杌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猛獸,據說也是古代楚國史官記載的楚國歷史編年體史書的名字,不過現在已經找不到這本史書了。杌也是我國《山海經》中記載的古代傳說中的四大凶獸之一,那麼杌到底是怎樣一個生物呢?接下來就跟著老資料網的小編一起去瞭解一下吧!
杌
杌別名叫傲狠和難訓,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四凶之一,不過有說法稱四凶指的是上古年間四比特非常殘暴的部落首領,也有說法稱四大凶獸是這四個部落中的圖騰,後來逐漸演變成如今這樣。有一種說法稱杌是一種神的名字,只是後來因為謠傳和演變逐漸變成了四大凶獸之一。戰國時期的楚國有一本叫《杌》的書,這本書就是專門記錄楚國歷史的史書。
《左傳·文公十八年》中說:顓頊的後代中有一個不才子,不可教訓,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囙此被人們稱為“杌”,大致意思就是說這個人油鹽不進,軟硬不吃,像“棒槌”一樣,在《楚辭》中,指“F”,而“F”通“搗”,光禿禿的樹幹叫做杌,囙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杌確實就是棒槌,也有說法稱杌是顓頊不才子死後演化而成的。
形態特徵
《神异經》中稱杌是生活在偏遠地方的一個怪物,長得像老虎,毛髮比較長,臉長得像人,腿長得像老虎,但是沒有爪子;嘴裡長了兩個像野豬一樣的獠牙,尾巴有八尺長。由於杌的特點就是冥頑不靈,也就是指“不開竅”,就像一個實心的大石頭一樣,再加上杌桀驁不馴的品行,它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四凶之一,被大部分人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