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心電圖和普通的心電圖檢查方法是有所區別的,囙此,在檢查之前應該要多加瞭解,這樣才能更好的配合醫生。今天,不如就來一起看看動態心電圖的方法和適應症都是怎樣的吧。
動態心電圖的方法
做動態心電圖時可自由任意活動,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做此項檢查是在胸前部粘貼多個電極片,電極片越多則記錄得越全面,一般在10個以下。從各個電極片上要連接導線到一個記錄盒。這個盒子上有背帶,連接好後斜肩挎上,就可回家了。如果醫生的操作正確,盒子與導線及電極的連接應該是牢固、不會脫落的。不影響活動,只是動時要小心不要損壞。醫生會發給你一個記錄本,讓你把這24小時的情况記錄下來,詳細點為好。如,何時上樓、何時上廁所、何時吃飯,什麼時間有胸悶、胸痛、心慌、氣短等不適感覺。做這麼長時間的檢查,主要是為了捕捉有症狀時的心電圖改變,也能整體分析一天中心率等變化的規律等。一旦在這一天中某一時間內有症狀,第二天醫生把全天記錄的心電圖傳入電腦後,只需在電腦上輸入時間,立即就會調出那個時間的心電圖,即可作出準確的判斷(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雖有症狀而沒什麼問題等)。
那麼,哪些症狀需要做動態心電圖檢查呢?
動態心電圖檢查的適應症
暈厥、心悸的鑒別診斷,查出嚴重心律失常所引起的暈厥和心悸。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特別是發作性快慢交替心律。
監測急性心肌梗塞出院病人在高危險期(發病後6個月內)的心律變化,及時檢出惡性心律失常,預防猝死。
診斷冠心病:分析活動、靜息或睡眠中的心電圖變化,提高論斷陽性率。
心血管疾病的藥物,特別是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絞痛藥物的臨床研究。
如果出現了以上症狀就需要做動態心電圖檢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