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輻射緣何最傷人?過度依賴是主因

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17日發佈的這份報告稱,醫療輻射是人類接觸電離輻射的主要來源。在全世界人口遭受的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各種輻射中,20%來自醫療輻射;而在所有人為因素導致的輻射中,醫療輻射所占的比例高達98%。報告指出,遭受高强度的輻射將對人體組織造成嚴重破壞,而長期遭受較低强度的輻射也會新增健康風險。

聯合國報告:醫療輻射為人體接觸輻射主要來源

聯合國原子輻射影響科學委員會17日發佈的這份報告稱,醫療輻射是人類接觸電離輻射的主要來源。在全世界人口遭受的由自然或人為因素導致的各種輻射中,20%來自醫療輻射;而在所有人為因素導致的輻射中,醫療輻射所占的比例高達98%。

報告說,產生輻射的醫療檢查現時大部分是在衛生保健水准較高的國家,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及廣泛應用,世界各國無論衛生保健水准如何,醫療輻射都會持續新增。在一些已開發國家,醫療輻射的大幅增加意味著它已取代自然輻射來源,成為人體接觸輻射的最主要途徑。

報告指出,遭受高强度的輻射將對人體組織造成嚴重破壞,而長期遭受較低强度的輻射也會新增健康風險。

醫療影像檢查是把雙刃劍

隨著影像學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出現和影像學診斷水准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放射影像學檢查廣泛應用於臨床,已成為許多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然而先進的影像學診斷檢查更像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提高了疾病診治水准,節省了醫療費用,成為許多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另一方面,它所帶來的低劑量電離輻射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普通人最常接觸到的醫療輻射就是X線檢查與CT檢查。有研究表明,這種輻射能够穿透細胞、破壞DNA,甚至誘發某些癌細胞。X線會破壞細胞內部結構,對遺傳分子產生難以修復的終身性破壞。還有研究表明,X線會破壞紅細胞,可能會誘發白血病等血液疾病。

儘管X線中含有有害輻射,但是作為一種必需的醫療手段,X線檢查在國內依然廣泛使用。尤其當患者的表面症狀不足以確診疾病時候,就需要採用X線和CT檢查來幫助醫生明確診斷。

過度依賴是主因

隨著醫療檢測儀器越來越先進,很多疾病可以在早期被檢測出來,醫生們也越來越依賴這些儀器,不論是常規體檢,還是入院治療,病人常常被要求進行胸片、骨片、CT等檢查。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20%的CT掃描並非是必要的。國外也有類似的報導,在美國6500萬人的CT檢查中,有大約2%的人將通過CT的放射性而導致癌症。

此外,有些醫院的醫務人員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濫用X線檢查,本來病人完全沒有必要接受X線照射的,結果醫生為了多收醫療費,無端讓病人接受照射。

甚至,由於害怕醫療事故所帶來的訴訟煩惱,許多醫生通過將該做的影像學檢測都做一遍來保護自己。

患者也缺乏有自我保護意識,沒有意識到要拒絕不合理的醫療照射。現時患者當中缺乏防護意識的人比比皆是,有些患者甚至自己當起了自己的醫生,在缺乏相關知識的情况下盲目地主動為自己選擇X線檢查。還有就是患者的家屬,沒有特別需要陪護的患者,家屬不必一起跟去做檢查,這樣受輻射是完全不必要的。

受檢者防護相對缺乏

X線檢查對人體有損傷,射線照得越多,致癌的危險性越大,囙此衛生部早在2002年頒發的《放射工作衛生防護管理辦法》中就明確規定,醫務人員應對受檢者進行必要的防護。但是令人擔憂的是,現時在很多醫院這些標準都形同虛設,病人無任何防護進行X線檢查似乎已成慣例,而鮮有人意識到其中的危害,事實上大多數的患者恐怕都不知道衛生部有這個規定存在。

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現時出臺的一系列放射衛生防護標準已與國際接軌,並無什麼兩樣。但在實際操作中,這些標準卻常常形同虛設,拍胸片享受到遮罩保護的患者寥寥無幾。更有甚者,有時體檢時,醫生為節約時間,甚至要求幾個體檢者同時進入拍片室,一人拍片其他人未加任何防護地在一旁等候。作為醫療工作者,應該時刻站在患者的立場為患者著想,能用B超檢查的儘量別用X線檢查;非用不可的,也應該選擇輻射劑量相對較小的X光片,而避免使用X光透視。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對放射防護逐步重視起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的製定和落實,已有效地改善了醫療機構工作場所的防護條件,如採取隔室透視,設定鉛玻璃或相應厚度的隔離牆等,大大减低了醫務人員的受照劑量,最大限度地保障醫務人員的健康安全。但是,對於患者接受X線檢查的防護,卻重視不够。從現在看,整個放射防護法規體系的最大缺陷,是涉及醫務人員的防護多,而受檢者的防護相對缺乏。

