁紹效力,並逐漸成為了名將。到了官渡之戰時,他則因郭圖對袁紹進讒言,無奈轉投曹操。見他來投,曹操非常興奮,並對其委以重用。而他也沒有辜負曹操的看重,在漢中之戰時,主將夏侯淵被斬,他不但穩定住了形勢,支撐到了曹操大軍到來,還成功的引起了劉備的忌憚。到了曹丕時期,他率軍代吳,奪下了百里洲的吳軍堡壘;曹睿時期,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他奉命前去陳倉支援郝昭,料到了諸葛亮的退兵之期,等等。

另外,陳壽在《三國志》中提到:“郃識變數,善處營陳,料戰勢地形,無不如計。”意思是說,張郃熟習戰術,善於安營佈陣,預測戰況地形都很準確。通過這些事件,我們不難得知,張郃的確能力出眾,再加上他是五子良將之一,是除曹氏和夏侯氏之外,最受曹魏五室倚重的武將,如此看來,他好像的確能够為司馬懿篡權,造成巨大的阻力。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接下來,我們便一起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年齡問題

《三國志·張郃傳》中提到,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爆發的時候,張郃便應徵入伍了,這一戰事爆發於西元184年,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時,已經到了西元249年,中間隔了六十五年的時間。而且張郃不可能一出生便投身軍旅,他需要長成,如此算來,就算高平陵之變的時候,他還活著,也已經年近八旬了。一個年近八十歲的老者,神智或許都已經不清醒了,他就算活著,又能發揮什麼作用呢?

二、身份地位和影響力的差距

張郃雖然能力出眾,卻一直是單純的將領。而司馬懿則不同,他出則為統帥,入則為重臣,不管是在軍中,還是在朝堂上,地位都遠高於張郃。這種情況下,就算張郃還活著,而且神智清醒,他又憑藉什麼去封锁司馬懿篡權呢?去和司馬懿單挑嗎?那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就算拋開年齡問題,他依舊無力封锁高平陵之變的發生.

?再說了,在政治上,司馬懿先後被曹丕、曹睿兩任皇帝選為托孤大臣;在軍事上,他則一手提拔了諸多名將,如牛金、胡遵、鄧艾等。再加上司馬懿性格隱忍,擅長偽裝,無論是朝堂上,還是軍營中,幾乎都是他的支持者,甚至一些曹操時期的舊臣,都站在了他這一方。這種情況下,就算張郃已經得到了提拔,地位與他相當,其影響力也是無力與他比肩的。而若張郃孤軍奮戰,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通篇分析之後,我們不難得知,雖然司馬懿故意害死張郃一事,到底是真是假已不可考了,不過就算張郃沒有死於那一戰,而是有幸活了下來,並且活到了西元249年,他也無力封锁司馬懿篡權,一是因為他的年齡不支持,二是因為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影響力,不管是在朝堂上,還是在軍營中,他都被司馬懿壓了一頭。

本文標題: 如果張郃沒死,司馬懿敢不敢發動政變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2285822733921
相关資料
《逢入京使》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向東遙望長安家園路途遙遠,思鄉之淚沾濕雙袖難擦乾。岑參這首詩,正是有這一特色。岑參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見一個老相識。馬上而談,互敘寒溫,知道對方要返京述職,不免有些感傷,同時想到請他捎封家信回長安去安慰家人,報
標籤: 逢入京使 岑參 詩歌
《從軍行》作者是誰?該如何理解呢?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辭別皇宮,將軍手執兵符而去;圍敵攻城,精銳騎兵勇猛异常。龍城為匈奴名城,此處指敵軍要塞。西元679—681年,吐蕃、突厥曾多次侵擾甘肅一帶,裴行儉奉命出師征討。唐汝詢在
標籤: 從軍行 讀書 歷史 烽火 詩歌
《塞下曲》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鑒賞呢?
死寂之夜,烏雲遮月,天邊大雁驚飛,單于的軍隊想要趁著夜色悄悄潜逃。《塞下曲》為漢樂府舊題,屬《橫吹曲辭》,內容多寫邊塞征戰。這是盧綸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朱泚之亂過後,咸寧王渾瑊出鎮河中,提拔盧綸為元帥府判官。在軍營中,盧綸看到的都是雄
標籤: 塞下曲 詩歌 盧綸
《馬詩二十三首·其五》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平沙萬裏,在月光下像鋪上一層白皚皚的霜雪。連綿的燕山山嶺上,一彎明月當空,如彎鉤一般。什麼時候才能給它戴上金絡頭,在秋高氣爽的疆場上馳騁,建立功勳呢?廣闊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彎如金鉤。前兩句寫景,寫適於駿馬馳騁的燕山原野的景色;
標籤: 文化 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