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頭鷦鶯:叫聲單調清脆,短距離飛行(草叢到草叢)

褐頭鷦鶯會將巢穴建造在草叢和小麥叢之間,巴茅葉絲、纖維、蛛絲、小麥葉片等是它們築巢的主要資料。褐頭鷦鶯平時很少飛翔,一般只做近距離飛行,飛行呈現波浪式,常常從一個草叢飛往另一個草叢。由於褐頭鷦鶯的分佈範圍較為廣泛,再加上種群數量趨於穩定,所以它被評為了沒有生存危機的物種。

關於褐頭鷦鶯,它有10種亞種分化。那麼它還有一些什麼特徵?它的生活習性又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大家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褐頭鷦鶯

褐頭鷦鶯是一種小型鳥類,主要分佈於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錫金、孟加拉、緬甸、泰國、中南半島等等地區。它們的繁殖期是在5月到7月,雌鳥每窩大概會產4到6枚卵,產下卵之後由雌鳥和雄鳥共同孵化。褐頭鷦鶯會將巢穴建造在草叢和小麥叢之間,巴茅葉絲、纖維、蛛絲、小麥葉片等是它們築巢的主要資料。

特徵

褐頭鷦鶯的體型較小,但是比金眶l鶯還是要大一點,它的體長大約是11到14釐米,尾巴的長度大約是5到8釐米,體重大約是7到11克。夏季的時候,它的上體是灰褐色,頭頂的顏色比較深,額部有棕色,眉紋是棕白色,尾巴很長,呈現棕褐色;下體是淡皮黃白色。冬季的時候,它的上體是紅棕褐色,下體是淡棕色。褐頭鷦鶯的虹膜是淡褐色、橙黃色或者黃褐色,嘴巴是褐色或者黑褐色和黃色或者黃白色,脚是肉色或者肉紅色。

生活習性

褐頭鷦鶯喜歡生活在低山丘陵、山脚、平原地帶的農田耕地、果園、草地、灌木叢等等地方,它們通常會單獨或者成對活動。它們的性格很活潑,經常在灌木叢和草叢中跳來跳去,行動很敏捷,危險來臨的時候會迅速從草叢中飛出來。褐頭鷦鶯平時很少飛翔,一般只做近距離飛行,飛行呈現波浪式,常常從一個草叢飛往另一個草叢。叫聲單調清脆,雄鳥在繁殖期間會產在高聳的灌木枝頭鳴唱。甲蟲、螞蟻等昆蟲和昆蟲幼蟲是它們的主要食物,同時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和雜草種子等植物性食物。

現狀和保護

由於褐頭鷦鶯的分佈範圍較為廣泛,再加上種群數量趨於穩定,所以它被評為了沒有生存危機的物種。之後,褐頭鷦鶯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

資料標籤: 褐頭鷦鶯
本文標題: 褐頭鷦鶯:叫聲單調清脆,短距離飛行(草叢到草叢)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48927938639847
相关資料
紅頭長尾山雀:山林留鳥,叫聲低弱(似吱吱吱的聲音)
紅頭長尾山雀會將巢穴建造在柏樹上,苔蘚、細草、雞毛、蜘蛛網等是它們築巢的主要資料。紅頭長尾山雀的體型較小,它的體長大約是9.5到11釐米,體重大約是4到8克。由於紅頭長尾山雀的分佈範圍較為廣泛,再加上種群數量趨於穩定,所以它被評為了沒有生存
標籤: 山雀 長尾 山林
古代人用什麼洗碗:絲瓜瓤有很好的吸油性(熱水一沖就去油)
日常吃完飯之後鍋碗是要刷的,現代人還有洗潔精可以用來洗碗,可是古代並沒有洗潔精,那古代的人們是用什麼來洗碗的呢?一起來瞭解一下吧。絲瓜瓤用來洗碗的管道現在在一些農村地區還有在使用。
標籤: 絲瓜瓤 去污
黃葦Z:長約37釐米,活動中無聲(飛行中叫聲刺耳)
黃葦Z又被稱為黃斑葦Z、小黃鷺、黃秧雞、黃雀子,是一種中型濕地水鳥,主要分佈於孟加拉、馬來西亞、巴布亞新磯內亞、新加坡、中國等等地區。黃葦Z會將巢穴建造在蘆葦叢和蒲草叢中,蘆葦葉是它們築巢的主要資料。黃葦Z的體型中等,它的體長大約是29到3
標籤: 動物
明長城和秦長城的异同點:都是為了北方安寧(修建資料不同)
秦長城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個世紀了,至今在包頭和臨洮仍有遺跡存在,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而在明朝的時候也有修建長城,那麼秦長城和明長城有什麼异同點呢?一起來瞭解一下吧。明長城和秦長城修建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北方的安寧。明朝則是因為受到北元蒙古人
標籤: 秦長城 明長城 中國古代史 國產車 秦始皇