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的風俗習慣

僚人可能是古代對這一地區若干少數民族的泛稱,而與仡佬族有著更為直接的密切關係。元、明時期、仡佬族地區大都為當地的土司所統治。仡佬族的宗教信仰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蠻王老祖;認為萬物有靈,故信奉多種神靈。糯米粑是仡佬族節慶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食品。

仡(ge)佬(lao)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579744人(2000年人口普查)。貴州省聚集了96.43%仡佬族人口,其餘各省份都有分佈,以雜居為主。貴州聚居地主要為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其餘分佈於貴陽、六盤水、遵義和銅仁、畢節、安順、黔西南等4個地區,少數散居於雲南和廣西。仡佬族也是越南54個民族之一,有1845人(1999年人口普查)。
仡佬族的歷史
仡佬族人與古代貴州一代的僚人有淵源關係。唐宋時,史書中開始出現“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稱,統稱為“僚”。僚人可能是古代對這一地區若干少數民族的泛稱,而與仡佬族有著更為直接的密切關係。“仡佬”一名最早見於南宋朱輔寫的《溪蠻叢笑》。自明代以來的許多史籍都說:“仡佬,古稱僚”。近一、二百年間,在一部分仡佬族中還保留著古代僚人的某些習俗,如婦女穿統裙和鑿齒,以及以石板為棺的墓葬等,都說明仡佬族與古僚人有淵源關係。古僚人,是西漢時夜郎國(主要在今貴州、雲南境內)的主體民族之一。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內的僚人亦“魅結、耕田、有邑聚”(《史記·西南夷列傳》),即已過著定居的農耕生活,出現了村落和集鎮,有了君長,其社會已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或階級社會初期。西元前130年,漢朝以夜郎地設定犍為郡,前111年又分設群。從此,這一帶與中原地區的聯系逐漸密切。漢族封建社會的生產方式影響了僚人社會,從而緩慢地向封建社會過渡。7世紀時,唐朝在今貴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區,建立了羈縻州、縣。這時,僚人社會的生產力已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准。農民生產的稻、麥等糧食已有一部分作為商品在市場出售,他們紡織的“僚布”質量也很好,成了上繳封建王朝的貢品。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處於封建王朝和當地土官的統治之下,受盡了壓迫和剝削。元、明時期、仡佬族地區大都為當地的土司所統治。後來,這裡又建立了衛、所、屯、堡等軍事機构。明末開始“改土歸流”,到清代雍正年間,仡佬族地區的“改土歸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從此在流官的統治之下。清末及民國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劇减少,居住區域迅速縮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點狀分佈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區域之間,而各地的仡佬族人在與周圍其他民族的共同生活中,通過互相影響互相學習,其生活習俗、飲食服飾等方方面面也發生著不同程度的變化。但在貴州黔西、大方等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們的政治、經濟勢力,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為止。
