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時頭脹、頭痛、頭緊是怎麼回事?

實踐證明,氣功鍛煉的一個突出作用就是消除心理緊張,促進疲勞的消失,使人在短時間的鍛煉後就會出現神清意爽、頭腦輕鬆的感覺。然而少數人在學練氣功後,表現為不僅沒有消除疲勞,反而出現頭脹、頭痛、頭緊等許多頭部不適的感覺。這不僅起不到解除心理負擔的作用,反而格外新增了心理緊張,從而出現練功時頭痛、頭脹、頭緊的不適反應。

練功時頭脹、頭痛、頭緊是怎麼回事?

實踐證明,氣功鍛煉的一個突出作用就是消除心理緊張,促進疲勞的消失,使人在短時間的鍛煉後就會出現神清意爽、頭腦輕鬆的感覺。然而少數人在學練氣功後,表現為不僅沒有消除疲勞,反而出現頭脹、頭痛、頭緊等許多頭部不適的感覺。個別人沒有得到及時糾正,以至引起持續的頭部不適感,形成氣功出偏。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1、功法複雜不熟練。氣功功法多種多樣,有靜有動,有易有難,有簡有繁。特別是某些有多節套路的動功,不僅要求學功者學會各套路的繁雜動作、姿勢,而且還必須在做每一節動作時按要求配合呼吸和意念,這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是一件較難做到的事情。往往是想起這節動作,忘了下節動作;做准了動作,配錯了呼吸;呼吸和動作配合協調了,又沒達到對意念的要求等等,使初學者應接不暇。這不僅起不到解除心理負擔的作用,反而格外新增了心理緊張,從而出現練功時頭痛、頭脹、頭緊的不適反應。對待這種情況的措施有兩條:一是明確自己學習氣功的目的與所選擇的功法是否統一。如果學習氣功的目的單純是為了健身或治病,那麼,不必追求姿勢動作的複雜,以及在複雜動作基礎上的呼吸意念配合,只要選擇一種實用而簡便易學的功法,如動作易學、自然呼吸、意念單一的功法,就可有效地達到學功的目的。這樣就實現了目的與方法的統一。反之,目的單純,但選擇了複雜的功法,目的與方法不統一,就應毫不猶豫地放弃複雜功法,改學簡便功法。這裡須強調的是,功法簡單並不意味著效果不大,恰恰相反,越簡單的方法越容易使人意念單一,更好地實現入靜狀態。二是對那些已經具備了一些氣功基礎,但是還想新增一些功法難度和趣味性的人,在學練複雜動功時,初期出現顧此失彼而引起頭部不適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只要堅持鍛煉,使動作越來越熟,動作、呼吸和意念配合越來越協調,頭部不適感就會消失而出現新的舒適的感受。2、不適當地意守上竅。練功要領之一是上虛下實,要求練功人在意念的運用上保持下體占七分,上體占三分。這樣可使下體感覺充實,而頭部保持虛靈。但是有的學功人對此處理不當,使意念集中在上部,尤其是個別功法教人意守鼻尖、印堂、百會等上部穴區,引氣上行,這必然出現頭脹、頭痛、頭緊等不舒服感覺。嚴重者甚至不適感持續存在,變為練功偏差。對此,初學氣功者必須有足够的認識。除胃下垂、長期腹瀉、脫肛等中氣下陷患者外,一律不要輕易意守上竅。一旦意守上竅出現不適,應立即改為意守下丹田或兩脚心湧泉穴來進行糾正。不見好轉者,立即請教有經驗者、專業氣功工作者。

資料標籤: 頭脹 健康 氣功 養生
本文標題: 練功時頭脹、頭痛、頭緊是怎麼回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503359248390
相关資料
為什麼初學氣功時腸鳴作響、排氣增多?
初學氣功的人,尤其是集體練功時,經常可以聽到練功人的腹部不時出現較響的腸鳴音,甚至從肛門排氣的聲音也此起彼伏。這是一種正常的練功效應。這種情況是因副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增强引起的。除個別器官外,多數器官內臟是接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雙重神經支
標籤: 氣功 腸鳴 胃腸
練功的正常反應
但在某些情况下,練功也會出現异常的反應。我們先從正常反應講起。正常反應也稱良性反應,是練功後由於氣血運行暢通所產生的各種現象,對機體起到有益的作用,分正常感覺和效應感覺兩種。據統計約占正常反應的60%~70%。
標籤: 健康 胃腸 養生
同時學練多種功法可以嗎?
與此同時,各流派之間又相互影響,相互借鑒,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練功方法。近些年來,隨著羣衆性學練氣功熱潮的興起,又出現了許多新創編的功法,常使一些想學氣功的人眼花繚亂、無所適從;更有甚者,有人還在教功中聲稱“練此功就不能練別的功,否則會出問題”
標籤: 氣功
練功時睡著了好不好?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讓我們看看練功入靜與睡眠和覺醒的主要區別是什麼。睡眠與覺醒是人和高級動物生命活動所必須的普遍生理現象。練功就是積極主動地保持、並延長這種特殊的清醒狀態。對於失眠的病人、身體極度虛弱的病人來說,練功入睡未償不是一件好事,練
標籤: 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