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心理健康,心理因素會導致疾病

中醫一開始就把精神心理因素列入導致疾病原因,一方面強調外邪入侵體內而致病,另一方面也不忽視“七情致傷”、“病從心生”。心理因素、情緒狀態既可致病,也可加重已有病情。這正是心理因素對健康影響的集中體現。還有一家醫院調查發現,在500名胃腸道患者中,由於心理因素、情緒狀態引起的竟高達74%。

一、心理因素會導致疾病

中醫一開始就把精神心理因素列入導致疾病原因,一方面強調外邪入侵體內而致病,另一方面也不忽視“七情致傷”、“病從心生”。中醫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

又因心臟為五臟六腑之首,所以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中任何情感失調,都可傷及心臟,而心傷則會聯動其他臟腑功能失調。

心理因素、情緒狀態既可致病,也可加重已有病情。我們常聽說某某在醫院檢查確診癌症晚期後,幾天、幾星期甚至一個月就命歸黃泉了。

其實到檢查出癌症時為止,病症已經在體內和平共處了幾年、幾十年的大有人在。為什麼十幾年能正常生活、工作,而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就立即倒下了呢?

這正是心理因素對健康影響的集中體現。一聽說自己也患上了癌症,就立即聯想到自己在劫難逃,於是精神崩潰,陷入絕望之中。

一時間對死的恐懼,對生的留戀,對親朋好友的牽掛,對未了的事業的遺憾一齊襲來。在這種高强度的心理壓力之下,身體的各種機能急劇减弱,對疾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癌症便如一名猛將入無人之境,勢不可擋,急劇發展,導致悲劇迅速發生。

一家醫院對患者進行了隨機研究,65%的發病原因與社會逆境有關。諸如事業失敗、婚姻受挫、蒙受屈辱、職位下降、財物被盜,經濟困難、突然離退休、人際關係緊張,等等。

還有一家醫院調查發現,在500名胃腸道患者中,由於心理因素、情緒狀態引起的竟高達74%。

其實所有疾病都與心理因素有關,只是密切程度不同而已,情緒低落、精神萎靡的患者與積極樂觀、精神飽滿的患者想比,其病癒的時間要慢得多。所以說,心理因素與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二、中老年心理疾患的成因

(一)生理成因

人到50歲左右,臟器、神經等生理功能衰退明顯,免疫功能降低,大腦功能在某些方面開始衰退,從而感知功能下降。

在這期間,如果注意新增營養,加强鍛煉,改善情緒環境,症狀即可減輕。

(二)人格原因

大多數抑鬱症都有人格缺陷,主要為焦慮型。這種人辦事認真、工作負責,在青年時期,由於其生理機能很强,生理內在衝動衝破了各種易產生抑鬱症的情緒。

進入中年以後,由於生理功能减退,“沖動機能”降低,焦慮型的人格缺陷開始顯露。同樣,人格健康的人在諸多愁事、煩事、不平衡面前,能够“想得開”,具有順其自然的胸懷,所以不至於的抑鬱症。

(三)社會原因

近幾年呢來,中老年抑鬱症患者的共同點比較明顯,後顧之憂過重是產生抑鬱的主要原因,在具體的環境中各自有不盡相同的難處,如子女升學、家庭不和、升遷受阻、待遇不平等之類,其中任何一類衝突都有引發抑鬱症的可能。

當某個人長期受壓抑,產生了沉重的壓抑情緒之後,當一個困擾長期無法解决的時候,就構成了致病誘因,於是就抑鬱成病。

(四)如何預防保健

不健全的人格、衰退的生理狀態、複雜的社會環境背景等都是形成抑鬱的內外條件,任何一種條件都有可能造成一個抑鬱症患者;但三種條件都存在不一定必得抑鬱症。

抑鬱症的產生是在長期不良情緒的干擾下,心理甚至生理機能出現了變化,形成了一個病態期或者叫“抑鬱預備期”在此期間情緒不穩定,一般為鬱鬱寡歡、急躁、多疑、感情脆弱。

這個階段如果不遇强烈或長久積累的鬱悶得到了緩解,就不會患抑鬱症,甚至一生不患抑鬱症;如果遇到致病誘因,此刻則一觸即發,成為抑鬱症。所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是保持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最主要的途徑。

1、自我發現,自我調節

抑鬱症作為一種心理障礙,在前期即有種種症狀出現,一般本身都會有自我察覺。比如:莫名其妙的煩惱、急躁、鬱悶等。發現這些症狀就要用感知戰勝症狀,不用藥物甚至不經治療也可以頂過去。

在有雙重人格的狀態下的人,他們即有內向、循規蹈矩的一面,也有健談開朗的一面。

他們對自我症狀有自知力,通過幫助他分析原因,鼓勵他對困難有一定的心理准備,敢於迎接生活的挑戰;或他在工作之餘又能從事其他工作,收入新增了,生活提高了,精神世界充實了,生活變得快樂而有意義,從而消除抑鬱的困擾。

2、定時進行心理保健諮詢

抑鬱症的原因很多,除了心理狀態和社會環境因素外,還有生理及不良嗜好的因素,故而通過生理、心理的科學診斷是非常重要的。

要做到診斷準確、診斷及時、對症下藥,就必須與相應的心理保健工作機构和相應的治療中心相連接,以消除投醫無門的尷尬;同時保證患者能够及時地被發現,得到最佳時間治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改變環境因素,减少發病概率

一個國家的社會環境,以及國家政策、法律、人際關係、經濟狀況等一系列問題都關係著人們的思想、行為、目標和利益,都與心理健康相關聯。

每個人都適應是不可能的,有多少不適者,就有多少產生精神障礙的可能。

所以我們要首先努力改造自己,主動適應社會,為社會盡職盡責,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除社會大環境外,家庭、團體、工作單位這些小環境也很重要。

領導要從關心事業,關心員工生活和工作的角度出發,營造公平合理的管理、競爭機制;保障員工有良好的工作學習條件,營造和諧的人際關係。這些綜合因素改善了,精神障礙的發病概率就縮小了。

在社會的大環境中,老年是社會的脊樑、家庭的支柱。社會的關注、關愛,以及健全的心理保健工作機构的輔導,是保證中老年身心健康的必要條件之一。

本文標題: 中老年心理健康,心理因素會導致疾病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0634886587675
相关資料
老年人養生,春季老年人養生18個妙招
春季正是胃口大開之時,那麼老年人春季要注意什麼,春季老年人如何養生呢?下麵老資料網為您介紹春季老年人如何養生,看看吧。
標籤: 養生 健康
中老年必須重視心理保健,中老年心理教育
老年人常見的心身疾病,主要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哮喘等。此外,心理、情緒因素與腫瘤、癌症以及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當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幸事件,軀體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發生率相對增多。反過來,疾病本身又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標籤: 老人保健 心理健康 中老年
中老年心理健康,感覺和知覺的認識
感覺是介於心理和生理之間的活動,它的產生主要來源於感覺器官的生理活動以及客觀刺激的物理特性。感覺是人腦客觀事物的個別内容反映,知覺則是對客觀事物的綜合整體的反映。感覺是知覺產生的基礎。一般情况下,感覺和知覺往往同時存在,並共同作用與感官,而
標籤: 幻覺 蘋果
中老年心理健康,走進心理防衛機制
心理防衛機制是指人們應付心理應激造成的壓力,適應環境而使用的一種策略。人們大多情况下是在不知不覺地運用心理防衛機制。心理防衛機制可以使人們減輕由於心理壓力或挫折而引起的緊張不安、焦慮和痛苦。這是一種在心理上的自我保護管道,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
標籤: 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