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隨年齡而增長,其發病率有明顯的地區差异,歐美地區較高。據報導僅次於肺癌,在男性是癌症死亡的第二比特。我國以前發病率較低,但由於人口老齡化,近年來發病率有所增加,同時由於對前列腺癌的診斷方法的不斷改進,如酸性磷酸酶的放射免疫測定,前列腺液的乳酸脫氫酶的測定,經直腸的超聲顯像,CT檢查以及攝護腺穿刺針改進等,使前列腺癌得以早期診斷,也使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有所增加。
MRI最常用於已穿刺活檢證實的前列腺癌的術前分期。現時,直腸指檢和血清PSA檢查是診斷前列腺癌的首選方法,超聲引導下經行攝護腺穿刺活檢是前列腺癌的確診方法。MRI不適於前列腺癌檢查的首選檢查方法,但它是對前列腺癌分期的一種最有效的影像手段。經直腸超聲(TRUS)和應用體線圈的MRI對前列腺癌分期的準確性均在60-70%左右,而經直腸內線圈的應用已使MRI對前列腺癌分期的準確性高於經直腸超聲(TRUS),最重要的特點是它對前列腺癌是否有包膜浸潤和精囊侵犯的判斷的準確性分別達到64%和97%。MRI對檢查前列腺癌淋巴結轉移的準確性及局限性與CT掃描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