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屬於一種慢性的頑固性腦部神經疾病,癲癇發作會對患者身體帶來非常大的危害。癲癇病的每次發作都會對腦神經元細胞造成損傷,對患者的智力和記憶力帶來一定的影響。所以,一定要學會早發現病情,快速的接受治療。
但是在癲癇的治療過程中,有部分患者需要反復進行磁共振檢查,尤其是那些無法控制病情,又找不出明確病因的癲癇患者。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下麵主要就是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個詳細的介紹,有困擾的朋友看看。
為何癲癇患者需要反復進行磁共振檢查?
專家表示:這類患者也稱為“核磁共振”陰性的患者,這主要是部分癲癇病灶太隱蔽或範圍很小,普通的核磁共振不容易發現病變,所以癲癇專科醫生會要求患者做更細緻的磁共振檢查,包括T1、T2、Flair薄層掃描,做磁共振波普(MRS),或者灰白質對比度比較高的特殊序列。當然,醫生還會通過特殊的後處理方法來提高發現病變幾率。
癲癇患者做核磁除了對序列有要求外,對設備和檢查人員也有較高的要求。一般要求場強3.0T,最好由癲癇檢查經驗比較豐富的醫生或技師來完成操作,這樣可以保證在發現可疑病灶時隨時調整或選擇合理的檢查方案,提高檢查的陽性率。
當確診為癲癇後,應如何治療呢?
1、藥物治療
治療癲癇常用首選方法,是使用抗癲癇藥,而抗癲癇藥控制癲癇,需要癲癇患者能够長期規範用藥。服用抗癲癇藥的時間長短,需要按照癲癇患者的康復情况來定。有的需要2年治療,有的甚至需要長達幾十年的治療,治療期間必須用藥控制發作。關於癲癇的治療費用不能一概而論。
2、手術治療
當藥物治療無效後,通常就會建議其考慮手術治療,但是,即使做了手術,也不能突然停藥,手術後還是要繼續吃抗癲癇藥,持續1~2年。但是與術前相比,藥物種類會减少、劑量也會减少。而且,吃藥的同時還要觀察癲癇的發作情况,一般兩年後,癲癇不再發作了,才能逐漸减量直至停藥。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最後小編在提醒一點,癲癇治療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的,所以患者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備,不要輕易放弃,大多數癲癇在經過正規的治療是可以達到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