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擔心血糖的問題,不敢運動,但其實只要知道瞭解自己的身體狀況及血糖值,糖尿病可以透過運動得到很好的改善。
糖尿病可以運動嗎
美國糖尿病防治計畫(Diabetes Preventive Program,DPP)證實,每天30分鐘中度的運動(以快走步行為主)、減輕體重5~7公斤,可使肥胖、血糖略為偏高的高危險群,三年內的糖尿病發生率减少58%。運動不僅有助糖尿病預防與控制,對糖尿病併發的血管病變也有預防與治療的效果。運動對於糖尿病人的好處包括:
1.减少心血管疾病風險,降低三酸甘油酯、LDL(壞的膽固醇),提升HDL(好的膽固醇),改善高血壓
2.降低血糖、糖化血色素(HbA1c),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減輕高胰島素血症、减少口服降血糖劑及胰島素的需求量
3.新增能量消耗,有助維持理想體重
4.提升柔軟度、强化骨質密度、增進日常活動力
5.改善心肺功能,增强體能
若想達到血糖控制的效果,每週應至少運動3-4次,每次20-40分鐘,以有氧運動為主,如快走、慢跑,或是可減輕關節負擔的游泳、騎腳踏車等,强度只要能新增心跳率超過平常靜態心跳20-30跳以上,就能有顯著的健康促進效益。
糖尿病患者運動注意事項
許多人擔心運動會造成低血糖,或不知道到底要怎麼運動才符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其實只要運動前後量測血糖,根據血糖的狀況跟運動强度適當補充醣類就可以放心運動,運動時間較長、運動程度較激烈時,更需要注意血糖狀況:
1.血糖低於100mg/dl,需補充碳水化合物15~30公克(如1~2片土司)再出發。
2.血糖介於100~300mg/dl,中等强度<30分鐘的運動,不需補充點心。
3.血糖介於100~300mg/dl,30分鐘以上中等强度的運動,每小時需補充15克碳水化合物。
4.血糖高於300mg/dl,或血糖高於250mg/dl且有酮酸出現時,應避免運動。
為了避免低血糖昏迷的情况發生,應避免空腹或餐前運動,餐後60至90分鐘開始運動較佳。也儘量避免在胰島素作用高峰時運動(短效為注射後2~4小時,中效為注射後6~10小時),且不將胰島素注射在運動部位,早上的藥應等運動後再服用。此外,運動時還要記得隨身攜帶糖果和身分識別卡,避免低血糖昏迷的情况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