仡佬族的宗教信仰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蠻王老祖;認為萬物有靈,故信奉多種神靈。清代漸習漢俗,崇奉佛、道、儒三教,並信巫術。每家堂屋均設神龕,書供“天地君親服、左昭在穆、古聖先賢、觀音、牛王、財神等香比特。老人亡故,要做“亡齋”超度。逢節慶給祖先燒紙時,要給“地盤業主、早老先賢”燒袱紙一封。如遇災禍病痛,則許願還願,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請巫師(俗稱“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沖灘”,或設“壇”敬“壇”,或“還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相信一種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免禍,益壽賜福。有寄拜奇石、古樹之俗。還相信“燒胎”、“叫魂”、“觀花”、“頓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風水”、“占卜”、“問卦”等。
清末民初的酸會有:“清醒會”(亦稱“和瘟會”),多在正月,祈求一年清吉平安。“秧苗會”(亦稱“保禾會”),多在六月,祈五穀豐登。黑神會”,多在六七月,設。壇”求雨。“太陽會”,八九月間久雨不晴,影響秋收,:打辭祈晴”。“虎豹會”(亦稱“山王會”),冬臘月間,設“酸”驅遣虎豹,保境安民,亦有於三月間做會的。
仡佬族的飲食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區,大多數在雲貴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那裡地形複雜,氣候潮濕;仡佬族人的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山地種植玉米,平地種植水稻,囙此,這兩種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糧食。農忙季節日食三餐,農閒多食兩餐,正餐之外,尚有“過早”、“歇鬧(歇勞)”、“宵夜”等習俗。肉食以猪肉為主,雞、鴨、羊肉次之,多數人不吃牛馬肉和死禽死畜肉。嗜吃酸味和論辣食品,有“三天不吃酸,人要打撈竄”之說。糍粑常作親把祖宗神靈供品,亦為待客和節日食品。糯米粑是仡佬族節慶活動中必不可少的食品。過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要用一昇或幾昇糯米打成一個大的粑粑,放在簸箕或方木盤內,供奉祖先,三天之後才可食用。黔西的仡佬族還用豆豉葉(扁竹葉)插在粑粑上,以表示祖先開荒辟草時插草為標;廣西的仡佬族還有在除夕的供品中加粽粑和紅薯之習。在端陽節、重陽節及其他所有節日,都要宴請賓客,但均要做粑粑。
仡佬族人習慣把玉米粉放在蒸籠裏蒸熟,叫作玉米乾飯;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節日裏或是有遠客臨門,他們就在玉米麵裏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稱為“混合飯”。
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鍋辣椒湯;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種吃法,如辣椒粥、黴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過,最受他們喜愛的要算是骨粉與辣椒加工醃制而成的辣椒骨。仡佬族人愛飲酒,多為自釀。先年有咂酒,以編穀、高梁、玉米、小米、大麥等為原料,發酵後貯壇密封,預置竹管,用時含管吸飲。後多為甜酒、燒酒。甜酒俗稱“酷糟”,用糯米或玉米、小米釀制,多用於煮湯圓、雞蛋,或用凉水沖飲。燒酒亦稱火酒,用玉米或高梁釀制,其味濃烈,平常待客和筵席必備。男子喜抽上烟(亦稱葉子煙),亦有中老年婦女抽葉子煙的,青年中吸香烟者增多。茶分清茶、油茶。清茶多用老鷹茶、藤茶、家茶或苦丁茶熬飲。油茶以家茶用油煎炒後加水煮沸,將幹,用木瓢背反復揉成漿狀,稱“茶羹”,再加油煎羹,添水煮沸,加鹽,佐以芝麻、核桃仁未、花椒調味,即可飲用。可以粑粑、粽子、麻糖、瓜子等佐食,亦可煮“油茶雞蛋”、“油茶湯圓”、“油茶稀飯”等食用.大多數地方信佬族都有“吃油茶”的習慣,並視為待客佳品,有的日食三餐不離,否則精神不振。居住在舊城、隆興一帶的記佬族多無“吃油茶”習俗。
筵席常以酥扣(亦稱燒白)、昨扣為主肴,加配滑肉(亦稱酥肉)、粉條、黃花、木耳、豆類製成品等凑滿“八大碗”或“十大碗”,俗稱“大水席”。托情議事,往未酬醉,肴暖尤豐。大矸、三橋一帶盛行“三麼臺”,即筵席分三臺吃完,先酒次茶後飯,或先茶次酒後飯。油茶佐以糕、糖、乾果、葵花子,酒佐冷盤熱炒,飯加蒸碗湯菜。坐席多為每桌10人(上下席各2人,左右席各3人),舊城、蟠溪、院溪一帶每桌12人,縣城每桌8人。
特色飲食
油茶:
一些地區的仡佬族人家喜歡吃油茶。制法是用猪油放於鐵鍋內加熱,拌以蛋、肉,再摻水,放些鹽、糖熬成,以作飲料,配以包穀花、米花、酥食、麻餅、花生、糯米粑,幹、衡相配,作待客之用。
