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守下丹田的奧秘

我們先看下丹田的生理解剖位置。意守下丹田必然引起腹部神經的活躍,腹至近腰部毛細血管也將隨之活躍,而且很快會吸收神經末梢中的廢物,經肝、腎、大腸排出體外。所以意守下丹田可强化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特別是性腺受到良性激惹,精液充盈,功能增强,新增人體代謝、免疫能力以及應急應變能力。

我們先看下丹田的生理解剖位置。下丹田這個體腔的分層空間,左右是輸尿管;左右偏上是腎臟和腎上腺;再往上,左上方是胃和脾,右上方是肝和膽;正下方是小腸;再往下是膀胱;膀胱再下則是睾丸和附睾;下丹田體腔的平衡比特是橫結腸,臍上一點是胰臟,左下方是降結腸,右下方是升結腸,十二指腸在此竅穴的右方縱穿而過;再往前的分層空間是動脈和靜脈的分叉處,下丹田的後分層空間是太陽神經叢及性腺神經的部位;最後面的分層空間正對位是腰椎骨,下部則是骨盆。

由於它所處的特殊的生理解剖位置,使意守下丹田有助於全身各部位、各層次的相互內部聯系,能促使全身各部位協同動作,從而大大激發了生命力。人體下腹部是太陽神經叢及性腺神經的部位,人體許多植物神經集中在太陽神經叢中。意守下丹田必然引起腹部神經的活躍,腹至近腰部毛細血管也將隨之活躍,而且很快會吸收神經末梢中的廢物,經肝、腎、大腸排出體外。這對人體具有重要意義。又囙此部位在生理上與腎、胰、肝、延髓均有植物神經聯系,性腺還與腦垂體發生連鎖性的條件反射,活躍性腺功能,又能迴響到下丘腦的植物神經中樞,故可增進植物神經功能。下丹田附近有腎腺、性腺等內分泌體。所以意守下丹田可强化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特別是性腺受到良性激惹,精液充盈,功能增强,新增人體代謝、免疫能力以及應急應變能力。

從中醫和道家的角度看,下丹田對人體活力的關係最為密切。下丹田是任脈、督脈、沖脈經絡行始的起點,是“十二經脈之根”,是“呼吸之門”,是“三焦之源”,是真氣升降開合的樞紐,是男子養精、女子護胎的處所。所以,意守下丹田,可收到强身、防病、治病的效果。

下丹田部位前通臍(胎兒在母體中賴以吸收的根蒂),後通腎(人之精、命之本處)。意守此處,一吸百脈皆合,一呼百穴皆開。呼吸往來,增强了元氣,調動了經脈。所以下丹田又被稱為中宮和叛āT氣積蓄於丹田,逐漸充盈後,就會自動流向全身各個經絡,產生通經走氣的現象,氣暢血和,流注自如。

肚臍又稱命蒂,也叫神厥,是人體能量從先天轉化為後天的樞紐。肚臍內含著人天相應和運化的奧秘。下丹田是調整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中心部位,意守此處有發動內氣、貫通經脈之效,而“通則不痛”。

概括上述,下丹田為元氣所聚、積蓄之處,是生命活動的樞紐,是人體生命活動中心。意守下丹田可以後天呼吸之氣接蓄先天元氣。所以,意守下丹田可以治百病,可強壯下元,尤為老年人或破體之人添油接命,功效突出。意守下丹田可糾正“上盛下虛”的現象,平衡陰陽。另外意守下丹田由於强化了肝臟的功能,還可以增强排毒、解毒的作用。

意守肚臍能治百病,上面說的這些就是意守肚臍能治百病的原因。自古以來守竅之法雖多,但初學者都應該以意守下丹田為本。

本文標題: 意守下丹田的奧秘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503120957392
相关資料
入靜是修煉的重要內容之一
入靜是修煉者取得修行成效的關鍵所在,修煉的成效如何,取決於入靜的程度深淺。功夫的高低幾乎可以用修煉者入靜的深度來衡量。精神上的入靜層次深淺,關係到功夫進展快慢和功力的高低。入靜是修煉過程中逐漸達到一種思想寧靜,意念集中,輕鬆舒適,頭腦有序化
標籤: 文化 禪定 修德 佛教
入靜要訣
煉功者有一個共同的難題就是,“入靜”難。我認為,“入靜”要在日常生活的時時處處做起。“凡事盡力而為、做人問心無愧”:無論工作或者學習,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做好。做事要將心比心,如果老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事物,煩惱一定很多,因為自私自利啊!以上
標籤:
如何修定(布楚仁波切)
修習佛法的人,首先應調順散亂的心,使心成為堪能性,若散心修佛法如誦經、觀想等善功增長不快,若能收治散心去作善功則收效甚速。從世間法來講,修定能使人的身心和氣息等得到調節,少病長壽,並能涵養性情。修定之人亦複如是,先要調伏雜念、沉掉之心後,才
標籤: 三摩地 正念
傳統修煉方法概要
由於道家這一异於儒、佛的獨特著眼點,决定了在傳統養生、長生的修煉方法方面,道家的地位是最為重要的,氣功入門。據元代李道純的統計,當時流傳的養生修煉方法有三千餘種,而道書上記載的大約只有二百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十大類。
標籤: 密宗 氣功 道教門派 辟穀養生 道教起源 內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