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是電子電腦x線體層攝影的簡稱,它的發明是x線診斷的一次重大突破,較之現時通用的X線攝影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能够發現普通X線片上不能發現的較小病變。通過CT檢查可以得到人體某個斷面上的清晰影像。現時的科技可將人體每隔1釐米的厚度切一個橫斷面,囙此可以查出1釐米左右的腫瘤。1979年CT發明者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CT對腦腫瘤和顱內疾病的診斷價值最大。10分鐘之內就可鑒別顱內占位的性質,並可直接瞭解病變部位的大小。
其次可用於胸腔、腹腔臟器腫瘤的檢查,可檢查出直徑2釐米的肝癌,檢查胰腺癌的準確率達87%,腎腫瘤的準確率幾乎100%。
對盆腔腫物,CT也有很高的診斷價值。
CT具有圖像清晰、分辯率高、診斷效果好的優勢,但也不無缺點。主要是設備昂貴,檢查費用高,為普通X線攝片的數十倍。囙此,如果普通X線或其它方法如B超即能確定腫瘤位置、大小及性質者,就沒有必要再作CT檢查了。
順便提一下ECT,與CT雖是一字之差,卻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檢查方法。
ECT的全稱是發射單光子電腦斷層掃描儀,是一種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檢查方法。當放射線核製劑投入(口服或靜脈注射)體內後,在適當時間內,丫照相機(一種攝取體內放射線核素影像的儀器)攝取影像,並以電腦輔助,使成像和顯像分析更為精確,也是現時較先進的癌症檢查、診斷方法。主要用於甲狀腺癌、骨骼等部位腫瘤的檢查,尤其常用於骨轉移性腫瘤的檢測,比普通X線拍片可提前3—6個月發現病變。囙此,對一些較易發生骨轉移的癌症。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食管癌等,即使沒有骨痛,也可作術前或術後檢查,以期早期發現轉移灶。但必須注意骨的炎症、血流改變、骨折修復,關節退行性變、骨畸形性病變以及代謝性骨病變也可出現陽性結果,這是應該予以鑒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