百合:“百合肉絲”是仡佬族地區味道別具一格的名菜。務川百合粉,加工精細,粉質鬆散,光滑細膩,清香可口。
務川牛肉幹:
具有民族風味,色棕紅,味鮮美,因這裡山區牛多肉嫩,務川牛肉幹銷往廣西、廣東、湖南、浙江、福建等省區。
道真舊城灰豆腐果:
以黃豆製成豆腐,再用桐殼灰、草木灰副本後葉灰、蕎子稈灰等,用傳統方法加工精製而成。質地綿酥,色灰白,鮮香可口。
仡佬族的民族節日
仡佬族在貴州分佈廣泛,特別是在黔中,黔北各縣均有不同數量的分佈,語言,習俗差別也較大,但仡佬族都來源於古代濮人。其習俗任有一致的相似性。下麵就說一下仡佬族的節日:(按農曆的時間先後)
大年: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動有,吃菜板肉,上墳,祭祀祖先(獻飯),祭祀四官老爺,秧苗土地。晚上插天香,追蟲蟲螞蟻,追亮火蟲,第二日(正月十五)淩晨早上,倒靜茶,搶銀水,吃湯圓,獻飯。大年重在燈。
三月三:山王菩薩生日,有些仡佬族為了還願而祭祀山王。
清明節:跟祖墳掛青。
端陽節:一般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祖先。
月半:一般七月十四,割新穀嘗新,祭祀祖先。
八月節:仡佬族是中國的一個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書中就有記載。仡佬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莫過於八月節(八月十五至二十日)。節日的頭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裝,齊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幾個青年把一頭頭戴大紅花的黃牛牽來,寨中最長者——“族老”開始禱告,祈求五穀豐登;樂團奏起“八仙”曲,同時鳴粉槍、放鞭炮。然後殺牛,割下牛心,每戶一份,表示全族團結一心。隨後,“族老”還率眾捧著小猪、老雞、大鹅三牲,到菩薩樹下祭祀。禮畢,全族歡聚一堂會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戶舉行家宴後,婦女們偕兒帶女回娘家送禮;男人們串街會友,唱歌、談天。據說,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動一直延續到節日的最後一天。
重陽節:一般八月十五,打糍粑,走親戚(送糍粑)。
小年:一般臘月三十,主要活動有,吃菜板肉,上墳,祭祀祖先(獻飯),晚上祭祀四官老爺,秧苗土地。第二日早上,倒靜茶,搶銀水,吃湯圓,獻飯。小年重在火。
過年
最早仡佬人根據農作物生長規律以十月為年節,嘉靖《貴州圖經》載,仡佬“每歲以秋收畢日為歲首”。清《安順府志》載,仡佬“以十月為歲首”。清代以來,仡佬族人漸仿漢人以臘月三十至正月初一為過年,原先十月為歲首的習俗漸漸廢止。
年節時期向後推移,並吸取一些漢族過年禮儀,但仡佬年的傳統習俗仍有不少留存下來。各地仡佬族過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數量有多有少。各寨、各姓氏,甚至在同一村寨集體舉行和各家分別進行兩種,但以各家各戶分別進行的多。
除夕,各戶以豐盛菜肴、酒飯陳列於堂屋神龕前的方桌上,燃香燭紙獻清祖宗後,全家男女老幼歡聚一堂吃團圓飯。
仡佬節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過兩個年節,一個是春節,另一個是仡佬年,仡佬年在農曆三月初三過。春節的時間和習俗大致與漢族相同,但有“喂樹”的特殊內容。“喂樹”又被稱為“祭樹”或“拜樹”,起源於仡佬族信仰萬物有靈的古樹(大樹)崇拜。廣西隆林各族自治縣的仡佬族,在農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備好米酒、猪肉、鮮魚、糯米飯等供品,帶著紅紙鞭炮,以親友關係相約上山拜樹。見樹後先鳴鞭炮,然後選擇高大粗壯的古樹燒紙焚香跪拜。拜畢給樹“喂”祭品:一人執刀在樹皮上砍3個口子,另一個“喂”些肉飯酒於刀口中,最後用紅紙把刀口封住,給樹除草培土。“喂”飯時針對不同的樹,要對答不同的詞。如對果樹,要說:“喂你飯,結串串;喂你肉,結坨坨”,表示預祝果實累累。“喂”樹之後,人們歡聚宴飲。有些地區在農曆八月十五也捧著牛心和新米飯祭拜寨旁的神樹“菩薩樹”,祈祝豐年。
吃蟲節
而每年的農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蟲節”。這一天,家家飯桌上都擺著幾盤別的風味的菜--油炸蝗蟲、醃酸螞蚱、甜炒蝶蛹、燒炒蚜米泥鰍等。
