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文言傳

原文:“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周易·文言傳①

原文:
“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②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③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q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樂則行之,憂則違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④九二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⑤九三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何謂也?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⑥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恒,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⑦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G。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⑧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比特,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⑨

注釋:
①文言:對“文言”二字之義先儒眾說不一,一、乾坤為門戶,以文說乾坤;二、依文而言其理;三、因卦爻辭為文王所作,故曰“文言”;四、文謂文飾,以乾坤德大,故特文飾以為“文言”;五、單就卦爻辭而推衍之,故曰“文言”,等等。筆者以為當依文言理之說近實。
②元:開始。長:訓首,君。亨:古文字有祭祀之義,此訓為通。嘉:美。古者婚禮稱“嘉”。會:聚合。利,本指。“利”從刀主分,分故能裁成事物使各得宜;“利”從禾。禾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時之中,如《說文》所言:“利……和然後利,從和省。”故“利”又有中和之義。義:宜。《中庸》:“義者,宜也。”《白虎通德論•情性》:“義者,宜也,斷决得中也。”貞:一說為占問,一說為正。幹:樹幹。木旁生者為枝,正出者為幹,故“幹”有正之義,因枝葉依幹而立,故“幹”又有本之義。鄭注《禮記•月令》“羽箭幹”曰:“幹者,器之本也。”
③仁:凡果核之實有生氣者曰“仁”,以仁為木,案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仁”有“元”之義,“元”從二從人,“仁”從人從二,故在天為“元”,在人為“仁”。《釋名•釋形體》:“人,仁也;仁,生物也。”長人:猶君人,即主宰人。利物:一本作“利之”。
④此釋《乾》初九之爻辭。龍德:陽剛之德。《乾》卦爻辭以“龍”喻陽。隱:是釋“潜”。《乾》初九居下故曰“隱”。易:移。世:世俗。不見是:不為世人所贊同。q:隱退。悶:煩悶。確:剛強之貌。拔:移。
⑤此釋《乾》九二爻辭。正中;《乾》九二爻居內卦正得中比特。庸言:平常的言論。先儒有解“庸”為“中”者,但由下文“善世而不伐”思之。似解“庸”作平庸為妥。閑:防。善世:吳汝綸曰:“此‘善世’即善大,與‘德博’對文。”伐:自誇。化:感化。君德:即陽德,陽為君。
⑥此釋《乾》九三爻辭。進德修業:增進德性修治學業。九三過中,故曰“進德修業”。修,治。知至至之:前“至”為名詞,指到達,後“至”為動詞,指努力做到。知終終之:前“終”為名詞,指終結。後“終”為動詞,指善於停止。幾:微。《系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上位:九三居內卦之上。下位:指九三居外卦之下。
⑦此釋《乾》卦九四爻辭。上下:言爻比特。四為陰比特,上可以承君,下可以應初,故曰“上下”。邪,邪枉。九四以陽居陰失比特故曰“邪”。進退:言爻,九四上進可居五,下退可居三。群:類。此指陽類。《乾》六爻皆陽,故六陽稱“群”。
⑧此釋《乾》九五爻辭。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乾坤陰陽各以類相應相求。乾為純陽,故曰“同聲”、“同氣”。應,感應。求,追求。雲從龍:雲,水氣。龍,水物。雲龍同類,感氣相致,故“雲從龍”。風從虎:風為震動之氣,虎是威猛之獸,虎嘯風生,風與虎也同氣類,故曰“風從虎”。作:起。G:見。親:親附。
⑨此釋《乾》上九爻辭,與《系辭上》八章同。注見上。

