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長河,長江黃河排多少?

說到世界第一長河,你是不是會想到中國的長江、黃河、珠江呢?其實黃河只排名世界第五,長江第三。今天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尼羅河有兩條主要的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尼羅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發祥地之一,這一地區的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科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說到世界第一長河,你是不是會想到中國的長江、黃河、珠江呢?其實黃河只排名世界第五,長江第三。今天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世界上最長的河流。

世界第一長河:尼羅河

尼羅河(The Nile)是一條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與中非地區的剛果河以及西非地區的尼日爾河並列非洲最大的三個河流系統。尼羅河長6853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2007年雖有來自巴西的學者宣稱亞馬遜河長度更勝一籌,但尚未獲得全球地理學界的普遍認同。尼羅河有兩條主要的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的青尼羅河是尼羅河下游大多數水和營養的來源,但是白尼羅河則是兩條支流中最長的。尼祿鱷居於此地。

尼羅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發祥地之一,這一地區的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科學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突出的代表就是古埃及。

尼羅河是由卡蓋拉河、白尼羅河、青尼羅河三條河流匯流而成(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白尼羅河發源於布隆迪高地是尼羅河的主要補給二者在喀土穆匯合)。尼羅河最下游分成許多汊河流注入地中海,這些汊河流都流在三角洲平原上。三角洲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地勢平坦,河渠交織,是古埃及文明的搖籃,也是現代埃及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尼羅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則是人類文明的最早發源地之一,古埃及誕生在此。

世界第二長河:亞馬遜河

亞馬遜河(英語:Amazon River;葡萄牙語:Rio Amazonas;西班牙語:Ro Amazonas;又譯亞馬遜河),位於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由於河流長度測量方法並無定論,亞馬遜河河長便有著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之一即為常見的6400公里(多數資料認為的數據),排名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第二名。

亞馬遜河流量達每秒21.9萬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條大河尼羅河(非洲)、長江(中國)、密西西比河(美國)的總和還要大幾倍,大約相當於7條長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積達691.5萬平方千米,占南美州總面積的40%;支流的數超過1.5萬條。

亞馬遜河的源頭是在安地斯山脈區中一個海拔5597米的奈瓦多米斯米峰的一條小溪,距離的的喀喀湖約160公里,距利馬約700公里,1971年第一次認定,直到2001年才正式確定。溪水先流入勞裡喀恰湖,再進入阿普裡馬克河,阿普裡馬克河匯入烏卡亞利河,烏卡亞利河再與馬臘尼翁河匯合成亞馬遜河主幹流。世界上最兇猛的淡水魚亞馬遜鯰魚就生長在這條河裡。

亞馬遜河流域內大部分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著名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就生長在亞馬遜河流域。

這裡蘊藏著世界最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各種生物多達數百萬種。亞馬遜河最以其為世界淡水觀賞魚主要產地而聞名。其豐富綺麗的淡水熱帶觀賞魚一直牽動全世界觀賞魚愛好者和生物學家的心。

世界第三長河:長江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約6300㎞,比黃河(5464㎞)長800餘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第三位。但尼羅河流域跨非洲9國,亞馬遜河流域跨南美洲7國,長江則是中國所獨有。

古長江的形成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佔據,當時西藏、青海部分、雲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東突出的一片廣闊的海灣,海灣一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長江中下游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游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於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昆侖山、可哥西裡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遊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雲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雲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雲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雲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

長江流域有三個文明起源的中心。

1、長江中游:這裡是現時所知稻作農業最早發生的地區。

2、長江下游:這裡從馬家濱文化、崧澤文化到良渚文化,發展系統非常清楚。

3、長江上游:主要是四川一帶,過去這裡的新石器文化不清楚,最近在成都平原以寶墩村為代表的一系列城址被發現,知道在相當於新石器時代的末期,那裡的文化水准已經發展的很高了。接著產生了三星堆文化,最後就是巴蜀文化。所以,這個系統也是很清楚的。

世界第四長河:密西西比河

若以發源於美國北部的艾塔斯卡湖的上密西西比河為河源,全長3767km。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於北美洲中南部。河流年均輸沙量4.95億噸。流域屬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通常以發源於美國西部落基山脈的密蘇裡河支流紅石溪(RedRock)(位於蒙大拿州)為河源,則全長為6021km,居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第4比特;流域面積322萬km2,占美國本土面積的4l%,覆蓋了東部和中部廣大地區。河口平均年徑流量為5800億m3(包括阿查法拉亞河)。平均年輸沙量為3.12億t。