一定厚度的遮罩物質能减弱醫療輻射的强度

專家表示,一定厚度的遮罩物質能减弱射線的强度,射線防護門,在輻射源與人體之間設定足够厚的遮罩物(遮罩資料),便可降低輻射水准,使人們在工作所受到的劑量降低最高允許劑量以下,確保人身安全,達到防護目的。

放射科的牆體的防護更是防護的重點,因為牆體的防護如果沒有做好,會直接影響防護的整體效果。一般如果說放射科室所在的樓層為1樓且沒有地下室的話整個房間的牆體防護需要做5面(4面牆,一個天花板),鉛玻璃,要是有地下室的話,就需要做好6面牆的防護。

遮罩輻射遮罩防護的原理是:射線包括穿透物質時强度會减弱,一定厚度的遮罩物質能减弱射線的强度,射線防護門,在輻射源與人體之間設定足够厚的遮罩物(遮罩資料),便可降低輻射水准,使人們在工作所受到的劑量降低最高允許劑量以下,確保人身安全,達到防護目的。遮罩防護的要點是在射線源與人體之間放置一種能有效吸收射線的遮罩資料。

合理選擇放射診療科技

不過,人們也不必因為擔心輻射而拒絕必要的X光和CT檢查,更不必為此連醫院放射科的區域都不敢進。實際上,放射診療檢查存在一個合理選擇應用的問題。各種檢查項目均各有其特點,在實施放射診斷檢查前,應當對不同檢查方法進行利弊分析,在保證診斷效果的前提下,優先採用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小的診斷科技。

專家指出,雖然B超比CT安全,但必須強調的是,顱腦、耳鼻咽喉部、骨骼和肺的腫瘤應該首選CT增强檢查。因為超聲波無法穿透骨板和氣體。而食道、胃腸道腫瘤應首選胃鏡和腸鏡檢查。一些腹膜後腫瘤和巨大腫瘤由於超聲波探頭的局限性不易完整顯示,也應該首選CT或MR。

再如女性40歲以後,每年1~2次乳房X線掃描是利大於弊的,但是如果在40歲以前,經常做這樣的檢查或者一年超過一次,就會風險大於受益。同樣的,用輻射量測骨密度的方法(DEXA),對於骨質疏鬆的診斷十分有效。但是接受這種檢查越早,輻射對你一生的危險將越大。所以除非特別原因,沒必要太頻繁地做這項檢查。

本文標題: 醫療輻射緣何最傷人?過度依賴是主因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177731079908
相关資料
植入起搏器也能做磁共振
但因老趙需要經常做核磁共振檢查腦血管病變,而植入心臟起搏器後卻無法接受MRI掃描檢查,這種治療衝突一直使老趙很烦乱。就在昨天,老趙卸下了這一心理包袱,在醫院接受了心律失常診治中心專家為其做的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據專家介紹,老趙是全國首位植入
標籤: 起搏器 核磁共振 磁共振檢查 養生 健康
何為核磁共振?
核自旋產生磁矩。NMR觀測原子的方法,是將樣品置於外加强大的磁場下,現代的儀器通常採用低溫超導磁鐵。核自旋本身的磁場,在外加磁場下重新排列,大多數核自旋會處於低能態。現時對核磁共振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H和13C兩類原子核的圖譜。
標籤: 核磁共振 自旋量子數 電子自旋 磁場强度 原子核 訊號頻率
孕婦警惕:獸用B超儀鑒定胎兒性別現象猖獗
租個郊區的小房間,買臺獸用的B超機,就明目張膽地開起了鑒定胎兒性別的黑診所。近日,在上海城鄉接合地帶,此類“野B超”廣告十分猖獗。而現時衛生、人口計生以及食藥監等監管部門對B超儀的准入,還沒有製定相關規定。在上海寶山、嘉定等一些城鄉接合地帶
標籤: b超 胎兒性別鑒定 孕婦 獸用b超
孕婦做B超被震倒:胎兒有兩張臉!全球僅兩例
婦產科醫院對一名準備進行引產的孕婦檢查時,發現這名孕婦腹中的胎兒在一個頭上發育出了兩張對稱的臉,醫學上稱為“雙面人”。“雙面胎兒”非常罕見,據報導,世界上迄今僅在2008年印度發現一例。為她進行超聲檢查的醫生表示,這是國內臨床出現的第一例“
標籤: 孕婦 b超 胎兒 育兒 懷孕 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