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那時,乖學生為何變破壞王

在很多高校中,從六月底到七月初,不斷地有同學在發洩著,一不小心你就會看到從某個窗戶裏飛出暖瓶,盥洗間的玻璃更是換上又被敲碎,雪白的粉牆上用墨汁、紅塗料寫著諸如“鬱悶啊”、“滾蛋了”等等語句。而每天都有人從門口的酒家被人抬回來,最能喝酒的和最不能喝酒的都喝得東倒西歪。

在很多高校中,從六月底到七月初,不斷地有同學在發洩著,一不小心你就會看到從某個窗戶裏飛出暖瓶,盥洗間的玻璃更是換上又被敲碎,雪白的粉牆上用墨汁、紅塗料寫著諸如“鬱悶啊”、“滾蛋了”等等語句。而每天都有人從門口的酒家被人抬回來,最能喝酒的和最不能喝酒的都喝得東倒西歪。

有的人簡單地認為,這一現象是由於學生們對所在學校的不滿造成的,但這個現象在大學校園裏非常普遍,即使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也並不例外。有的人認為這一現象主要是由於一部分就業不理想的同學心情不好造成的,但據瞭解,在這些同學中有尚未找到工作的人,也有前程似錦,一片光明的人。到底是什麼樣的心理在驅使著這些不同學校中不一樣的人們重複著一年一年同樣的事情呢?就這個現象我們採訪有關專家。

乖乖虎為何變成破壞專家

專家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心理現象,任何一個個人在其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必定會有許多的不順心的事情,而這些比較消極的情緒在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的制約之下被同學們壓抑了並積累起來,而到了要畢業的時候,學生們感覺到自己身上的束縛完全消失了,於是這時候他們便需要為自己的被壓抑的需要發洩的情緒找到一個發洩的目標,所以管制了學生們四年的學校就自然成為了這個目標,破壞學校的東西就成為了一種尋找快感的管道。

當然,首先這一現象的出現必然也會有一個導火索――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外部歸因效應中的自利偏差。即人們傾向於把自己的成功歸於內部因素,把自己的失敗歸於外部因素。

那些混得非常不好的同學。他們在平日裏還壓抑著自己心理的不快,當畢業到來的時候,當離別到來的時候,當看到其他一些同學收拾東西各奔東西,自己還江湖漂泊,無枝可依的時候,這多種情緒纏繞在一起,激起了這些同學心理動盪。他們會傾向於為自己尋找開脫的外因。他們比較簡單地將自己的不利的境遇歸罪於學校,簡單地將自己的憤懣發洩到周圍的事物上面去。於是,便出現了前面的那些破壞場景。

同時,在另一個方面,從眾效應在這個現象的發生當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他人的行為會對個人的行為產生極大的影響。從這個方面便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同學可能各個方面都相當不錯了,但還是加入到了這些破壞行為中去了。他們在看到那些心理壓抑的同學在發洩自己的時候,這些略帶刺激性的場面和聲音會刺激他們回想起一些挫折性的事情,也激起他們發洩的欲望。於是,這些本來應該是乖乖虎的學生們變成了破壞專家。

畢業時刻多些理智

專家告誡畢業生們,在畢業前的這一段時間裏,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决不能因為圖一時的快樂,作出過激的舉動,這樣在用人單位,在社會中的影響都是不好的。同時莫忘在畢業前夕的時間裏給自己的心理再充充電,讓自己以一個樂觀、理智的形象走向社會。

本文標題: 畢業那時,乖學生為何變破壞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819116584707
相关資料
青少年為何熱衷死亡詛咒
從漫畫《死亡筆記》到現實的“死亡筆記”,從虛幻世界中的“正義”到現實社會中的“詛咒”,青少年為什麼對此心態開放,甚至樂此不疲?據報導,那些使用死亡日記的青少年,大多是填上自己不喜歡的同學的名字,目的是為了“報復”。近年一份調查表明,中國15
標籤:
孩子不愛合群應該怎麼辦
寶寶出現了不合群的情况,爸媽該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來解决?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認可這種不同,其次,就要從各方面,包括爸媽自身、所處環境等來解决寶寶的不合群現象。我的兒子四歲了,因為從小受環境的影響,所以現在不合群,不喜歡交朋友,都是獨個玩,在幼儿
標籤: 親子成長 育兒
愛看電視的孩子社交能力差
不少父母都知道,孩子電視看多了,一是損害眼睛,二是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其實,電視對孩子的傷害遠遠不止這些。原本活潑好動的寶寶,一旦迷上電視後,在電視機前一坐就是1~2個小時,這不僅對眼睛,還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但是,電視所傳播的資訊大多是
標籤:
“社交退縮症”在青少年中蔓延
節剛過,當大部分人還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中時,一些家長卻已憂心忡忡地帶著孩子去了心理諮詢診所。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的孩子變得越來越“怕羞”,怕見生人,即便是熟人相聚,他們也是“惜言如金”,很少主動與人交談。青少年專家特別提醒說,由於家長們的忽視,
標籤: 親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