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見面禮儀

作為禮儀之邦的我國,古代人們相互見面時,有許多不相同的的禮節。這是古代賓主相見的最常見的禮節。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稽首是最重的禮節,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

作為禮儀之邦的我國,古代人們相互見面時,有許多不相同的的禮節。
揖:拱手行禮,是為揖。這是古代賓主相見的最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分為三種:一專用於沒有婚姻關係的异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專用於有婚姻關係的异姓,行禮時推手平而致於前;三專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
長揖:這是古代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如“子路拱而立”(《論語》)。
拜:古代表示恭敬的一種禮節。古之拜,只是拱手彎腰而已,兩手在胸前合抱,頭向前俯,額觸雙手,如同揖。如《孔雀東南飛》中的“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這兒的“拜”就是焦仲卿對母親行的這種禮節。後來亦指將屈膝頓首、兩手著地或叩頭及地稱為“拜”。如《鴻門宴》中的“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這兒的“拜”應是這種跪拜禮。
拜手:古代的一種跪拜禮。行禮時,跪下,兩手拱合到地,頭靠在手上。《周禮》中作“空首”;也作“拜首”。如“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屈原(節選)》)。
再拜:拜兩次為再拜,表示禮節之隆重。如“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鴻門宴》)。過去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頓首:跪而頭叩地為頓首。“頓”是稍停的意思。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的開頭或末尾。如“……丘遲頓首”(《與陳伯之書》)。
稽首:古代的一種跪拜禮。跪而頭觸地作較長時間停留為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頭在地必須停留一段時間。稽首是最重的禮節,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如“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釁鼓,使歸就戮於秦。”(《崤之戰》)。
古人的這些禮節在我們今天看來,已經是繁文縟節。但是,瞭解它們之間的區別,倒也能讓我們學到不少知識。

本文標題: 古人的見面禮儀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598617711219
相关資料
中華禮儀文明常識
中國具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人也以其彬彬有禮的風貌而著稱於世。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範圍十分廣泛,幾乎滲透於社會的各個方面。文明禮儀常識
標籤: 文明禮儀 辦公室禮儀 禮儀規範 儀錶禮儀 公共禮儀 學生禮儀
古代禮儀舉例詳解
作為記錄古代文明的文言文,蘊涵大量的古代禮儀,中學語文教材上也涉及許多。瞭解它,不僅欣賞到古代禮儀文化,而且幫助讀者,特別是中學生掃除閱讀文言文的一大障礙。古代禮儀,包括“吉”、“嘉”、“軍”、“賓”、“凶”五個方面,下麵結合中學教材,歷歷
標籤: 古代禮儀 歷史 讀書
中國敬茶的禮儀
我國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民俗。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茶已被奉為禮品與貢品。到兩晉、南北朝時,客來敬茶已經成為人際交往的社交禮儀。唐代劉貞亮讚美“茶有十德”,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錶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當今
標籤: 文化
中國傳統禮儀“左”為大
我國自古一般以左為上,而現今國際上流行的禮節中,卻完全不同,與我們正好相反,大多數國家都是以右為上。“虛左”,如今已經成為我們常用的成語“虛左以待”。現時,我國國家的非涉外禮儀活動,仍遵照傳統禮儀“左高、右低”做法。人大、國務院等舉行會議、
標籤: 丞相 就餐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