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易經》的歷史起源

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是一個文化成熟較早的國家。《易經》是誰寫得,是怎樣一部書?《易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易經》研究被稱為“易學”,早就成為一門高深的學問。《易經》的科學內涵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承認和尊敬。易學研究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範圍內的顯學。儘管如此,《易經》裏仍然有許多不解之謎,連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闕如。

關於《易經》的歷史起源問題

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國是一個文化成熟較早的國家。歷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為我們留下了恢宏的治國之道與管理之道。孔子在《系辭傳》中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現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烏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遠古的伏羲氏之“始作八卦”,乃起於觀察,普遍觀察天、地、人、物以後,歸納所得,製作為八卦的思想符號。這正是哲學思考的程式,由眼前自然現象出發,經觀察、綜合、比較而得出萬物的共性,然後歸納創制出象數以代表此共性。這段文字前句言八卦既為歸納萬物之共性而產生,故能“通”萬物之德(“德”言德性);後句言以其通萬物之性,故能就萬物之情實而予以區分種類(指八卦分別象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類)。

何為《易》?一是變易,世間萬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天地運行,寒暑交替,人生物死,沒有竟時。二是簡易,一陰一陽,就囊括了萬種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男就有女,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後,都是相反相成,對立統一。三是不易,別看世間的事物錯綜複雜,變化多端,但是有一樣東西永遠不變,哪樣東西不變?規律不變。月盈則虧,日午則偏,物極必反,這便是一切事物的規律。誰能逃得出這規律?除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神仙。《易》經過先民千萬年的生存實踐總結,蘊涵含著深刻的自然法則和樸素的和諧、辨證思想。

《易經》是誰寫得,是怎樣一部書?

易經是一部集體性著作,周易體例內容本身不成於一時一地一人之手。占筮是中國古代文明中的一個重要側面,夏商兩代已有重要的鬼神觀念與人鬼溝通的方法,占筮是人鬼溝通的行為模式之一,但占筮活動本身也有多樣性,例如有燒龜殼或燒牛骨,而從其燒裂的紋路中見啟示的方法,占者將所欲占之事與對紋路的解釋又刻到甲骨上,流傳至今,使今人得以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甲骨文)這種占筮活動傳至周文化傳統中時,經過周人的改良,建立完整的觀念與符號系統,(卦爻辭與卦爻象)一方面將當時所占之事及其解釋以文字記錄下來,(卦爻辭)一方面建立新的占筮法則,(大衍之數)使用新的占筮工具,(蓍草)而完成周易這部著作,亦即我們今日所見的易經之書的經的部份。經過歷代哲學家的闡釋,發展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學著作。同時,它也是我國古代一部關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經典。

《易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是或《黃帝內經》,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簡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沒有《易經》就沒有中國的文明。

《易經》在春秋戰國時代得到進一步完善,是我國先人的集體創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易經》裏的思想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也是如此。孔子就說過人們“日用而不知”。今天,我們誰不曾說過某某人陰陽怪氣,某某人又變卦了,或者扭轉乾坤,否極泰來之類的口語和成語,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這些詞彙都是直接從《易經》裏來的。

《易經》在西漢時期就被列為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之首。

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易經》研究被稱為“易學”,早就成為一門高深的學問。《漢書·儒林傳》記載:“孔子讀易,緯編三絕,而為之傳。”上下五千年,《易經》代代相傳,釋家林立。許多學者皓首窮經,考證訓詁,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蔚為大觀。

《易經》研究流派紛呈。他們互相爭鳴,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長補短。春秋時期,筮法上出現過變卦說,取象說,取義說,吉凶由人、天道無常說。戰國時期出現過陰陽變易說。漢代有象數之學(卦氣說,五行說,納甲說),魏晋唐時期稱玄學。宋明時期,又出現五大學派:理學派,數學派,氣學派,心學派和功利學派。又有人籠統地分為兩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陽剛。講“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強調修身以有用於社會。道家則重坤卦,重陰柔。講“大道若水,弱能勝强。”強調精神自由,以無為順應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兩家都從《易經》發展而來,猶如長江黃河之水皆發源於青藏高原。

《易經》的科學內涵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承認和尊敬。易學研究將成為二十一世紀世界範圍內的顯學。儘管如此,《易經》裏仍然有許多不解之謎,連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闕如。

資料標籤: 易經 文化 國學
本文標題: 關於《易經》的歷史起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603778560173
相关資料
《周易》所崇尚的中庸之道
《易》理強調尚中,認為物極必反,什麼東西都要強調要守中、適中。實際上尚中這個思想很玄妙,我們平時生活中各個人都是尚中的。最簡單的例子,吃飯喝水就是中庸,為什麼要吃飯呢?所以,“中”這個思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做人也應該是這樣,不要太
標籤: 易經 文化 國學
《易經》的性質特點
《易經》這本書的性質和特點是什麼呢?《易經》這本書不是這樣,它全書按照六十四個卦編下來的,乾卦、坤卦這樣一直編下來。宋代的理學家朱熹、程頤這些人,他們實際上對《易經》最後的完成做了很多工夫。
標籤: 易經 國學 乾卦
易經占卦是不是科學的預測?
現在有很多書都說《易經》是科學的預測,講得很准,說測到哪一天哪一個人就死了,他果然就死了。所以,我學了《易經》之後我就說,我不管這些是真還是假,我只是去追求一個道理,就是《易經》它就是科學,它就是很靈,它靈在什麼地方,要講出一個道理出來。第
標籤: 易經 科學 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