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在動物界可謂是稱霸一方,世界上最大的蛇你見過嗎?泰坦巨蟒是現時已知的最大蛇類,體重高達一噸,體長12米。泰坦蟒的化石被發現與哥倫比亞北部的一個半島,據說如此的大的蛇類對生活環境都有很高的要求,必須得30℃以上,主要以鱷魚為食。來和51區小編看看吧!
史上最大的蛇:泰坦巨蟒
泰坦巨蟒·塞雷洪西斯(Titanoboacerrejonensis),屬於一種遠古的蟒類,屬名的意思是“泰坦的蟒蛇”,種名塞雷洪,是為了紀念發現地塞雷洪。泰坦蟒的化石最早在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大約6000-5800萬年前的塞雷洪組(Cerrejon Formation)地層被發現。
泰坦蟒屬於蟒(Boidae),是現時已知最大的蛇類,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據說這樣大的變溫動物,至少要在最低從30℃到34℃的氣溫下生存,所以確定在古新世的新熱帶界因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溫的氣候模型的假設一致。泰坦蟒平均體長可達到12米,體重超過1噸,這兩個數位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它們的食物有4.57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和3.05米的肺魚以及當代的一些大型烏龜。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
泰坦巨蟒的形態特徵
泰坦蟒為體長達9~13米的巨蟒,28條蛇中最大的8條,重約1.135噸。現(截至2012年4月)存最大的蛇,包括長約7米的森蚺(現存最重的蛇)和長約8米的網紋蟒(現存最長的蛇);而現存最小的蛇,卡拉細盲蛇,身長只有10釐米。此前最長的化石蛇,是非洲巨蟒,出土自埃及,長7—12米。泰坦巨蟒也和現代蟒蛇一樣,雌性的體型要遠大於雄性。
泰坦巨蟒6000萬年前滅絕
電腦類比和復原的結果顯示,成年泰坦巨蟒體長可達15米,體重可達1.2噸。現今一般蟒蛇的體長不過四五米,體重不過100公斤左右。現今體型最大的是生活在亞馬孫雨林中網紋蟒,它們的體長雖然也能達十來米,但體重最大只有470公斤,要比泰坦巨蟒輕得多,也要比泰坦巨蟒細得多。為何泰坦巨蟒能長那麼大?
這是因為它們沒有天敵,當時熱帶雨林中的食物又特別豐盛。儘管體型大如恐龍,它們在雨林中遊走的靈活度一點不亞於如今的蟒蛇,甚至比它們更靈活。
泰坦蟒平均體長可達到12米,體重超過1噸,這兩個數位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它們的食物有4.57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和3.05米的肺魚以及當代的一些大型烏龜,泰坦巨蟒之謎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
如此巨大的泰坦蟒,小編看了只覺得毛骨悚然。泰坦蟒存在,證明了這世界的複雜和多變性,物競天擇,適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