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失敗的真相是什麼?為何會這樣

朱允炆,明朝第二比特皇帝,年號為建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靖難四年,朱棣以八百私兵起家,對抗擁有整個天下的建文帝,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即使朱允炆削藩策略存在問題,但以整個天下對抗北平一地,朱允炆無疑是佔據有决定性優勢的,可為什麼最終戰敗的卻是朱允炆呢?

朱允炆,明朝第二比特皇帝,年號為建文。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靖難四年,朱棣以八百私兵起家,對抗擁有整個天下的建文帝,並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整個過程說起來輕鬆,實則驚險無比,曾數次經歷生死。即使朱允炆削藩策略存在問題,但以整個天下對抗北平一地,朱允炆無疑是佔據有决定性優勢的,可為什麼最終戰敗的卻是朱允炆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朱允炆太過心急,皇位並不穩固

新帝登基的首要任務是什麼?毫無疑問,肯定是先穩定皇位,然而朱允炆繼位之後,在提拔了方孝孺、黃子澄、齊泰等人之後,便心急火燎的開始了削藩。這一做法至少導致了兩個問題:

1、皇位不够穩固: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繼位之後提拔“方黃齊”等人沒有問題,但如果僅僅是提拔幾個心腹,是根本無法徹底穩固皇位、掌握朝政的,而朱允炆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許在朱允炆看來,自己既然是皇帝,那麼所有朝臣都必須無條件的效忠於自己。正因為朱允炆沒有徹底穩固皇位,這導致在靖難之役中真正站在他這一邊的朝臣並不多,而在外的將領更是少有主動勤王者。

2、削藩太過心急,人心不穩: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1398年6月24日)朱元璋病逝,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為帝,然而就在朱元璋去世還不足一月的情况下,他便開始了削藩大業,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月,建文帝以謀反罪名削周王朱橚,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廢為庶人,遷往雲南蒙化。僅僅八個多月後,又連削齊、湘、代三比特親王,全部廢為庶人,更是導致湘王舉家自焚。又兩月,再削岷王朱楩。在朱元璋去世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建文帝就先後將五位秦王削為庶人,更是導致其中一位舉家自焚,這讓天下人怎麼想?這也是朱棣能够迅速俘獲人心的原因之一。

朝政混亂不堪,應對措施失當

1、用人不當,導致朝政陷入混亂。深受建文帝寵信的方孝孺、黃子澄、齊泰三人毫無疑問,都是當時的博學大儒,但這三人又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典型的書呆子。他們雖然飽讀詩書,但卻極為缺乏實踐意識和從事公共事務的經驗,也沒有領導才能,他們對於問題的分析往往限於紙上談兵,不切實際。尤其是方孝孺,他極為推崇“周禮”,囙此他建議皇帝應該根據《周禮》所提出的理想和形式來實行仁政,結果以恢復周禮為目標的一系列改革,不僅導致了大量朝臣的反對,更使得建文初期的朝政完全陷入了混亂之中。

2、應對不當,使朱棣迅速獲取人心。朱棣起兵,是打著“遵祖訓,清君側”名義的,這使得他在一定程度上站在了道德制高點,這種現象在歷史上也曾出現過,那就是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漢景帝當時果斷殺掉了晁錯,從而坐實了對方的反叛行文,而建文帝由於在繼位初期的一系列昏招,導致能够為他所用的人才極為有限,囙此他並不願意殺掉“方黃齊”三人,這使得朱棣可以一直打著“清君側”的旂號,大張旗鼓的收買人心和獲取支持。

用人不當,屢失良機

在靖難之役爆發後,建文帝先後啟用了三任統率,然而他所選擇的三任統率,非但沒有剿滅朱棣,反而屢失良機,使得朱棣逐漸壯大了起來。

1、第一任統帥,耿炳文。耿炳文算的上是一員老將了,然而其實力實在有限,不過“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在功臣名將相繼隕落的情况下,他是朱允炆能够任用的為數不多的老將了。然而耿炳文顯然不是朱棣的對手,雙方交戰後耿炳文果然戰敗,之後只好退守真定。

2、第二任統帥,李景隆。靖難之役中,李景隆應該算是朱棣一方最大的“功臣”了。李景隆是開國名將李文忠之子,然而“虎父偏偏生了犬子”,李景隆雖有練兵之才,卻並無統兵只能,在他的率領下,朝廷不僅錯過了擊敗朱棣的最佳時機,更是先後損失了多達50萬軍隊,終於使得擁有强大後盾的朝廷出現了兵源短缺。

3、第三任統帥,梅殷。在李景隆先後遭遇兩次慘敗之後,朱允炆終於用駙馬梅殷取代了李景隆,更是將京城周邊軍隊抽調給梅殷,讓其鎮守淮安。然而梅殷果然就駐守在了淮安,朱棣大軍在附近交戰,他不聞不問;朱棣大軍南下渡河,他仍然不聞不問;朱棣大軍抵達南京,他還是不聞不問。

其實當時朝廷並非無將,在靖難之役中表現出色的平安、徐輝祖、瞿能等人卻始終沒有得到重用,不得不說是朱允炆在用人方面的失誤。

更可笑的是,在朱棣大軍已經殺到南京城下之際,朱允炆竟然再度啟用李景隆和穀王朱橞鎮守金川門,結果李景隆和朱橞兩人大開城門,放燕軍入城,固若金湯的南京城就此失守。

本文標題: 朱允炆在靖難之役中失敗的真相是什麼?為何會這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50440165882597
相关資料
歷史上和珅在清朝時期的地位是如何?乾隆為何重用他
在眾多的影視劇中,和珅的形象實在太深入人心,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和珅,原名善保,鈕祜祿氏。但是這些都與和珅無關,歷史上的和珅出生在正紅旗一個普通的八旗之家,不是名門之後,也不是顯貴之後。和珅的遭遇,翻開現在的新聞,有很多這樣的
標籤: 和珅 乾隆 清朝 歷史 清朝歷史
三國時期關羽和顏良二人相比,誰的實力更强?
關羽斬顏良被認為是三國中的一場經典對戰,但這一次作戰其實是突襲的打法,並非是公平對決,那麼如果公平對決,關羽和顏良,究竟誰更厲害呢?從三國演義的原文來看,曹營猛將面對關羽時,似乎並不是非常害怕。
標籤: 顏良 關羽 三國
如何評估成康之治?成康之治帶來了哪些影響?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的是西周初姬誦、姬釗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强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讚譽。後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
標籤: 成康 歷史 周人
成康之治是如何形成的?周成王、周康王採取了哪些措施?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的是西周初姬誦、姬釗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餘年不用”。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强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讚譽。
標籤: 成康 歷史 姬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