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雍正皇帝的寵臣他們為什麼得不到乾隆的認可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雍正和乾隆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雍正帝寵臣,為何不被乾隆認可?雍正皇帝的“愛恨分明”,讓其得罪了諸多皇室子弟、滿洲勳貴和既得利益階層的同時,也收攏了一大批誓死效忠的自身黨羽勢力。其中,李衛、田文鏡、張廷玉這三比特漢臣,就是雍正皇帝賦予巨大恩寵、絕對信任的最佳代表。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雍正和乾隆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雍正帝寵臣,為何不被乾隆認可?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當權者的變動勢必會影響其下屬的權勢地位、身後之名。對於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這對脾氣秉性、統治管道、所處歷史背景截然不同的父子帝王而言,這句俗語顯得尤為貼切。雍正皇帝對於大清王朝的歷史功勳,青史可鑒,但為了整頓吏治、推行改革;為了穩固皇權、打擊政敵;他也不得不採用嚴苛施政管道,予以高壓統治。

可雍正皇帝的嚴酷畢竟非天性使然,而是王朝發展、皇權穩固的歷史必然,提起底他畢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正常人。雍正皇帝的“愛恨分明”,讓其得罪了諸多皇室子弟、滿洲勳貴和既得利益階層的同時,也收攏了一大批誓死效忠的自身黨羽勢力。其中,李衛、田文鏡、張廷玉這三比特漢臣,就是雍正皇帝賦予巨大恩寵、絕對信任的最佳代表。

李衛、田文鏡這兩位雍正朝的封疆大吏,被雍正皇帝列入“時天下督撫,朕於心關切者”;被乾隆皇帝列入“皇考所最稱許者”;被《清稗類鈔》評估為“雍正一朝,疆臣最蒙恩眷者、信任之專者”。而三朝老臣張廷玉,更是被雍正皇帝在遺詔中予以“器量純全,抒誠供職,宣力獨多;訓示臣民,其功甚钜”評估,賦予“配享太廟,以昭恩禮”恩寵的頂級寵臣。

可等到乾隆皇帝接過雍正皇權以後,這三比特被雍正皇帝寵上天際的老臣,又落得何種下場呢?

李衛

於西湖花神廟的雕塑被下令拆毀,並賦予了“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驕縱,初非公正純臣。讬名立廟,甚為可异”的負面評估。

田文鏡

於泰陵附近的墳墓被拆毀,並予以“為巡撫、總督以來,苛刻搜求,以嚴厲相尚,而屬員又複承其意旨,剝削成風,豫民重受其困”的負面評估。

張廷玉

年老致仕,仍得乾隆皇帝三次重責,並賦予了“罷太廟配享”的嚴厲懲治。張廷玉病逝後,乾隆皇帝雖然以“要請之愆雖由自取,皇考之命朕何忍違”為由,賦予了“應仍謹遵遺詔,配享太廟,以彰我國酬獎勤勞之盛典”的皇恩浩蕩,但其身後之名無疑被抹上了一層濃重的黑色。

對於乾隆皇帝而言,對李衛、田文鏡、張廷玉的負面評估乃至變現懲治,無疑是對雍正皇權的抹黑,甚至直接表面了對雍正皇帝“識人不明”的不滿。可雍正皇帝畢竟是自己的親爹,畢竟是選擇自己繼承皇權的“恩人”;李衛、田文鏡、張廷玉三人畢竟為大清王朝的統治根基穩固、盛世狀態良性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將雍正朝寵臣幾乎盡數貶低的乾隆皇帝,果真如現今網絡上的戲謔之言一樣,“以坑爹為己任,以反爹為目標”?

或者,乾隆皇帝此舉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衷?

