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水準的提高,汽車、機車、電動車等交通工具的普及,顱腦外傷的發生率呈上升趨勢。CT作為顱腦外傷的首選檢查管道,其作用及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隨著MR I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和廣泛應用,使得MRI多方位、多參數成像優點得以充分顯示,MR應用於顱腦損傷中的敏感性和準確性日益顯露出來,但由於檢查費昂貴,成像時間較長,在顱腦外傷中的應用仍相對有限。那麼,對顱腦外傷而言,MRI檢查是否是必要的呢?
一般醫院都是採用外傷患者行CT檢查後馬上行MRI檢查,或先行MR I檢查後馬上行CT檢查,因MR I檢查耗時太長,囙此只能選擇病情較輕的患者進行MRI,而大多較嚴重的外傷患者因病情危重不允許再耗時行MRI檢查而不能進行。
CT和MRI均存在假陰性的問題,但CT假性率明顯高於MRI。由此可見臨床診斷的“腦震盪”患者中,其中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MR I發現問題,而單純用MR I診斷也有極少部分有問題患者表現為陰性。只有CT和MRI兩種檢查均為陰性,症狀較重的患者複查後仍為陰性,才能診斷為腦震盪。
CT的掃描速度快,檢查時間短,價格便宜,是急性腦外傷尤其是嚴重外傷的首選檢查。MRI檢查時間長,價格昂貴,且限制較多不能作為急性外傷的首選檢查,但MRI有其獨特的優勢,能發現較多的CT不能發現的病灶。囙此對於臨床症狀較重的“腦震盪”患者和較嚴重的腦外傷患者,有必要於病情允許的情况下行MRI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