今譯:
“元”,是眾善的首長;“亨”,是嘉美的會合;“利”,是事物得體而中和;“貞”,是事物的根本。君子(效此)全現仁足以治理人。嘉美會合足以合乎禮,裁成事物足以合乎義。能貞正固守足以成就事業。君子能行此四德,所以說:“乾、元、亨、利、貞。”初九爻辭說:“潜伏之龍,不可妄動。”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人有龍德而隱居,(其志)不為世俗所改變,不急於成就功名,隱退世外而不煩悶。(其言行)不被世人贊同亦無煩悶,(君子)所樂之事去做,所憂之事則不去做,堅強而不可動搖。這就是潛龍。”九二爻辭說:“龍出現在田野,適合見大人。”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人有龍德而居正得中,很平常的言論亦當誠實,平凡的舉動亦當謹慎。防止邪惡而保持誠信,善行很大但不自誇,德性廣博而化育人。《周易》說:‘龍出現田野,利見大人’。這是君主之德”九三爻辭說:“君子終日勤奮不息,夜間戒惕似有危厲,無咎灾。”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君子為增進德性而修治學業。(為人)忠誠信實所以增進德性。修飾言辭以樹立誠意,所以成就學業。知道所要達到的目標而努力爭取。可與(他)討論幾微之事。知道終結而善於終止,可與(他)保存事物發展適宜狀態。所以居上位而不驕傲,在下位而不憂悉。所以勤奮進取因其時而戒懼,雖有危厲而無咎。”九四爻辭說:“龍在淵中惑於躍而未躍,無咎。”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或上或下,無一定常規,並非為了邪欲,或進或退,不是恒久不變的,並非脫離人群。君子增長德性,修治學業,想及時完成,故無咎。”九五爻辭說:“龍飛於天上,適合見大人。”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相同的聲音相互感應,相同的氣息相互追求,水往濕處流,火往幹處燃,雲從龍生,風由虎出。聖人興起而萬物清明可見。受氣於天的親附上,受氣於地的親附下,則各歸從(自己的)類別。”上九爻辭說“龍飛過高有悔。”這是什麼意思?孔子說:“尊貴而沒有具體職位,高高在上而與群眾脫離,賢明之士處下位而無人來輔助,所以只要一行動就產生悔恨。”

原文: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終日乾乾”,行事也;“或躍中淵”,自試也;“飛龍在天”,上治也;“亢龍有悔”,窮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①“潛龍勿用”,陽氣潜藏;“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或躍在淵”,乾道乃革;“飛龍在天”,乃比特乎天德;“亢龍有悔”,與時偕極;乾元“用九”,乃現天則。②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行雨施,天下平也。③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潜”之為言也,隱而未見,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④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⑤九三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⑥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⑦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况於人乎!况於鬼神乎!⑧“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⑨

注釋:
①此以人事釋《乾》爻辭。下,釋“潜”,指初九之陽居下,其比特卑賤。舍,此字古人多解;有謂“舍”通“舒”者,然案之《井》卦初六爻“舊井無禽”,《象》曰:“時舍也。”顯然《象》解“舍”為弃,由《文言》稱“雲從龍”,可知龍本應在天為得時,今在田而曰“時舍也”,可知此處亦解“舍”為弃。試:驗。窮:極。
②此以天道釋《乾》爻辭。陽氣潜藏:初九一陽居下,故象徵陽氣潜於下而未動。天下文明:九二陽氣上升,故天下文彩光明。文明,文彩光明。偕:俱。乾道乃革:《雜卦》:“革,去故也。”九四爻居上卦之始,故“乾道乃革”。比特乎天德:陽至九五而處尊比特。天德:指九五天位。極:終極。天則:天象法則。
③此申《乾•彖》意。即釋《乾》卦卦辭。性情:一本作“情性”。性,天性。情,是情意。人禀陰陽而生故有性情。《白虎通德論•情性》:“情性者,何謂也?性者,陽之施。情者,陰之化也。人禀陰陽之氣而生,故內懷五性六情。”能:而。美利:美善。此指生物。即雲行雨施以生物。剛健中正:《乾》六爻皆陽故“剛健”,二五為中,初、三、五以陽居陽得比特故曰正。《乾》六爻中九五居中得正,故曰中正。純粹精:此卦全陽不雜故曰“純粹精”。色不雜曰純,米不雜曰粹,米至細曰精。揮:動,散。一本作輝,二者音同義通假。旁:遍。通:通達。《系辭》:“往來不窮謂之通。”六龍:六比特之龍。禦:駕馬使行。雲行雨施:指天之功用。雲氣流行,雨澤佈施。平:均勻平和。
④此釋初九爻辭。成德:已成就的道德。弗:不。
⑤此釋九二爻辭。聚:會。辯:一本作辨。二者通,有明辨之義。寬:弘廣。
⑥此釋九三爻辭。重剛:九三居內卦乾之終,上與外卦乾之初相接,乾為剛,故曰“重剛”。不中:指九三不處二五之比特,爻以二五為中。上不在天,指往上不在九五爻。天,指九五爻。此爻辭為“飛龍在天”。田,指九二爻。此爻辭為“見龍在田”。
⑦此釋九四爻辭。中不在人:九四居卦中間而不處人之正比特。中,指居卦之中。人,指人比特。卦三、四爻為人比特,三與二相比,故三附於地處人之正比特。四雖處人比特,但元於地而近天,非人所處,故九四“中不在人”。
⑧此釋九五爻辭。大人:此指九五而言,九五有“利見大人”之辭。大人指聖明德備之人。《周易》中有周人五號:帝,天稱。王,美稱。天子,爵號。大君,興感行异。大人,聖明德備。序:次序。鬼神:陰陽之氣屈伸變化,天時:四時。
⑨此釋上九爻辭。上“聖人”王肅本作“愚人”,案愚人、聖人相對為文,故王肅本極是。唯:通惟,猶是。《文選•甘泉賦》李善注:“惟,是也。”