就實際歷史功勳而言,大清王朝在乾隆皇帝治下出現了鼎盛景象,固然有著雍正皇帝打下的堅實基礎,但自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六十年的30年間,國庫存銀能長期保持在六千萬兩以上,統治疆域遼闊,皇權高度集中,社會經濟空前繁榮也絕對離不開乾隆皇帝的“有為之治”。也就是說,乾隆皇帝絕非網絡上所說的“敗家子”、“無能昏君”,而是一個深諳帝王心術、治國成績突出的有為之君。

如此君主,能賦予雍正朝寵臣如此態度,必然有著不為人知的苦衷:

1、維護滿族利益

對於接過“虛晃盛世”的雍正皇帝而言,為了從根本上解决康熙皇帝晚年“標榜仁政、怠政荒政”造成的財政虧損、吏治腐敗等諸多弊政,雍正皇帝必須予以嚴苛手段,高壓改革、重拳整治。康熙皇帝之所以選擇雍正皇帝繼承康熙皇權,也正是看中了他對朝政弊端的清醒認識和大治决心。

再加上因為“九子奪嫡”事件中,雍正皇帝隱忍不發、曲線奪嫡的負面影響,讓其登基之初就被“繼位不合法”甚至“弑君篡權”、“逼殺親母”的負面輿論包圍。皇權不穩,何來國家不治?為穩固統治根基,為即將而來的財政改革、八旗重整、吏治整頓提供有利環境,雍正皇帝必須用對皇室宗親、滿洲勳貴的嚴酷無情來實現。

但如此執政態度,固然會帶來皇族成員、滿洲勳貴的不滿;財政改革、吏治整頓又讓既得利益階層對雍正皇帝充滿了仇恨;再加上雍正皇帝在位期間一直忙於內政,而無暇顧及邊疆爭端等諸多實際問題,讓剛一登基的乾隆皇帝也面臨著諸多統治危機。

為了緩和雍正朝以來的緊張統治環境,為拉攏和安撫皇族成員、滿洲勳貴和雍正改革得罪的既得利益階層,乾隆皇帝只得大張旗鼓的為雍正朝的政治犯人平反、正名;選擇性地推翻一部分雍正朝成例;甚至,對那些鼎力支撐雍正皇帝清算政敵、推行改革的寵臣、重臣也要適當懲治。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順應歷史發展背景,先行穩固自身皇權,解决外部衝突和整頓,再論後事。

2、安撫地方

對於李衛、田文鏡和張廷玉這三比特雍正朝寵臣而言,除了“薄懲理固當,以示臣道貞”的張廷玉,就屬李衛和田文鏡所得懲治,最為簡單粗暴、直接明晰。可如果細數李衛和田文鏡在“為官一任”時的所作所為,就能發現乾隆皇帝對兩人的懲治理由並無過分之處。

能被雍正皇帝評估為“忠誠體國,公正廉明”,也算至允至當;在其主政河南期間,也確實使得轄地“府庫不虧,倉儲充足,察吏安民,懲貪除弊,殫竭心智,不辭勞苦,不避嫌怨,庶務俱舉,四境肅然”;但是,這些正面評估和施政政績的得來,卻有著極大的代價。

田文鏡病逝後,繼任河南巡撫雅爾圖對其有著“文鏡在豫,百姓至今怨恨”的負面評估,由此揭開了失去雍正皇帝庇佑之田文鏡在河南“苛刻搜求,以嚴厲相尚”的主政形象。對於當時的田文鏡而言,雍正皇帝的命令和想要的河南模樣,就是田文鏡的終極目標。為達到這一目的,田文鏡將自己酷吏的一面極致展現,使得“豫民重受其困”。如此“唯上”的官吏,在雍正朝或有存在空間,但在一心營造寬鬆統治環境的乾隆皇帝看來,此人斷不該享如此盛寵。

《清史稿·列傳八十一》有載:“世宗在藩邸,知衛才,眷遇至厚,然察衛尚氣,屢教誡之”,如此恩寵、信任李衛的雍正皇帝,都無法忍受其“使氣淩人、驕慢無禮”而對其有過數次諭旨訓斥,可想而知其在主政浙江期間的所言所行能囂張跋扈到何種境地。

江南之地,歷來是清代統治階層極為重視的“糧倉”、“錢袋子”;同時,也是反清思想氾濫、反清活動頻發的“高危”地區。對於這一地區的統治辦法,清代帝王一直奉行著“恩賞並行、寬嚴相濟”的統治風格,高壓統治不可少,拉攏安撫更需時時進行。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和乾隆皇帝“六下江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安撫江南士紳、敲打江南官吏,就是出自此意。

