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是一種神經系統發生化學病變的過程,是一種複雜的醫學疾病,涉及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各方面的學科,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不僅僅是我們認為的內心脆弱不堅強,矯情,作等等。
青少年遭受不良刺激,例如:失去友誼、遭受家長或老師的責備責備、目標受挫等,引起的抑鬱情緒,導致食欲減退、失眠、易怒,脾氣暴躁、記憶力減退,難以集中精神,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思維遲緩,不想動或者活動過多的激越狀態,容易疲乏,精力不足(俗稱懶),嚴重時出現呆坐、少言寡語、唉聲歎氣似乎看破紅塵,一切變得毫無意義,甚至出現自殘自傷,自殺念頭,感到痛苦伴有焦慮情緒,而無法正常的社會活動。
青少年抑鬱早期通過認知治療調整,糾正歪曲認知,同時進行行為治療反復訓練重新適應新的環境,降低負性情緒,給予良好的康復環境,還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復。
現在很多家長覺得只要給孩子好的物質條件,就可以對得住孩子了,不穩定的家庭教養環境,生活中代替孩子成長,過度保護,過高期望,過度打壓都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創傷,特別是青春期孩子,處在生理發展的特殊時期,同伴關係、社會身份的探索、自我獨立意識和現實中無力感的衝突等等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他們渴望被尊重、被認同、被接納、被理解、被關愛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就可以很好的渡過這一階段,否則很容易陷入情緒障礙中而不能自拔,痛苦絕望,沒有生存的意義,空虛孤獨形同枯木心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