還有一些地區把“祭樹”稱為“祭山”,因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區,熱愛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體對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樹,它是頑強的生命力的體現。祭祀以村寨為組織,只許成年男子參加。除貢獻祭品外,巫師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穀豐登,人畜興旺。
吃新節
仡佬族每年農曆七八月新穀成熟即將要收割時,仡佬族便選擇一個日子進行吃新(也叫嘗新),祭祀祖先,感謝祖先的恩德,保佑來年風調雨順。祭祀當日,各家主婦到田間摘新糧,做好祭祀祖先。有的地區還殺雞殺豬,甚至殺牛祭天、殺馬祭地。吃新日這天摘誰家的新糧都不為基諾族的吃新節是在八九月間穀子成熟時舉行。節日早晨,各家到田地裏摘新糧、蔬菜來做,並殺雞祭祀。蒸飯時注意觀看甑子裏冒出的蒸汽的方向:從東方冒出預示子孫興旺;從南方冒出預示豐收;從西方冒出象徵狩獵順利;從北方冒出則是不祥的徵兆。飯菜煮熟後,由家長主持祭祀寨神、鐵匠神、火塘神等諸神。傳說基諾人原來只吃山芋和野菜,是他們的狗帶回一粒穀種,他們將它種下,但是所獲不多,後來一比特白髮老人傳給他們種穀子的知識,於是他們收穫了滿倉新米,從此他們才有了過新米節的傳統。
敬雀節
“雀鳥”為仡佬族民族圖騰,每年的農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傳統的“敬雀節”節日,進行祭祀儀式、表演傳統民間技藝等。為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堯上在這一天舉辦2010年“堯上仡佬族敬雀節”。“敬雀節”是仡佬先民世代流傳下來敬奉雀神的崇拜綜合性民俗活動,為仡佬族百姓祈禱子孫發達、家業興旺、五穀豐登的一種祭祀活動。據堯上鄧氏家譜記載,敬雀節至少有300多年歷史,“敬雀節”以“敬雀”為覈心,包括了敬雀保存的生態環境居民建築和動態民俗文化的內容。
敬雀節上,仡佬族同胞向遊客展示魅力獨具的活動內容:舉行敬雀節祭祀、唱攔路歌、敬攔路酒,表演長號嗩呐、仡佬毛龍、仡佬婚俗、山歌對唱、印象堯上等。開展鬥牛、拉牛、抵杠、掰手腕、抵牙巴勁、捉放活雞等獨具鄉村特色的民族民間競技活動。
山節
農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歸來,萬物復蘇,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時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為組織各自組織。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長房世襲主持;多姓雜處的寨子,則輪流主持,每年由數戶共同當值,用拈鬮管道確定當值者,主持人面對神樹,恭恭敬敬地獻祭,呼請名山神來享受祭物,並祈禱山神保佑全寨清潔平安、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男子會犁牛打耙、女子會紡紗織布、多生子女。
神樹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視為神聖之地,備受愛護,人們不得放牛馬去踐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樹木,也不能隨意進山砍柴割草,客觀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搶春水
遵義縣和務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的仡佬人,有“搶春水”的習俗。
春季農曆“立春”的頭一天,家家戶戶把房屋打掃得乾乾淨淨,把水挑足,並準備好鞭炮。“立春”這天,不洗衣服,認為洗衣服會把春水搞髒,也不掃地,不挑水。“搶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擔任。如家中有幾個未婚男子或女子,那就由家長指派其中既誠實、能幹,又機智、勇敢的人擔任;如果家中沒有未婚男女,就要向親戚或鄰居借一個並在頭一天晚上請到家中居住。
雞叫頭遍,“搶春水”的人悄悄起床,提上裝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邊,不出聲,也不能響動,否則認為會驚動“春水”。然後用碗輕輕舀水,一般舀十二碗(閏月舀十三碗)。舀完以後就開口大叫一聲“搶春水了!”接著點燃鞭炮,震得全寨子劈劈啪啪作響,誰家的鞭炮先響,就說明那家搶著“頭水”,那家的娃娃勤快。人們紛紛到水井或泉水邊提水,在回家的路上還要高喊著“春水到我家,到我家…”回到家立即燒水,把“春水”燒開。然後燒一罐茶待全家起床後,每人喝一盅“春水”香茶,再喝一盅蜂蜜米花茶,吃元宵,祝福全家人平安。
