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有200萬癌症新發患者,其中有100萬骨轉移癌。屍檢證實,癌症死亡患者中有50%的病人有骨轉移。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中,約70%~85%的患者有骨轉移。70%以上的骨轉移患者有骨痛症狀。廣泛性的骨轉移,頑固性的骨痛,至少有50%以上的這類患者的疼痛未獲得有效控制,成為晚期腫瘤患者最常見和最難以解决的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
利用放射性藥物治療骨轉移癌和緩解腫瘤骨轉移引起的疼痛,是近年來治療核醫學的熱點之一。核素治療轉移性骨腫瘤骨痛具有明顯的療效和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有效率大於80%。
其原理為:用於治療轉移性骨腫瘤的放射性藥物都有趨骨性,骨組織代謝活躍的部分濃聚更多的放射性藥物。轉移性骨腫瘤病灶部位由於骨組織受到破壞,成骨細胞的修復作用極其活躍,所以濃聚大量的放射性藥物。
轉移性骨腫瘤病灶濃聚大量的放射性藥物,放射性核素衰變過程中發射B射線,輻射作用引起腫瘤組織內毛細血管擴張,水腫,細胞結構不清;核染色淡或固縮,炎細胞浸潤;進一步腫瘤細胞核消失或空泡形成,壞死或纖維化形成:實驗觀察和臨床資料都說明,放射性核素內照射治療通過電離輻射生物效應達到抑制或殺死腫瘤細胞而發揮治療作用。
儘管不同放射性藥物緩解轉移性骨腫瘤疼痛的機制還不十分清楚,但多數學者認為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①輻射作用使腫瘤體積縮小,相應部位骨組織間及受累的骨膜的壓力降低;②電離輻射作用影響神經末梢去極化的速度,干擾疼痛在軸索的傳導;③抑制緩激肽和前列腺素等疼痛介質的釋放。
老資料網(www.laoziliao.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系: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