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損傷患兒是否需CT檢查才可預測?

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顯示,針對不同年齡範圍的兩項經驗證的預測規則,能够在臨床上重要的創傷性腦損傷患兒中鑒別出無需CT檢查的低風險患兒。對頭部創傷患兒行CT檢查可能新增輻射誘發惡性腫瘤的風險。

不必要的CT檢查可新增兒童患腫瘤的風險

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顯示,針對不同年齡範圍的兩項經驗證的預測規則,能够在臨床上重要的創傷性腦損傷(ciTBI)患兒中鑒別出無需CT檢查的低風險患兒。相關論文發表於《柳葉刀》[Lancet 2009374(9696):1160]雜誌。

對頭部創傷患兒行CT檢查可能新增輻射誘發惡性腫瘤的風險。為了在ciTBI(因創傷性腦損傷導致死亡、需行神經外科手術、插管超過24小時或住院時間≥2夜)患兒中鑒別出無需CT檢查的低風險者,該前瞻性隊列研究納入北美25家急診科室中年齡小於18歲、在頭部創傷發生24小時內就診且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評分為14~15分的42412例患兒,推導和驗證年齡特异的ciTBI患兒是否需CT檢查預測規則。年齡<2歲患兒的推導和驗證人群分別為8502例和2216例,年齡≥2歲患兒的推導和驗證人群分別為25283例和6411例。其中14969例患兒(35.3%)接受了CT掃描,376例(0.9%)發生了ciTBI,並有60例(0.1%)接受了神經外科手術。

結果顯示,年齡<2歲患兒的預測規則為精神狀態正常、除前額外無頭皮血腫、無意識喪失或意識喪失時間小於5秒、無嚴重損傷機制、無可觸及的顱骨骨折並且父母判斷其行為正常,其在驗證人群中的ciTBI陰性預測值為100%(1176/1176例),敏感性為100%(25/25例)。在接受CT檢查的694例年齡<2歲的患兒中,有167例(24.1%)屬於此低風險組。年齡≥2歲患兒的預測規則為,精神狀態正常、無意識喪失、無嘔吐、無嚴重損傷機制、無顱底骨折臨床徵象並且無嚴重頭痛,其陰性預測值和敏感性分別為99.95%(3798/3800例)和96.8%(61/63例)。在接受CT檢查的2223例年齡≥2歲的患兒中,有446例(20.1%)屬於此低風險組。在驗證人群中兩項預測規則均未錯判需接受神經外科手術者。

述評

加拿大多倫多病童醫院帕金(Parkin)博士:該研究不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臨床問題,還為闡述臨床決策製定背後的科學依據提供了一個良好範例。臨床預測規則的目的在於協助臨床醫師進行統計推斷,囙此其製定必須包含推導、驗證和影響分析這三個主要步驟。該研究推導並確認了兩項高品質並且具有良好表現的臨床預測規則,其在問題提出、方法學應用、統計分析和病例選擇等方面的做法值得稱道。但該研究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其一是預測規則的敏感性仍未達到完善,其二是將此預測規則立即用於臨床反而可能會導致CT檢查率升高。當前在此類創傷處理中CT應用率為35%,而此規則應用後的預測CT檢查率為41%~47%。研究者亦提示相關規則只是為了告知臨床決策,而不是對其加以替換。儘管相關預測可能並不完美,但它們卻代表了現今最好的科學論據。

本文標題: 腦損傷患兒是否需CT檢查才可預測?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177285519974
相关資料
准父母們通過四維超聲可看清胎兒一舉一動
通過影像清晰的新一代3維或4維超聲成像科技,那些“見子心切”的“准父母”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的一舉一動;同時它也給醫療工作者提供了更好的管道,以瞭解胎兒在母體內的行為和他們成長發育的過程。
標籤: 超聲成像 胎兒 懷孕 孕產 運動
PET-CT也有盲點全身掃描將使癌症漏檢率提高了8%
幾年前,麥德哈特·奧斯曼醫生的一比特病人因為被懷疑患有肺癌而接受了PET和CT掃描,結果卻沒有發現腫瘤。但是,這位病人告訴醫生,他感覺自己的腿部有毛病。奧斯曼醫生是美國聖路易斯大學醫院PET成像科技的首長,同時也是該大學醫學院核醫學副教授,
標籤: pet 癌症 癌症復發 健康 腫瘤 pet-ct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老年前列腺增生
近年來BPH新的治療方法較多,如藥物治療、氣球擴張術、後尿道支撐物、高溫治療、尿道雷射燒灼術等,但療效難盡人意,即使是被公認為“金標準”的經尿道攝護腺切除術,其手術後1個月的死亡率有0.2%,併發症率18%。採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科技治療BP
標籤: 攝護腺 攝護腺腫瘤 放療 健康 養生 膀胱
檢查肝癌核磁共振管用嗎?
美國學者Snowberger等的一項研究顯示,磁共振成像檢出肝細胞癌的敏感性最强,並可確定HCC體積,甲胎蛋白用於篩查HCC尚不够敏感,但AFP對肝病預後具有預測意義。研究納入在Baylor地區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手術的患者,比較其接受的AF
標籤: 肝癌 磁共振檢查 健康 肝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