今譯:
“潜伏之龍,不要輕舉妄動”,(因)地位卑下;“龍出現在田野”,因時而被捨棄;“終日勤奮不息”,開始有所行動;“龍在淵中惑於躍而未躍”將由自己試驗;“龍飛上天”,居上而治理天下;“龍飛過高而有悔”,是由窮極而造成的灾害;《乾》卦開始用九數(以變化天下),天下必然大治。“潜伏之龍,不要輕舉妄動”,陽氣潜藏於地下;“龍出現在田野”,天下萬物呈現光明;“終日勤奮不息”,隨從天時的變化而行動;“龍在淵中惑於躍(而未躍)”,乾之道即將出現變革;“龍飛上天”,已比特居於天德;“龍飛過高而有悔”,隨天時變化而達到終極;《乾》卦始用九數,天道法則顯現。乾“元”,開始而亨通;“利貞”,是物之性情。乾一開始能以化育的美與利以利天下萬物,卻不言利物之功,盛大啊!偉大啊乾陽,剛勁强健而中正不偏,可謂純粹精微。六爻變動,普遍通達於情理,因時掌握六龍(爻)的變化,以駕禦天道,雲氣流行,雨水佈施,天下和平。君子以完成道德修養作為行動(目標),每天都顯現於行動。(初爻)所說的“潜”,是隱藏而未顯現,行動尚未成功,所以君子不能有所作為。君子學習以聚積知識,互相問難以明辨是非,寬宏大量與人相處,以仁愛之心指導行動。《周易》說“龍出現在田野,宜於見大人”。此謂君子之德。九三處於重重陽剛交接之處而不居中比特,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所以“終日勤奮”,因其時而戒惕,雖有危難而“無咎”。九四爻處於重重陽剛交接之處而不居中比特,上不及天位,下不在地位,處卦中間不在人比特,所以有“或”字,“或”,疑惑,所以“無咎”。(九五爻辭)的“大人”,其德性與天地相合,其聖明與日月相合,其施政與四時順序相合,其吉凶與鬼神相合,先於天道行動而與天道不相違背,後於天道行動而順奉天時,既然天都不違背他,何况人呢!更何况鬼神呢!(上九爻辭所說)的“亢”,是說只知前進而不知後退,只知生存而不知滅亡,只知獲得而不知喪失,這大概是愚人吧!知進退存亡之理而不失正道,這大概是聖人吧!

原文:
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①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②“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敬義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則不疑其所行也。③陰雖有美,“含”之以從王事,弗敢成也。道地也,妻道也,臣道也。道地“無成”而代“有終”也。④天地變化,草木蕃,天地閉,賢人隱。《易》曰:“括囊,無咎無譽。”蓋言謹也。⑤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⑥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猶未離其類也,故稱“血”焉。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⑦

