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腦膿腫的CT診斷與鑒別診斷

耳源性腦膿腫的原發感染病灶主要是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以膽脂瘤型中耳炎最多見。CT能顯示耳源性腦膿腫不同病理演變階段的表現。當CT表現不典型而難以做出明確診斷時,如果臨床上有明顯化膿性中耳炎及急性發作病史,應首先考慮耳源性腦膿腫可能,然後進一步做CT複查或CT導引下腦穿刺抽吸活檢證實。

耳源性腦膿腫的原發感染病灶主要是慢性化膿性中耳乳突炎,以膽脂瘤型中耳炎最多見。CT檢查尤其是高解析度CT(HRCT)能充分顯示耳和顳骨內部細小的解剖結構,對觀察中耳乳突病變十分有利。如能結合冠狀面掃描,可使CT與手術診斷不同部位膽脂瘤的符合率達93.5% ~ 100%。

如果在CT或乳突根治術中發現鼓室蓋、乙狀竇前壁或乳突竇骨壁破壞,應高度警惕併發腦膿腫可能。CT平描與增强掃描對腦膿腫診斷的準確率可達91%~99%。CT能顯示耳源性腦膿腫不同病理演變階段的表現。在急性腦炎期因白質區的水腫表現為邊界不清的片狀低密度區,有占位效應,一般無强化;在化膿期和包膜形成期,隨著中央壞死液化形成膿腫,膿腫壁有炎性肉芽和纖維組織,週邊有神經膠質增生,水腫開始減輕,CT平掃表現為低密度的膿腔,膿腫壁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環形影,化膿期可見强化的環壁略厚而不均勻,包膜形成期顯示完整、光滑、均勻、薄壁環狀强化之特點,且强化明顯。但是耳源性腦膿腫與其它感染途徑引起的腦膿腫,其CT表現無明顯差异,一般耳源性腦膿腫均位於患側乳突附近的大腦顳葉和小腦內,增强時除膿腫壁强化外,鄰近腦回或天幕可出現强化,結合中耳炎病史,診斷並不難,很少發生誤診。當CT表現不典型而難以做出明確診斷時,如果臨床上有明顯化膿性中耳炎及急性發作病史,應首先考慮耳源性腦膿腫可能,然後進一步做CT複查或CT導引下腦穿刺抽吸活檢證實。

其他輔助檢查

1.腦超聲波檢查:幕上膿腫可出現腦中線波移位。

2.經頸動脈腦血管造影:對大腦膿腫有診斷意義,但無助於小腦膿腫的診斷。

3.膿腫診斷性穿刺:除鑽顱底刺探查外,尚可經乳突術腔作診斷性穿刺。

4.顱內壓增高者,腰椎穿刺要慎重,以防誘發腦疝。

本文標題: 耳源性腦膿腫的CT診斷與鑒別診斷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1176888924256
相关資料
FDA推薦X線及其他影像學檢查監測Riata導線异常情况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推薦體內有St.Jude醫藥公司Riata及RiataST導線的患者應該接受X線或者其他影像學檢查以確認導線周圍絕緣异常情况。多項研究表明,常規影像學檢查導線狀態能够檢測到絕緣體的异常情况,囙此被FDA正式推薦。此外,F
標籤: 影像學 fda x線
X線檢查在診斷呼吸系統疾病中有何意義?
胸部X線檢查,為診斷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另外,需要引起注意:小兒胸部X線檢查所見,隨呼吸相而不同,胸部各器官和組織形態均隨呼吸相而產生相應的變化。總之,X線胸部檢查,可以使我們直接瞭解患兒肺部的病變情况,並可以通過追跡檢查來瞭解疾病
標籤: 呼吸道疾病 健康 x線
醫學影像融合科技
中華醫學會副會長戴建平指出,影像融合需要更好的融合包括X線、超聲、核學、光學、成像在內的各種醫學影像診斷科技,充分發揮不同影像技術的作用和優勢,彌補了單項檢查成像的不足。融合科技可分成兩大部分:一部分屬於診斷,一部分則是為了治療而存在。
標籤: 醫學影像
診斷神經白塞病MRI檢查敏感
白塞病為一種原因不明的以細小血管炎為病理基礎主要累及皮膚黏膜的慢性進行性多發性多系統損害的疾病當白塞病引起神經系統受累時,則稱為神經白塞病。最近,一項研究顯示,神經白塞病是白塞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MRI檢查是診斷神經白塞病非常敏感的方法,
標籤: 白塞病 健康 養生 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