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你走出青春期的心理誤區

但由於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健康趨於定型的時期,是走向成年的過渡階段,亦是性意識萌發和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發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因而,在他們心理素質發展的關鍵階段,容易產生心理失誤,甚至心理滑坡,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步入青春期後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思維敏捷,記憶力强,情感豐富,他們是時代的希望所在。但由於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健康趨於定型的時期,是走向成年的過渡階段,亦是性意識萌發和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發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點。因而,在他們心理素質發展的關鍵階段,容易產生心理失誤,甚至心理滑坡,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好奇、好勝、片面團虛榮心理

隨著生理上的發育和社會接觸面的擴大,青少年自尊心亦與日俱增。然而,這種自尊容易被追求虛榮所扭曲。例如用片面的虛榮去滿足自己某種好奇、好勝及自我表現的心理欲望。近些年來,青少年吸烟、喝酒的人數呈上升趨勢,主要原因是好奇心所驅使,使自己像個大人,容易交到朋友,更顯得輕鬆、瀟灑、大方,還有好勝和所謂的“心理叛逆性(亦稱逆反心理)”。有的女孩子過份追求穿戴打扮,未走上社會就強調高消費,這種不良心理若任其發展,就有可能走入歧途。

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滿心理

有此心理者以農村和邊遠地區的青少年為多。他們認為自己的現實生活與書本、影視中的生活方式差距甚大,文化生活內容貧乏,或是被日益沉重的學習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無暇享受文化生活的樂趣等等。枯燥而單調的生活滿足不了他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產生不滿或厭倦心理。為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他們就會“饑不擇食”地盲目去社會上尋求精神刺激和所謂歡樂。可想而知,如果任其發展,將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不成熟的戀愛心理

由於機體的發育心理活動的發展以及客觀環境等影響,少年逐漸產生了對异性的愛慕,求偶心理開始萌發。但他們受知識結構、認識水准和生活閱歷所限,對愛情的認識尚是膚淺而朦朧的,因而顯得幼稚和不成熟。有的躍躍欲試想尋找機會體驗一下戀愛滋味,於是就會出現早戀、多角戀愛等不良現象。例如有一個高中女生,她希望有三個男同學能幫助自己:一個要學習好,以輔導她的學習;一個要能說會玩,陪她玩樂;另一個則要會體貼人,成為她的忠實奴僕。經過一番嘗試之後,她竟能如願以償,並同時與他們保持超友誼的關係別人問她將來與誰結婚,她卻輕鬆地回答:“我還沒想過結婚呢!”這種不成熟的戀愛心理,對於自己,對於別人,乃至對於社會都是有害無益的。

性神秘和性衝動心理

進入青春期之後的青少年,由於性功能的迅速發育和趨於成熟,產生了對性知識的興趣,但由於未能在青少年中很好開展青春期性教育,他們中相當一部分存在一定的性神秘、性愚昧心理。在這種心理和上述不成熟的戀愛心理驅使下,往往對性道德、性文明缺乏足够的認識,以致控制不住外界不良因素的誘惑,進而容易產生性的衝動,最終可導致越軌行為,造成嚴重後果。

貶低自己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青少年性格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缺陷,貶低了自己的能力和品質,同時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驗,諸如羞怯、內疚、悲憂、自責等。自卑心理往往會影響人際關係,從而又反過來加深自卑感。大量事實說明:經常考試分數偏低、留級,經常挨責備,高考落榜,找不到工作或工種不盡如意,不被領導重視,婚姻戀愛受挫,甚至長相;身材不符合社會審美標準等,都可能成為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自卑心理極易造成青少年自暴自弃,不求上進。

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青少年大多涉世不深,閱歷較淺,如果對他們放鬆政治思想教育和缺乏正確的疏導,則容易產生是非觀念上的模糊心理。加之有的家長或教師採取封閉式的教育管道,致使青少年產生種種逆反心理,其結果會導致他們是非不分,與正確的教育指導思想背道而馳,甚至誤入歧途。

對青少年不良心理的研究及其防治的實施應得到社會的重視,亟待加强。青少年本身亦應加强自身政治貭素、心理素質的培養,拿出勇氣和毅力來克服和擺脫上述不良心理,力求使自己成為國家和人民有用之才。

本文標題: 引你走出青春期的心理誤區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819472384893
相关資料
青少年與父母吵吵更健康?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青少年問題專家塔比莎·霍姆斯撰文說,父母與青春期子女間的衝突不會令他們之間疏遠,反而會加强他們的關係。不過,霍姆斯承認,吵歸吵,但要以正確的方法來處理衝突。
標籤: 霍姆斯
青春期中學生十種心理衝突
中學階段是中學生長身體、長知識、長智慧的時期,也是其道德品質與世界觀逐步形成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學生面臨著生理、心理上的急劇變化,加上緊張的學習和陌生的環境,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適應,引起心理衝突。其心理衝突歸納起來,大概有十種:
標籤: 中學生 心理學
三大因素困擾青少年心理健康
12月16日下午,許多家長來到蠡湖中學,與專家面對面進行著心理健康諮詢。據最近的一次心理健康普查顯示,情緒不穩定、人際關係處理不和諧、學習障礙成為影響全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三大因素。“七彩陽光”計畫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
標籤: 心理健康 青少年教育
7.7%廣州青少年有自殺意圖,愛逃避壓力
“人生好像戰場”,學業或工作壓力成為青年的“胸口大石”。“穗港澳青少壓力釋放及形式的比較研究”成果報告在廣州市團校舉行。調查顯示,廣州的中學生面對壓力時,較多使用“鴕鳥”的消極躲避政策,遠遠高於香港、澳門兩地的中學生。“自殺或企圖自殺”的比
標籤: 逃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