六合宴
所謂“六合”,是指“團結、忍讓、寬容、誠和、善處、禮敬”,這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是仡佬文化中最具特徵的精神依賴。
那麼,為紀念仡佬的先民開荒劈草、倡“和合”、興“七規”(仁、義、禮、忠、孝、敬、讓),每年喜慶或者年末時,人們就會拿出自家最好的飯菜,聚集在村中祠堂鬥酒鬥菜,共敘一年的辛勤耕耘、共慶一年的豐收喜悅,這就是仡佬族傳承至今的“六合宴”。
婚慶禮儀
仡佬族靚女出嫁前的三五天便開始“哭嫁”。娶親時新郎不親迎,而是於婚期前一日派轎夫在天黑前到女家。進門前,女方有專人主持“攔門禮”,要行敬酒、鋪氈、恭候等禮數,每道程式都有傳統的對答禮詞,必須唱得合乎規矩,否則要遭哄笑。靚女出嫁時先將花轎抬進堂屋,由新娘的兄長或叔叔將新娘“拉出”裡屋,給祖宗父母磕頭,爾後“强抱”入轎中,表示對娘家的戀戀不捨。娘家人把轎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給男方轎夫。轎前有兩人持大刀開路,花轎周圍有彩旗和藍傘簇擁,途中鳴號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熱鬧。到新郎家拜堂後,新娘要重新梳妝打扮,然後到寨中寬敞處讓大家欣賞、逗笑,以便和鄉親們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禮更有趣。新郎騎馬去迎親,有4個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著竹掃帚,另2人抬著酒肉禮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幾個壯漢攔路“搶劫”,把“搶”來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這點禮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門,有一群人手執木片圍“打”新郎,男方執竹掃帚要全力保護突圍。新郎跑進女方家門,馬上有“敬親酒”招待,而且新郎與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畢,新郎將新娘“抱”上馬背,新郎執韁引路而歸。
隆重的婚禮宴席分二臺或三臺,即要連續吃二三道不同的席。第一臺是茶席,只吃茶、油炸食品及幹鮮果品。第二臺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種凉拌拼盤。第三臺是正席,除必有的兩碗扣肉外,還得有各種烹炒的民族風味。
婚宴中,仡佬族還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將酒釀好後密封於外抹柴灰拌黃泥的壇中插上兩根竹竿,一彎一直,竹節沒有完全打通。飲用時打通竹節,直管進氣,彎管咂吸而飲,飲酒時有專門唱“打鬧歌”的歌手助興,使客人感到一片溫馨。

本文標題: 仡佬族的風俗習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597566420846
相关資料
東鄉族的風俗習慣
東鄉族的民族概況東鄉族因居住在河州東鄉地區而得名。東鄉族的來源和形成,一度觀點頗為分歧。使用東鄉語,屬阿勒泰語系蒙古語族。對東鄉族的族源,還有一些不同的說法。東鄉族的飲食習慣東鄉人的基本飲食,以小麥、青稞、玉米和豆類、洋芋(馬鈴薯)為主食。
標籤: 中國伊斯蘭教 中國節日 色目人 阿難答
原住民的風俗習慣
據史載,三國時期,原住民的先民分成若干部落,部落成員稱為“彌麟”,公共事務由部落成員共同管理。長期以來原住民和漢族人民共同抵禦外國侵略者的侵略,共同開發了臺灣。原住民的生活習俗原住民在古代以裸為美。原住民普遍愛食用薑,有的直接用薑蘸鹽當菜;
標籤: 原住民
拉祜族的風俗習慣
拉祜族的風俗習慣更新時間:2014-07-0700:32:39來源:整理閱讀:54次核心提示:拉祜族,是中國古老民族之一,人口41.1476萬。“拉祜”一詞是這個民族語言中的一個詞彙,“拉”為虎,“祜”為將肉烤香的意思。囙此,在歷史上拉祜族
標籤: 拉祜族
水族的風俗習慣
水族的民族節日額節額節,意為吃額,是荔波縣永康、拉交地區水族的年節,除了沒有跑馬活動之外,過節的時段與內涵與端節相似。水族的宗教習俗水族的信仰文化屬於原始宗教信仰範疇。水族的婚禮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异宗异姓氏族開親的原則
標籤: 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