雍正皇帝在位期間推行的諸如“士紳一體當差納糧”、“攤丁入畝”等財政改革,已經嚴重得罪了江南的既得利益階層,讓這一地區的反清思想變得异常活泛,乾隆皇帝也只得對曾經主政這一地區,“任性使氣,動輒肆詈”的李衛予以適當懲治,讓江南百姓看到新朝態度,安撫、拉攏效果並行。

3、殺雞儆猴

李衛和田文鏡,作為雍正朝地方官員的寵臣代表,被乾隆皇帝作為收攏人心、重塑朝野環境的懲治對象,效果明顯;但對於被雍正皇帝委以“輔政”重責的張廷玉,久潤官場、勢力龐大,才是乾隆皇帝真正避諱同時也最有實際意義的利用對象。

懲治張廷玉的意義在於:壓制其和鄂爾泰之間的黨爭形勢;打擊漢臣勢力,爭取滿臣支持;就此逐漸實現自己對朝政大權的絕對掌握,將皇權集中發展到極致狀態。

乾隆三年,果親王允禮病逝;乾隆十年,莊親王允祿被罷職停薪、一代名臣鄂爾泰病逝;雍正皇帝悉心安排的4比特輔政大臣,僅剩張廷玉一人。也就是說,擋在乾隆皇帝皇權集中道路上的障礙,就只剩一個張廷玉;能被乾隆皇帝拿來當成“殺雞儆猴”工具的人物,就只剩一個張廷玉;張廷玉會得何種下場,可想而知。

後記

“一朝天子一朝臣”,固然有理;但歷史背景不同、朝局環境不同或許才是導致前朝寵臣淪為當朝罪臣的主要原因。乾隆皇帝對李衛、田文鏡、張廷玉的無情表現,固然令人寒心,但出於統治根基穩固和皇權集中的理性考慮,這番操作也屬無可奈何之舉。就此來看,乾隆皇帝“雖有敗度”,但也屬深諳王道的有為之君。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清稗類鈔》、《嘯亭雜錄》、《清史講義》

本文標題: 作為雍正皇帝的寵臣他們為什麼得不到乾隆的認可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9242036891171
相关資料
和珅混迹官場那麼多年和珅為何對嘉慶一點辦法都沒有
對和珅與嘉慶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攷。和珅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為什麼對嘉慶毫無辦法呢?乾隆在位60年後,退位做了太上皇,嘉慶接了班。不過嘉慶沒有實權,還是乾隆說了算。嘉慶為何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聰明一世的和珅為何不早做
標籤: 和珅 嘉慶 乾隆 清朝 歷史 清朝歷史
縱觀趙景子的一生,有哪些與他相關的軼事典故?
—前518年):嬴姓趙氏,名成,諡景,故史稱趙景子。其排行為“叔”,故又稱趙景叔。春秋時期晉國卿,正卿趙武(趙文子)之子,前540年—前518年為趙氏宗主。其子為趙鞅(趙簡子)。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周景王有
標籤: 歷史 唐朝 史記 周朝
清朝一共有十二比特皇帝其中最悲慘的皇帝為什麼是嘉慶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清代嘉慶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嘉慶皇帝為何是清代最悲慘的皇帝?清代在世兩百多年,歷經皇帝十二比特,然而其中最悲慘的皇帝卻被公認為是嘉慶帝,而不是末位皇帝,這是什麼原因呢?
標籤: 清朝 嘉慶王朝 我在大清當皇帝 清朝歷史 中國古代史 乾隆
趙景子:晉國趙氏第5任宗主,他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
—前518年):嬴姓趙氏,名成,諡景,故史稱趙景子。其排行為“叔”,故又稱趙景叔。春秋時期晉國卿,正卿趙武(趙文子)之子,前540年—前518年為趙氏宗主。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景叔在子產到晉國時問他:“伯有
標籤: 晉國 趙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