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個都市只能用傳奇了在幾千年的時間了那座都市居然沒有換過名字,而且還很出名.就算是現在那座都市也還沒改過名字,這座城市是中國唯一一座三千年沒改過名字的都市,歷史悠久,曾為一國之都,戰國七雄爭霸的崢嶸歲月是它最為活躍輝煌的時代,這就是邯鄲。
邯鄲是戰國時期的地方
邯鄲是戰國時趙國的國都,具有近三千年悠久歷史。西元前386年趙敬候遷都於邯鄲,邯鄲作為趙國都城158年。提起邯鄲,大家一定不陌生,因為太多的成語故事與這裡有關,“邯鄲學步”、“黃粱美夢”、“圍魏救趙”、“胡服騎射”、“不可同日而語”、“完璧歸趙”、“價值連城”、“負荊請罪”……也因為如此,這裡被稱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都。邯鄲的著名景點有龍行寺、媧皇宮、129師司令部舊址、武靈叢台、趙王城、學步橋、朝陽溝、京娘湖、鄴城遺址、蘭陵王墓等。媧皇宮位於邯鄲涉縣中皇山上,相傳是遠古時代女媧娘娘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地方,經歷代千百年發展建設,現已逐漸成為華夏民族祭祀女媧最主要的朝聖之地。
邯鄲這邊有很多名將
一二九師司令部舊址,從這裡走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和2比特元帥、3比特大將、18名上將、48名中將、295名少將,先後有近百名一二九師老領導擔任黨和國家重要職務,成為中國第二代領導集體的中堅力量,開創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紀元,這塊紅色熱土囙此被譽為“中國第二代領導的搖籃”。
武靈叢台位於邯鄲市叢台公園內,始建於戰國趙武靈王時期,是趙王檢閱軍隊與觀賞歌舞之地。叢台公園則是以武靈叢台為中心修建的公園。趙國七賢祠位於武靈叢台對面,為戰國時期趙國的七賢而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原為“三忠祠”和“四賢祠”。三忠即救趙氏孤兒的韓厥、程嬰、公孫杵臼;四賢為廉頗、藺相如、趙奢和李牧。七賢祠並不只是七賢祠而已,如此便只是七個人的雕塑便無其他了。在七賢祠的偏院之中,還有一處邯鄲碑林,雖然沒有西安碑林博物館那樣的規模,但其中也不乏極具有文學價值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