一瀉千里、奔騰不息的密西西比河是美國第一大河。它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非洲的尼羅河和中國的長江同稱為世界四大長河。它是北美洲流程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位於北美洲中南部,注入墨西哥灣。

密西西比河為北美洲河流之冠,與其主要支流加在一起按流域面積計為世界第三大水系(約310萬平方千米)。作為高度工業化國家的中yang河流大動脈,已成為世界上最繁忙的商業水道之一。

世界第五長河:黃河

黃河,中國的母親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里。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第五位,中國第二長河。

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卡日曲,呈幾字形。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最後流入渤海。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囙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黃河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囙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下游的改道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每年都會生產差不多十六億噸泥沙,其中有十二億噸流入大海,剩下四億噸長年留在黃河下游,形成沖積平原,有利於種植。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

世界第六長河:鄂畢河

鄂畢河(英文:Ob River,俄語:Обь)位於西伯利亞西部,是俄羅斯也是世界著名長河。鄂畢河在當地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的名字,其自身長度為5410千米(以額爾齊斯河為源),是10大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第六比特,流域面積達到了2600000平方公里。

鄂畢河是一條運輸大動脈,穿越自然環境與民族性格迥異的俄羅斯腹地。

鄂畢河位於西伯利亞西部,由卡通河與比亞河匯流而成,自東南向西北流再轉北流,縱貫西伯利亞,最後注入北冰洋喀拉海鄂畢灣。是俄羅斯也是世界著名長河。

鄂畢河河網密佈,支流眾多。流域內有大小支流15萬條以上。流域內有1900多條河流,總長度約為180242公里(112000哩)。左岸支流額爾齊斯河長4249公里(2640哩),流域面積約為1592850平方公里(615000平方裏,稍大於鄂畢河在額爾齊斯河匯入之前的中上游流域面積);全流域約70%的地區由左岸支流排水。從比亞河與卡通河匯合處至托木(Tom)河合流處為鄂畢河上游,從托木河合流處至額爾齊斯河合流處為鄂畢河中游,從額爾齊斯河合流處至鄂畢灣為鄂畢河下游。

在鄂畢河中或灣裡發現的約50種魚類中,最有經濟價值的是數種鱘和「白鮭」;也可捕捉到狗魚、江鱈、西伯利亞代斯魚、鯉及鱸。然而,季節性冰蓋造成水中缺氧,每年冬季在特姆河匯入處至三角洲之間的河段都使許多魚死亡。

世界第七長河:葉尼塞河

葉尼塞河(俄文:Енисей,英文:Yenisei)是俄羅斯水量最大的河流,世界大河之一。位於亞洲北部,是西西伯利亞平原與中西伯利亞高原的分界,平原在其西,高原在其東,是西伯利亞河流中水量最豐盈的河流以及流入北冰洋的最大的河流。流程比密蘇裡河-密西西比河稍短,但流量是前者的1.0783倍。

葉尼塞河起源於蒙古國,朝北流向喀拉海,其流域範圍包含了西伯利亞中部大部分地區。若以色楞格河-安加拉河為源頭計算,全長5539公里,是10大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第七位。

上游湍急,多急流、洪水,周圍人口稀少。中下游因地形平坦,凍土廣布,多沼澤濕地。

葉尼塞河是俄羅斯以及流入北冰洋水量最大的河流。葉尼塞河約一半的水來自雪水,略超過1/3的水來自雨水,其餘來自地下水,

該流域北部為亞北極氣候,中、南部為顯著的大陸性氣候。寒冷季節在北部從9月末持續至翌年6月中旬,在南部從10月中旬持續至翌年4月末。即使在夏季,北部盆地亦複清凉,7月平均氣溫在8~12℃(46~54℉)之間,霜凍仍然可能發生;南部夏季溫暖,7月平均氣溫在18~20℃(64~68℉)之間。1月平均氣溫北部在-32~-28℃(-25~-18℉)之間,南部可暖至-20℃(-4℉)。

葉尼塞河及其支流魚類豐富∶中游有小體鱘、鱒、數種白鮭及茴魚;下游有西伯利亞七鰓鰻、西伯利亞鱘、小體鱘、阿爾卑斯紅點鮭、鱒、金銀鯉魚、狗魚及許多其他種類。三角灣魚的種類較少,但卻有大量具經濟價值的鱘。

世界第八長河:湄公河

湄公河(Mekong River),幹流全長4180公里,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排名10大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第八名,亞洲長河流第七;主源為紮曲,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流經中國雲南省、老撾、緬甸、泰國、高棉和越南,於越南胡志明市以南省份流入南海,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域除中國和緬甸外,均為湄公河委員會成員國。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稱為瀾滄江,在柬埔寨語作Mekong(湄公,母親的意思),越語作Sng M Kng(湄公河)/Cu Long Giang(九龍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內,因由越南流出南海有9個出海口,故越南稱之為九龍江。

