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原文】
(坤下坎上)比(1):吉。原筮(2),元永貞,無咎。不寧方(3)來,後夫凶(4)。
初六:有孚,比之(5)。無咎。有孚,盈缶(6)。終來有它(7),吉。
六二:比之自內(8),貞吉。
六三:比之匪人(9)。
六四:外比之(10),貞吉。
九五:顯比(11)。王用三驅(12),失前禽。邑人不誡(13),吉。
上六:比之無首(14),凶。
【注釋】
(1)比是本卦標題。比的本義是親密,在本卦中為一詞多義。由於“比”字多次出現,本卦用它來作標題。全卦的內容主要講交往和團結。(2)原筮:再筮,指三人同時再占問。(3)不寧方:不安寧的邦國,不願臣服的邦國。(4)後夫:遲到的諸侯。(5)比:親近、安撫。③缶(fou):瓦盆。盈缶:用瓦盆裝滿酒飯。(7)終來:即使。有它:有變故,有意外。(8)比:團結一致。自內:自己內部。(9)比:結黨營私。匪人:不正派的人。(10)外:外部,外國。(11)顯:外,這裡表示廣泛。(12)王用三驅:君王打獵時讓衛隊從左右後三面把獵物驅趕到中間以便射獵。(13)誡:用作“駭”,驚嚇。(14)比:互相傾軋。無首:沒有頭腦,指沒有覈心。(1)比是本卦標題。比的本義是親密,在本卦中為一詞多義。由於“比”字多次出現,本卦用它來作標題。全卦的內容主要講交往和團結。(2)原筮:再筮,指三人同時再占問。(3)不寧方:不安寧的邦國,不願臣服的邦國。(4)後夫:遲到的諸侯。(5)比:親近、安撫。③缶(fou):瓦盆。盈缶:用瓦盆裝滿酒飯。(7)終來:即使。有它:有變故,有意外。(8)比:團結一致。自內:自己內部。(9)比:結黨營私。匪人:不正派的人。(10)外:外部,外國。(11)顯:外,這裡表示廣泛。(12)王用三驅:君王打獵時讓衛隊從左右後三面把獵物驅趕到中間以便射獵。(13)誡:用作“駭”,驚嚇。(14)比:互相傾軋。無首:沒有頭腦,指沒有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