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彩超可以瞭解心臟結構大小,可以判斷出多種心臟病,尤其是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彩超有著不可替代的位置以及意義。近年來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在不斷上升,心臟彩超的應用率越來越高。但很多嬰幼兒在做心臟彩超時醫生會要求服用鎮靜劑,讓大部分家長疑惑,其實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嬰幼兒做心臟彩超要服用鎮靜劑?
因為嬰幼兒無法與醫生溝通,在檢查時也不能好好配合,所以為了避免影響心臟彩超檢查,醫生會要求家長在做檢查前給幼兒喂服鎮靜劑,讓嬰幼兒在熟睡的狀態下做檢查,才能防止嬰幼兒在檢查時不肯配合或者扭動而延長檢查時間,也影響疾病判斷。現時鎮靜劑的安全性較高,並沒有明顯副作用,所以不用過於擔心。
餵養鎮靜劑時要注意什麼?
1、在孩子犯困的時候喂藥
為了讓鎮靜效果達到最佳,儘量選擇在幼兒犯困的時候服用藥物,若孩子剛睡醒,藥物效果會變差。所以若是在早上進行檢查,早晨讓幼兒早點起床,在檢查前喂藥可以讓他們快速進入睡眠狀態;若是下午檢查,中午不睡午覺,讓幼兒在檢查前服用藥物熟睡一場。
2、及時補充劑量
在喂藥過程中,一些幼兒不願好好配合會讓藥被吐掉或者撒掉一些,但服用的藥量不足,鎮靜效果不佳會導致藥效持續時間變短,難以順利檢查。所以這個時候要及時補充劑量,讓幼兒可以在整個檢查的過程中熟睡。
3、及時和醫生溝通
若存在特殊情况無法完成口服鎮靜劑的情况下,需及時告知醫生並且和醫生溝通,選擇其他管道。
4、時刻觀察
口服鎮靜劑檢查後,父母要讓幼兒留院觀察,時刻觀察可以避免在出現問題時沒能及時救治。而且注意一些幼兒是過敏體質,服用鎮靜劑後會過敏,服用前要做測試,服用後要時刻觀察。
總的來講,幼兒做心臟彩超服用鎮靜劑可以讓醫生更好檢查,囙此父母要配合醫生。注意檢查要在幼兒熟睡的狀態下進行,但幼兒在檢查前已經進入睡眠,父母同樣要給幼兒餵養鎮靜劑,避免幼兒在檢查的過程中突然醒來而不願配合檢查,導致檢查結果錯誤或者檢查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