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劉柴桑》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鑒賞呢?

《酬劉柴桑》作於東晉義熙十年秋天,時陶淵明五十歲。《酬劉柴桑》前兩句“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說沒有什麼人與他來往,所以他有時竟然忘了四季的節序變化。詩中以隱居躬耕的自然樂趣和人生無常的道理來酬答劉柴桑,在淳樸祥和之中,詩篇流露著田園生活的樂趣。

酬劉柴桑

陶淵明〔魏晋〕

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

門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

新葵鬱北牖,嘉穟養南疇。

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

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遊。

譯文

偏僻的居處少有人事應酬之類的瑣事,有時竟忘記了一年四季的輪回變化。

巷子裏、庭院裏到處都是樹木的落葉,看到落葉不禁發出感歎,才知道原來已是金秋了。

北牆下新生的冬葵生長得鬱鬱蔥蔥,田地裏將要收割的稻子也金黃飽滿。

如今我要及時享受快樂,因為不知道明年此時我是否還活在世上。

吩咐妻子快帶上孩子們,乘這美好的時光我們一道去登高遠遊。

注釋

酬(chóu):答謝,酬答,這裡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

劉柴桑:即劉程之,字仲思,曾為柴桑令,隱居廬山,自號遺民。

窮居:偏僻之住處。

人用:人事應酬。

四運:四時運行。

周:周而復始,迴圈。

門庭:閭裡內的院落。門原作“櫚”,底本校曰“一作門”,今從之。

葵(kuí):冬葵,一種蔬菜。

鬱(yù):繁盛貌。

牖(yǒu):原作“墉”,城牆也,高牆也,於義稍遜。底本校日“一作牖”,今從之。和陶本亦作“牖”。

穟(suì):同“穗”,稻子結的果實。

疇(chóu):田地。

不(fǒu):同“否”。

室:妻室。

童弱:子侄等。

登遠遊:實現遠遊。

創作背景

《酬劉柴桑》作於東晉義熙十年(414年)秋天,時陶淵明五十歲。這年秋天,劉柴桑下廬山來拜訪陶淵明,相互作詩和唱,陶淵明於是作下《酬劉柴桑》。

賞析

《酬劉柴桑》前兩句“窮居寡人用,時忘四運周”說沒有什麼人與他來往,所以他有時竟然忘了四季的節序變化。然事實並非如此,詩人正是在知與不知中感受生命的意趣。之後吟道:“空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新葵鬱北墉,嘉穗養南疇。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命室攜童弱,良日登遠遊。”此八句所寫與前兩句恰好相對,時忘四運與葉落知秋,多落葉與葵穗繁茂,甘心窮居與擇日遠遊,此數者意象衝突,卻展現了時間的永恒性與生命的暫時性。由忘時乃知窮居孤寂落寞;而枝頭飄然而至的落葉,乃知秋天的到來,生命的秋天亦在渾然不覺中悄悄來臨;牆角的新葵、南疇的嘉穗,雖暫時茂盛繁榮卻猶似生命的晚鐘難得長久,從而暗示生命的榮盛行將不再。囙此詩人在窮居忘時之際又察其生命飛逝,擇良日作此遠遊折射出生命的亮色。“今我不為樂,知有來歲不?”一句沒有對來歲未知的恐怖,但有盡享今朝的胸襟。詩人情緒的宛轉之變與物的榮悴之態,不能忘世的感慨之憂與對生命的達觀之樂,交織成多層次的意義。

詩中以隱居躬耕的自然樂趣和人生無常的道理來酬答劉柴桑,在淳樸祥和之中,詩篇流露著田園生活的樂趣。這首小詩共十句,雖然比較簡短,然而它內容醇厚。在寫法上也比較獨特,撇開與對方問答一類的應酬話,只寫自己的感受、抱負與遊興,顯得十分灑脫別樣。在遣詞造句上,粗線條的勾勒,並著墨點染,使全詩呈現出古樸淡雅的風格,又洋溢著輕快明朗的感情。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酬劉柴桑》原文是什麼?該如何鑒賞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2161238952305
相关資料
《春日田園雜興》該如何理解?創作背景是什麼?
柳花深巷午雞聲,桑葉尖新綠未成。坐睡覺來無一事,滿窗晴日看蠶生。土膏欲動雨頻催,萬草千花一餉開;舍後荒畦猶綠秀,鄰家鞭笋過牆來。老盆初熟杜茅柴,攜向田頭祭社來。騎吹東來裡巷喧,行春車馬鬧如烟。“桑下春蔬綠滿畦,菘心青嫩芥苔肥。溪頭洗擇店頭賣
標籤: 文化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原文是什麼?如何理解?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此詞描寫閨中少婦的傷春之情。上片寫少婦深閨寂寞,阻隔重重,想見意中人而不得;下片寫美人遲暮,盼意中人回歸而不得,幽恨怨憤之情自現。全詞寫景狀物,疏俊委曲,虛實相融,用語自然,辭意深婉,對少
標籤: 蝶戀花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
《生查子·元夕》表達了歐陽修什麼樣的感情?
詞的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與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濕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今年正月十五元
標籤: 歐陽修 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的原文是什麼?怎麼翻譯?
此詞主要抒寫早春南方行旅的離愁。上闋寫行人客旅的思念。以時空的轉換,寫人在旅途,漂泊無際,且無止期,從而展示了遊子剪不斷的離愁。下闋寫居者對高樓的企盼和懸想,寫遠望之人的內心活動。春山本無內外之別,詞人將其界定,寫出居者念遠的迷茫心境,頗令
標籤: 歐陽修 踏莎行·候館梅殘 踏莎行 文化 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