湄公河幹流河谷較寬,多彎道,經老撾境內的孔(Khone)瀑布進入低地,到高棉金邊與洞裏薩(TonleSap)河交匯後,進入越南三角洲。三角洲面積4.95萬平方公里,土地肥沃。河流過金邊後分成兩條河,一條叫湄公河,一條叫巴塞河。在河口附近,湄公河又分成3條汊河入海。

湄公河主要補給水源為流域降水和雪山融水,其中降水占河流徑流量的1/2以上,雪山融水占1/6左右。5月份雨季開始,水位上升,9~10月為汛比特高峰,最大洪峰流量曾達7.57萬立方米/秒。氾濫地區主要在三角洲。

湄公河流域位於亞洲熱帶季風區的中心,5~9月底受來自海上的西南季風影響,潮濕多雨,5~10月為雨季;11月~次年3月中旬受來自大陸的東北季風影響,乾燥少雨,11月~次年4月為旱季。

世界第九長河: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是南美洲僅次於亞馬遜河的第二大河,風景宜人,始於源流-格蘭德(Grande)河和巴拉那伊巴(Paranaiba)河交匯處,向西南流,經巴西中南部至瓜伊拉(Guaira),而後穿行於巴西與巴拉圭之間,過科達特斯(Corrientes)進入阿根廷,先往西南再往東南流與烏拉圭河匯合後稱拉普拉塔河,最後注入大西洋。

從源流巴拉那伊巴河算起,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全長4700公里,排名10大世界上最長的河流第九名。其中巴拉那河幹流(從格蘭德河與巴拉那伊巴河交匯處算起)全長2580公里,拉普拉塔河入海口段長320公里。總流域面積310.3萬平方公里,其中巴拉那河占260.5萬平方公里,烏拉圭河占36.5萬平方公里,拉普拉塔河口段占13萬平方公里。拉普拉塔河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25370m/s,年徑流量8000億立方米。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流域位於西經6636~3405、南緯1413~35之間,其上、中、下游各具特色:上游石灘多、中游比降大、而下游河段及其右岸支流屬典型的平原河流,比降不大,河灘開闊。

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全流域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皆有降雨,年降雨量1200~2400毫米。

本文標題: 世界第一長河,長江黃河排多少?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9878564387818
相关資料
長江三峽指的是哪三峽,位置分別是哪(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個峽谷段總稱就是長江三峽。其中瞿塘峽的準確位置是在重慶市奉節縣白帝鎮,在這裡還有十分有名的白帝城,這個相信大家也十分熟悉了,李白在詩中讚美過,劉備也曾在這裡托孤。現時的瞿塘峽是4A級旅遊景點,同時也是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
標籤: 西陵峽 瞿塘峽 長江三峽 三峽 巫峽
揭秘隋朝第一名將楊素成全的三段愛情佳話
楊素許多不喜歡歷史的人可能都不太瞭解,其實他就是《隋唐演義》、《說唐》小說裏被秦瓊秦叔寶認為義父的殺父仇人靠山王楊林的原形。小說當不得真,歷史上的楊素也不是小說演義裏的楊林。楊素有隋朝第一名將之稱,史載楊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節”、“多
標籤: 隋朝 隋朝歷史 愛情 歷史 中國歷史 李百藥
隋朝第一猛將史萬歲怎麼死的史萬歲為何暴屍朝堂
諸如楊素、韓擒虎、史萬歲、賀若弼等人,但若論衝鋒陷陣、破陣殺敵的第一猛將,非史萬歲莫屬!史萬歲不僅善於騎射,武藝過人,他還喜讀兵書,精通占候,為隋朝的統一和政權鞏固立下汗馬功勞!但就是這樣一比特名將,卻最終被隋文帝在朝堂之上當場處死!史萬歲
標籤: 史萬歲 隋朝 歷史 中國歷史 突厥
揭秘隋朝義成公主:四次改嫁的悲情和親使者
讀過史書的都知道,和親公主,在漢唐兩代是最多的,可是皇帝大多不舍得拿自己的親生女兒拿去嫁給塞外的蠻子受苦,於是這些有著公主封號的,大多卻是宗室女子,甚至只是普通的宮女。義成公主第一次嫁的是當時突厥的國王,名叫啟民可汗。自從義成公主嫁給這位牛
標籤: 突厥 美女 義成公主 隋朝 唐朝 隋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