注釋:
①此釋《坤》卦卦辭。至柔:《坤》六爻皆陰,純陰和順,故曰“至柔”。德方:先儒多解“德”為德性,但由上文“動也剛”思之,“德”與“動”對文,似以作“得”解為妥。方,方正。古人以圓說明天體運動,以方正說明地之靜止,故稱“方”。“方”釋經文中“貞”。後得主:經文中有“先迷後得主”,其意為:先迷惑後找到主人。傳文釋為“後得主而有常”。顯然與經文之義不同。常,規律,常道。化光:化育廣大。古“化”有生義。光,廣。
②此釋《坤》初六爻辭“履霜,堅冰至”。原意為:踏霜之時,當知堅冰之日將至。弑:試殺。《白虎通德論•誅伐篇》:“弑者,何謂也?弑者,試也。欲言臣子殺其君父不敢卒,候間司事,可稍稍殺弑之。”辯:即辨。漸:漸進,即由小而大。《坤》初六居下,陰小而始動,不善之積,故曰“漸”。陰為不善。順:順從。《春秋繁露•基義篇》引作“遜”。③此釋《坤》六二爻辭。正:從止一,其義守一以止。六二以陰爻居陰比特故為“正”。義:宜。六二居中,故為“義”。內:內心。外:
④此釋《坤》六三爻辭“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經文原意為:蘊含章美可以守正,跟從大王做事,雖不成功,但有好的結果。含:含藏。六三是以陰居陽比特,故為“含章”。陽為章美。
⑤此釋《坤》六四爻辭。蕃:草木茂盛。天地閉:天地不交通。六四居上下卦之間,上下皆坤,故上下不交而閉塞。閉,塞。括囊:束紮口袋。
⑥此釋《坤》六五爻辭“黃裳元吉”。黃中:六五居中,而有中德。古代以土色為黃,土在五行中居中,故黃色即中色,黃有中之義。正位居體:六五以陰居陽之正比特。五為陽之正比特,六五陰爻為體。支:肢,指四肢。發:見。
⑦此釋《坤》上六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陰:《坤》上六為陰。疑:即凝,有交結、聚合之義。嫌:疑。未離類:《坤》上六雖稱龍,但未離開陰類。玄黃:天地之正色,此指陰陽相遇兩敗俱傷。玄:黑中有赤。

今譯:
坤極其柔順,但動顯示出它的剛強;(坤)極其靜止,但盡得地之方正。後找到主人而有常道(行之)含藏萬物而化育廣大。坤道多麼柔順,順承天道依時而行。積善之家,必定福慶有餘,積不善之家,必定灾殃有餘。大臣殺掉國君,兒子殺死父親,這並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禍患的產生)由來已久,漸積而成。由於沒有及早察覺此事。《周易》說:“踏霜之時,預示堅冰之日將至。”這是說順從事物發展結果。“直”是說正直,“方”是說事物處置的適宜。君子用恭敬以使內心正直,用處事之宜來方正外物,“敬”與“義”已確立而道德就不孤立了。“直方大,不熟習沒有不利的”。(這樣)則沒有人懷疑他的行為了。坤陰雖有美德,“含藏”它以跟從大王做事,不敢成就(自己的功名)。這就是道地、妻道、臣道。道地雖“沒有成就”自己的功名,但替(天道)“終結了”(養育萬物之事)。天地交感變化,草木蕃盛;天地閉塞不交,賢人隱退。《周易》說:“束紮口袋,沒有咎灾,沒有名譽。”這是說謹慎的道理,君子內有中德通達文理,外以柔順之體居正比特,美存在於心中,而通暢於四肢,發見於事業,這可是美到極點啦!坤陰交接於陽,陰陽必定會發生戰鬥,為嫌(坤)沒有陽,所以(《坤》上六爻辭)稱“龍”,然而此爻又未曾離開陰類,故爻辭稱“血”。這“玄黃”,是天地的雜色,天色為玄,地色為黃。

(選自劉大鈞林忠軍著《周易傳文白話解》山東友誼書社1993年4月第1版)

本文標題: 周易・文言傳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603810497775
相关資料
周易全文注解
.jz{padding-left:30px;}.jzli{float:left;width:120px;}周易六十四卦簡注解讀目錄作者陳華平
標籤:
周易原文
後來儒家挖掘其中固有的人生哲理,用以發揮儒家的觀點,並將《周易》作為教材使用,成為古代知識份子必讀、必考的科目,奉為儒家經典,後世尊之為《易經》。泛義上講,《易經》即是《周易》,譬若《詩三百》之稱為《詩經》。
標籤: 易經 國學
周易傳文
《周易傳文》,是古人詮釋、研究《周易》的經典著作。《周易傳文》包括《彖傳》、《象傳》、《系辭傳》、《文言》、《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通行版本《周易》,將注釋發揮易義易理的傳文亦歸為《易經》一書中,本站認為《易經》只包括易經原文。
標籤: 易經 繫辭傳 國學
掌握預測要素,周易預測你也會
周易預測以她驚人的準確性讓人們不得不感歎她的神奇和神秘。其實,周易預測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難,因為周易就融入在我們生活之中,是我們生活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她講求的是“簡”、“易”之道。下麵,方舟周易列舉幾個周易預測中的實際例子,你也會的
標籤: 易經 周易預測 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