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
“蟄雷一夜展旗槍,東風吹送蘭芽香”,每年春天,龍井茶總是人們心中的一種念想,不喝上一杯龍井新茶,總覺得這個春天少了些什麼。下麵,我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有關龍井茶的知識。

1、什麼是龍井茶?
龍井茶是指在龍井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採摘的選用龍井群體、龍井43、龍井長葉、迎霜、鳩坑種等經審(認)定的適宜加工龍井茶的茶樹良種的鮮葉,按照傳統工藝在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加工而成,具有“色綠、香鬱、味醇、形美”特徵的扁形綠茶。(參見GB/T18650-2008《地理標志產品龍井茶》)

2、龍井茶的產區劃分
龍井茶按產區可以劃分為三類:
西湖產區:杭州市西湖區(西湖風景名勝區)現轄行政區域;
錢塘產區:杭州市蕭山、濱江、余杭、富陽、臨安、桐廬、建德、淳安等縣(市、區)現轄行政區域;
越州產區:紹興市紹興、越城、新昌、嵊州、諸暨等縣(市、區)現轄行政區域以及上虞、磐安、東陽、天臺等縣(市)現轄部分鄉鎮區域。

其中西湖產區又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
一級保護區指西湖風景名勝區內,東至南山村,西至靈隱、梅家塢,南至梵村,北至新玉泉;如龍井村、獅峰山、雲棲、虎跑、翁家山、滿覺隴、楊梅嶺、雙峰、茅家埠、九溪、梅家塢、梵村、靈隱社區等。
二級保護區指西湖產區中除西湖風景名勝區一級保護區之外的區域,分佈在龍塢鄉、留下鎮、轉塘鎮和周浦鎮等。

西湖產區範圍圖

3、龍井茶的品種
GB/T18650-2008《地理標志產品龍井茶》中規定的龍井茶茶樹品種應選用龍井群體、龍井43、龍井長葉、迎霜、鳩坑種等經審(認)定的適宜加工龍井茶的茶樹良種。
西湖產區實際栽種的品種主要是龍井群體種和龍井43,也有少量龍井長葉種和中茶108;龍井茶產區的實際品種有:鳩坑群體種、龍井43、嘉茗一號(烏牛早)、中茶108、浙農117、迎霜、龍井長葉種等。
如何區分群體種和龍井43?
群體種一般發芽較晚,栽培管道多為叢栽,幹茶色澤、形狀大小的勻度不如龍井43,香氣、滋味一般來說比龍井43更加豐富,香氣除豆花香外還常帶有花果香,滋味也更加濃一些,耐泡度更好。
龍井43發芽早,發芽密度大,春梢芽葉末端有一點淡紅,栽培管道多為條栽,幹茶色澤、形狀大小都比群體種更加均勻,更受一般消費者喜愛,香氣一般呈豆花香或清嫩香,香氣、滋味的層次感稍差。
總體來說,龍井43外形優於群體種,但群體種內質更加豐富。

4、龍井茶加工工藝
龍井茶的加工工藝流程:鮮葉採摘——攤放——青鍋——攤凉回潮——輝鍋——分篩——挺長頭——歸堆——收灰。

如何區分手工龍井茶與機制龍井茶?
龍井茶加工分為全手工、全機械和機手結合三種。
全手工指整個加工過程不借助機械,全靠手工炒制,炒制手法包括“抓、抖、搭、拓、捺、推(挺)、扣、甩、磨、壓”等十大手法。全手工的龍井茶外形較扁直、有褶皺感、稍窄、重實、沖泡後下沉較快,通常不如機制茶扁、色稍深,香氣濃郁、略帶花香,滋味醇厚、較鮮,較為耐泡,現多為特別定制。

全機械指青鍋、輝鍋等工序都通過扁茶炒制機等加工機械加工而成。全機械加工的龍井茶外形扁平光滑,身骨相對不够重實,沖泡時易浮於水面、下沉較慢,色澤鮮潤,總體而言,香氣不如手工茶濃郁,滋味相比手工茶要淡薄一些。
機手結合採用機械與手工相結合的管道加工,一般青鍋用機器,輝鍋部分或整個過程用手工,根據手工輝鍋時間的長短表現出的品質又有所不同。機手結合的龍井茶既保持了機制茶扁平、色澤鮮潤的優點,又帶有手工茶重實的特點,香氣滋味整體較全機制茶來說也有所提升,同時兼顧了產量與質量。

全手工機手結合全機械
5、如何區分西湖龍井茶與非西湖龍井茶?
西湖龍井茶具有以下幾方面特徵:
生長環境:西湖龍井茶產區終年雲霧繚繞,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有著適宜茶樹生長的小氣候;土壤為酸性沙壤土或黃泥沙土,較鬆軟透氣、富含營養。

茶樹品種:西湖龍井茶產區主要栽種的品種為龍井43和龍井群體種。
採摘標準:一般來說,等級最高的西湖龍井茶採摘一芽一葉初展,且采的相對比較大,通常長度在2.5-3.0cm左右。
加工工藝:以機手結合為主,也有全手工和全機械的。
茶葉品質:好的西湖龍井茶,香氣和滋味的豐富度、層次感、鮮度、醇厚度都比較强,香氣飽滿、持久,滋味甘醇鮮爽,回甘,苦澀度低。
6、龍井茶國家標準要求
GB/T18650-2008《地理標志產品龍井茶》中,將鮮葉質量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應符合錶1要求。低於四級的以及劣變鮮葉不得用於加工龍井茶。

將龍井茶按感官品質分為6個等級,包括特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各級龍井茶感官品質應符合錶2要求。

理化名額應符合錶3的規定。

質量安全名額中,污染物限量名額應符合GB2762規定:依據GB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規定,鉛≤5.0mg/kg。農藥殘留限量名額應符合GB2763的規定:依據GB2763-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對茶葉有106項農藥殘留限量要求。
7、龍井茶相關標準
除國家標準GB/T18650-2008《地理標志產品龍井茶》外,龍井茶還有如下一些相關標準:
地方標準DB33/T239-2012《龍井茶加工技術規程》
地方標準DB3301/T121-2008《西湖龍井茶手工炒制工藝規程》
供銷行業標準GH/T1115-2015《西湖龍井茶》
團體標準T/XHLJ001-2021《西湖龍井茶》
團體標準T/XHS001-2018《獅峰龍井茶》
團體標準T/ZZB1568-2020《預包裝龍井茶》
來源:國家茶葉品質檢驗檢測中心,資訊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删除
暫無評論
書寫評論加載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